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念人》这本书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西方的知识分子,依次是知识分子生活的场所、知识分子和权力机构以及当代美国知识分子。“理念人”指的就是西方近代以来为“理念”而生的知识分子,他们捍卫理性和真理,批判社会却又独立于社会。现代化社会分工的加剧导致“理念人”越来越多被吸收进体制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理念人”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其命运的思考。
关键词:理念人 知识分子 西方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22-01
《理念人》是一部论述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学名著。按照本书作者刘易斯·科塞的说法,“本书致力于追溯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背景,努力揭示,社会与政治的状况如何支持或阻碍着这些男士和女士们的理念,而他们又是如何在巨大的困难中影响和铸造了西方的理念世界。” ①古往今来,知识分子总能以一种独树一帜的豪迈在浩瀚史海中熠熠生辉,至少在中国,还有人无比怀念风云激荡的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精英。而刘易斯·科塞的这本《理念人》也会让人为西方知识分子的命运陷入沉思。
科塞在本书中所指的“理念人”即是西方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名称,但科塞认为“知识分子是为理念而生的人,不是靠理念吃饭的人。” ②理念即是思想。科塞所指的“知识分子”应与我们熟知的通晓某一领域知识的“技术专家”区别开来,“大多数人在从事专业时,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一般只为具体的问题寻求具体的答案,知识分子则感到有必要超越眼前的具体工作,深入到意义和价值这类更具普遍性的领域之中。” ③作为理念守护者的知识分子,他们还有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常常抱有自己的想法。
本书的逻辑结构十分清晰,语言叙述也明白晓畅。书的内容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知识分子生活的场所”。作者认为知识分子的职业要在社会中得到承认,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知识分子要有听众,并对其表示出认可。二是知识分子要通过与同行的接触建立起关于方法和优劣的共同标准,以及指导他们行为的共同规范。” ④这两个条件同时实现是在17、18世纪,所以接下来作者探讨了知识分子活动的八种环境:沙龙和咖啡馆;科学协会和月刊或季刊;文学市场和出版界;政治派别;波西米亚式的场所和小型文艺杂志;书报审查。是近代产生的这些环境塑造了西方的近代知识分子。第二部分是“知识分子和权力机构”。最后一部分是“美国当代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通过科举考试,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可以以此踏入仕途,走向权力。西方的知识分子也能以某种方式走向权力,依据知识分子与权力机构的关系,作者划分了五种知识分子与掌权者的关系类型,依次是“掌权的知识分子、内部穿孔、帮助权力合法化、权力的批判者、向国外求助。”本书虽是一部论述知识分子的社会学著作,但科塞在本章列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来论证其说法,因而产生了令人信服的倾向。科塞认为“知识分子涉入政治领域,通常都是以灾难告终。” ⑤所以他觉得知识分子应与权力保持一种疏离感。知识分子因处于权力中心之外而可以演绎出近乎完美的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之时便是知识分子施展抱负的好机会。但知识分子一旦当政习惯之后,便变得与一般的技术官僚无异,在真正具有技能的政治实干家出现时,知识分子便再也保不住自己的权力。关于这五种知识分子与掌权者的关系类型,我认为科塞更加倾向的应该是“权力的批判者”,这种类型的知识分子既表现出了捍卫真理的理想,又不致因靠近权力而导致悲剧性的后果。书中列举的19世纪的废奴主义者和德雷福斯派就是这种典型的权力批判者,他们用激进的方式对惯例和传统发出挑战,成功利用舆论的力量向当权者施加影响,终于取得了正义的胜利。
或许本书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关于中国知识分子与权力关系的例证。在读到“权力的批判者”这一章节的时候,浮现在我脑海中的却是明末的“东林党人”。且先不论“东林党人”是否符合科塞定义的那种“知识分子”。1582年张居正病故,一个铁腕式的政治人物离去,再也压不住明朝宫廷积蓄多年的“弊病”。明神宗亲政后,明朝政治日益黑暗,宦官专权乱政、军事废弛衰败、财政拮据、横征暴敛。面对这江河日下之局势,以顾宪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东林书院讲学以宣扬其政治主张、抨击时政。东林党人的言论对扭转当时的不正之风有积极作用,却因其清议朝政之事引发宦官魏忠贤的不满,东林书院被拆毁,东林党人遭到大肆迫害。中国16、17世纪的知识分子没有西方的“废奴主义者”和“德雷福斯派”那样幸运,捍卫了真理却不能保存自身,是时代造就了东林党人的悲剧。如果要写作一本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书,科塞对知识分子与权力作出的划分或许可以提供某种参照。
本书第三部分论述的是“当代美国知识分子”,实际上是科塞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的知识分子作出的分析,是前两部分内容的延续。但作者却率先坦承了研究当代知识分子的难度,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名“知识分子”。
在现代美国社会,或者说可以推广到整个世界,一个突出的时代特征便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导致的一个后果便是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数量剧减,而各种脑力技术人员、技术专家的人数增多,我们的时代再难出现像达芬奇、牛顿、莱布尼兹这样的全才。面对这种情形,有人叹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因为他们遭受了各种专家的冲击,已退居到社会边缘化的位置。但是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的“机构分化”和“功能专门化”给了个人更多的自由和选择,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利用这些新机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距离科塞的这本书除此发表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社会分工依旧在不断加剧,时代在变化,知识分子似乎也面临着某种转型。既然现代知识分子不可避免要被吸收进体制内,那么他们就应永远坚守为“理念”而献身的信念,保持某种批判精神,坚守道德。任凭时代条件如何改变,知识分子内在的精神气质保持不变才是其立身之道。
注释:
①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序。
②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第2页。
③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第2-3页。
④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第3页。
⑤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第147页。
作者简介:朱静( 1991.10-),女,汉,在读研究生,专业:世界史,研究方向:欧洲社会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