贺鑫 王金洋
摘 要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山西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服务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和社区体育服务的可行性建议,旨在提高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制定相应政策与规定,以完善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办法和山西省社区体育服务工作体系。
关键词 山西省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 社区体育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逐步实行,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在余暇时间的分配上更多地倾向于体育健身活动。作为社区居民选择科学、健康、积极向上、愉悦身心、减缓压力的休闲娱乐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促进社区体育的发长和实现体育系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本促进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念,使我国朝着强国梦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研究目的
社会的进步不仅带动了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现如今,社区作为全民健身的首要场所正在逐步壮大。本次调查为了进一步解决社区场地设施数量不足和高校体育资源闲置等问题,通过开发与设计调查工具,评述服务现状,界定具体研究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学校与社区体育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山西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近况。在山西省内选取4个地级市(大同市、太原市、晋中市、临汾市)和5所高校(大同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晋中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对其进行调查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查阅相关文献,阅读相关论文若干并进行收集整理,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显示参考和理论依据。
(二)调查法
对山西省内4个地级市社区居民与5所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服务社区体育现状进行实地调研。
(三)访谈法
对社区领导、居民代表和高校专家分别进行访谈。
四、研究结果
(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服务社区现状
作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平时训练学习任务繁重,在校期间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活动大多安排在周末自发组织进行且学生介入体育活动的种类受个人爱好、本身技能、场馆设施和周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为社区体育提供服务缺口较大,服务经历少、内容单一且时间短。但就服务社区态度来看,社区体育基础良好,学生积极性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外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通过高校组织学生的参与可对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实施社区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有机结合
高校与社区共同组织文化活动多选用一些群众参与度高,消费低、场地设施运用较少的项目,比如长跑比赛、集体表演等。选用活动地点上多以社区公共场所为主,不但可以满足居民离家近的需求,且为高校更好地宣传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帮助。但在调查中发现,一方面各高校组织活动使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文化素质、发展沟通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如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不够、体育专业学生积极性和专业素质不高等,这就要求各高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还应与社区体育建立密切联系,为顺应转变实时做出调整。
(三)影响高校学生服务社区体育的因素
高校专业设置、学生的培训、管理模式和与社区的联系情况是影响服务的主要因素。在调查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社区体育服务,课程安排紧张,空闲时间零散导致参与社区体育服务较少,还有学生认为自身经验欠缺,专业素质与能力较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以上这些因素在服务社区体育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就要求各高校应及时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制,制定合理的经营方式,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五、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高校学生服务近况
高校体育各专业学生人数多且较为均衡;在服务社区前都进行过专业培训,绝大多数都扮演着培训者的角色;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多愿意选择在学校体育馆或者居住的小区内进行,参与服务范围受到限制。
2.山西省社区体育近况
场地设施不足、活动内容单一、指导员数量少等因素都存在于体育发展过程中,居民渴望通过专业指导进行科学锻炼,不再单纯的局限于简单的走、跑、球类项目等,通过开展多样的活动来增强体质。
3.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服务社区体育近况
高校拥有丰富的场地、人才、信息等体育资源优势,但高校学生学业紧张、空闲时间零散,为社区提供服务经历少且时间短,在参与社区体育服务过程中受专业限制较大,高校应与社区体育建立密切联系,为实现自身价值做出适当调整。
(二)对策
1.加强队伍建设
高校应不断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鼓励更多学生加入到指导的队伍中来,尤其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相应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社区体育,以便更好的发挥高校人才优势。
2.丰富社区活动内容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应增强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不仅仅局限于简单易行,普遍度高的体育项目,还可以对于一些居民喜爱程度高的项目进行拓展。为社区居民进行多方面指导。
3.加大合理资源开放力度
体育资源的欠缺影响其发展。而高校具有独一无二的场地设施资源,应及时建立一系列场地设施开放的规章制度,提高场地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
4.对学生及时进行培训与管理
学生经验欠缺,专业素质不高,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在组织进行服务前应对培训者有针对性进行岗前技能培训,以期达到实时监测。
5.加强社区体育服务的宣传
高校学生在服务过程中仍出现许多问题,有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各高校应加大宣扬力度,务必让参与者都领会社区体育服务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思想上正视,行动上共同,并对在服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进行表彰和嘉奖。
参考文献:
[1]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2011-02-24.百度网.
[2] 段师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健康教育.201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