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的喀喀湖:高原秘境之旅

2016-05-14 18:40陈婷
摄影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斯人浮岛芦苇

陈婷

3812米,这片世界海拔最高的通航淡水湖——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是秘鲁最吸引人的奇特景点之一。大约五百年前,印加王从湖对面的玻利维亚出发,向秘鲁南部的库斯科行进,并建立了庞大的印加帝国。如今,这里依旧生活着印加克丘亚人(Quechuan)和艾马拉人(Ayimara)。

乌鲁斯人的“浮岛浮生”

云飘在蓝天中,“朵朵拉船”漂在湖里,一样轻盈,一样灵动。择“芦”而居的乌鲁斯人(Uros)世代生活在水上。

的的喀喀湖的人文、自然风景都堪称一绝。穿过一片极美的芦苇海,当乌鲁斯人的浮岛出现在视野里,我感觉自己心跳加速:湛蓝的湖面,一座座黄色的“芦苇岛”,每个岛上站着艳丽服饰的族人,湖面不时有双豹头芦苇船划过,这是我游走世界各地,见过最为奇特的景象之一。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可通航湖泊,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Meseta del Collao)上。它是南美印第安人(Indians)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此,的的喀喀湖至今仍被印第安人称为“圣湖”。

我从小船跳上这个芦苇建成的世界,深一脚浅一脚,踩在上面摇摇晃晃。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潮湿的稻草味道,这种叫作“Totora Reed”的芦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的的喀喀湖的各个角落,高达2米,叶子细长,非常适合编织席子、蒲包。厚厚的蒲草堆铺在一起,浮力很大。我的向导告诉我,现在“Totora Reed” 芦苇只允许当地乌鲁斯人砍伐,也算是对他们文化的一种保护吧。

身着艳丽服饰,身高不到一米五,胖墩墩、黑黝黝面孔的妇人们,快乐地冲我们招手示意。和我以前接触过的那些印第安部落土著不同,这里生活的是前印加时期的古老族裔乌鲁斯人。他们身材矮小粗壮,皮肤黝黑,胖圆脸,属于蒙古人种,自称“黑血人”(Black Blood),也许是高原人血液里红细胞含量很高、血液颜色较深的缘故,他们比普通人更能抵御寒冷。

为什么选择这样奇特的生活方式?原来,这些弱小的乌鲁斯人部落当年为逃避印加帝国的迫害和大部族的追杀,逃到的的喀喀湖湖中的芦苇丛隐蔽,靠吃芦苇嫩芽生存下来。他们发现芦苇具有很强的漂浮性能。因此,为了使部族人更加安全,乌鲁斯人就用芦苇根编织成大面积的岛屿作为栖息地,还用芦苇造船、房子,以及各种生活用品,他们就这样一代一代繁衍下来。今天,仍有数百人居住在70多座大小浮岛上,3~4米厚的“草垫”彼此相连,锲入湖底,岛民们一年里有一半时间住在岸上,另一半时间则住在湖中浮岛。最大的一个浮岛上还有学校、邮局和商店。

“Totora Reed” 芦苇是自然赐予乌鲁斯人的美好礼物,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乌鲁斯女人给我讲解浮岛的修建过程:“芦苇铺成岛,浮岛用绳子捆绑,并用木桩打入到湖底固定,再用芦苇在浮岛上盖个小屋,就是遮风挡雨的家了。不要小看这些浮岛,上面也可以种植蔬菜、栽花,还有小鱼塘,一个浮岛的寿命约为15年,需要不停地在上面铺新草。”她说着,掰下一根鲜嫩的芦苇根茎递给我,我尝了一口,软软的很清爽,带一丝甜味儿。芦苇根晒干后磨成粉便是草药,还可以酿酒,孩子们的零食也是它——总之这里的一切都离不开芦苇。

男人们大多出门捕鱼去了,家中的女人们向我们展示浮岛的生活。她们还保留着易物贸易的传统,会上岸和当地人交换生活用品。看着这些服装鲜艳得晃眼的大妈们叽叽喳喳、讨价还价,感觉很有趣,像演戏一样。她们是如此钟爱大红大绿的颜色,还喜欢戴着老式英国礼帽。这种礼帽的帽沿很小,无法遮阳,并不实用,据说是当时西班牙白人送给当地女人的礼物,而现在成为了当地人传统服装的一部分。一个年轻的乌鲁斯女孩面对我的镜头有些羞涩,梳着两根又黑又粗的大辫子,淳朴美丽。

乌鲁斯女人用长篙撑起“芦苇舟”(Balsa Totora),这种由成捆干芦苇绑扎而成的船比我想象的要结实耐用。扎一条船只需要约8个小时、12吨苇草,寿命可达七、八年之久,岛上居民都会这门手艺。缓缓划过香蒲丛生的浅水区,我躺在船头晒太阳,感受着海拔3800米以上才有的清冽稀薄的空气,更接近太阳本色的阳光和比天空更湛蓝的湖水,悠哉游哉。而年轻的乌鲁斯恋人会把小船划进芦苇荡,整个世界只剩下两个人,听起来无比浪漫。

我登上浮岛的瞭望台,这里原本用作预警,现在则成了观光塔。放眼望去,在这不大的一方天地里,乌鲁斯人择“芦”而居。不过,真实的生活并不是作秀,我们只看到浪漫,真正的浮岛生活也很辛苦。他们半夜里就要起来捕鱼,生活条件简陋,浮岛房屋潮湿阴冷,上厕所都很麻烦。然而他们知足常乐,世世代代将用苇草制物的手艺口口相授。芦苇,这些乌鲁斯人的恩物,不仅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给他们以庇护。进入文明社会,许多乌鲁斯人回到陆地生活,但少数人仍然依恋着与世无争又悠闲原始的生活方式。

“高原秘境”塔丘勒岛

“浮岛”世界依旧让人意犹未尽,我们的船已经驶向湖中一座更隐秘的小岛——塔丘勒岛(Taquile Island)。 在的的喀喀湖的塔丘勒岛,我发现了“高原秘境”的出世之美。原野中盛开着秘鲁国花Qantuta,裹着黑色大披巾的女人们穿着蓬松的百褶裙,行走在如诗如画的小岛上;带着花帽的男人手中熟练地织着毛线,面对游客好奇的目光,他们泰然自若,这里有南美洲其他村落看不到的独特风景。

接下来一个小时的航行中,我又听到不少关于的的喀喀湖的介绍。印第安克丘亚语(Quechua)中“Titicaca”翻译过来是“岩石美洲豹”(Rock Puma)之意,整个湖的形状如同一头俯卧的美洲豹,分属秘鲁、玻利维亚两国。湖水的60%来自安第斯山脉雪山融水,不过由于近年来高山积雪越来越少,湖面正在不断下降。

湖中有41座岛屿,塔丘勒岛面积不大,只有七平方公里,岛上居民全部是印加克丘亚(Quechua)族人,据说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居住在这里。“岛上海拔较高,又是山路,大家根据自己的体力,实在走上不去可以在船上等。”上岛之前,向导提醒游人,从码头到村子要走一段山路,海拔4200米左右,对于某些身高体胖的西方游客来说,的确是个挑战。

我沿着山路慢慢走着,蜿蜒而下的山路中多石砌拱门,这些拱门依山傍道,算是当地特色。累了就停下欣赏湛蓝的湖水,天际翻滚的白云,整齐的梯田,简朴的石拱门,美好的风景很容易让人忘记疲惫。游客们气喘吁吁、时走时停,而身边匆匆走过的肤色健康的当地人,即使扛着货物,也能从容地一路登上去。岛上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所有重物全部靠人力背上去。向导不时从路旁摘下几片叶子让我们放在嘴里嚼,这是可以减轻高原反应的古柯叶,当地人用来泡水喝。

塔丘勒岛岛民身材矮小,一米五左右,看五官应该也属于蒙古人种。高原地区的强紫外线,使得这里的人肤色黝黑,黑褐色浓密略卷曲的头发,看起来很像我们的藏民。田野里走过来一位牧羊女,从头上围下来一块长长的黑色厚披肩,在腰上随意地结着。上身大红色衣服,下身黑色及膝蓬裙,从背影看好像十几岁的少女,然而转过脸来,却是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妪。

塔丘勒岛是印加帝国最后几个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的地方,当年被禁止穿自己的传统服装,今天我们见到的这身奇特服饰是经过数百年发展,混合着印加传统和加泰罗尼亚风格的装束。虽然和上帝有关的节庆活动贯穿了整年,但每当丰收之时,岛上依然还是举行纪念安第斯山的“大地母亲”(Pachamama)活动。

由于高原温差大,女人们的大披肩非常实用,白天遮阳、早晚避寒,还可以裹覆重物。仔细看,披肩下部打着流苏结,还可以根据服饰细节的颜色来区分已婚和未婚女子。

岛上男子的服饰又是另一番风情。男人们一律白色厚布上衣、黑色高腰裤子,上衣扎进裤子里,样子颇为英武。然而每个男人头上都戴着一顶颜色鲜艳、编织精细的彩色帽子,长长的尖顶歪在一侧好像睡帽。男人的身份也可以从帽子上体现出来:红白色表示单身;红色是已婚;彩虹色则属于当地头领。听说整个岛上共有20位头领,他们需要每天无偿为岛上公共事业服务2~3个小时。

第一次在路旁见到一位老大爷织毛线时,我十分吃惊。后来在路上又看到不少,原来塔丘勒人不论男女,都痴迷绒线编织。这里的男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编织,他们的帽子基本都是自己织成。按照传统习俗,新婚妻子要送给丈夫亲手编织的彩色宽腰带,非常耐磨,上面的图案都是他们信奉的神灵。男人常常需要背负几十公斤重物,这种腰带可以护腰。一路上,我经常看到成年男子一边走路一边拿着两根毛衣针编织毛线,边走边与同伴聊天,走路、编织两不耽误,织出的花纹还精细异常。岛上居民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刺绣编织,刺绣编织价格相当昂贵,可能跟这些编织品工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有关。

中午,我们在一户岛民家中用餐。男主人熟练地在屋子外面搭上凉棚,女主人在厨房里烤鱼,孩子则跑前跑后给我们端茶倒水。湖中的淡水鱼果然味道鲜美,这边的土豆据说是南美洲最好的。

凉风袭来,对岸便是玻利维亚白雪皑皑的雷亚尔山脉,俯瞰的的喀喀湖,湛蓝清澈、雄伟状阔的安第斯山脉安静而谦恭地环绕着“圣水”,几十公里外嘈杂喧嚣的小城普诺和这里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高原,我有种特殊的感情,尤其迷恋那里的空气和阳光。看着薄云在空中飘过,一瞬间,感觉整个人都被风吹散,融到湖水和天空那无边的蓝色之中。

猜你喜欢
斯人浮岛芦苇
石磨豆腐
不同流速条件下生态浮岛固定方式稳定性模拟研究
芦苇
150平方公里浮岛漂向澳大利亚
斯人已逝 经典长存
芦苇
应用组合式生态浮岛净化水体方法探讨
芦苇筏
我在街上走
多层组合生物浮岛对城市河水的净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