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的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个儿移花别处栽。”这首《马桑树儿搭灯台》是包括宋祖英在内的几乎所有民歌手必唱的桑植民歌。在明代,桑植土司率桑植数千土家儿郎应朝廷之召远赴江浙、朝鲜三度抗倭,这首歌便始终伴随着战士们的征程。
《马桑树儿搭灯台》属于张家界地区民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中的代表性曲目,也是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听着这首民歌,品味着歌词里质朴动人的爱情故事,心也随之飞往了美丽绝伦的张家界。你以为张家界只有风光旖旎的森林公园吗?不,她的眼眸是一颗绿翡翠,里面还闪烁着更多迷人的光晕,尤其那质朴的民间歌舞是她最深切的情怀,等着在你到来的时候为你绚丽绽放。
◎越 声
踏迹寻音
桑植民歌:掀开仙境面纱
张家界闻名遐迩的武陵源国家级森林公园不是我唯一想去的地方,去桑植才是我的首选。从张家界客运处买一张20元的汽车票一个小时就到了桑植,这个得天独厚的山区县竟居住了28个民族,其中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就占了全县47万总人口的92.6%。走在桑植的街道上,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烟袋、背篓、土布服饰……无不传递着小县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因为桑植民歌是湖南民歌的精华,它隐藏在张家界的青山绿水之间,保留着最原汁原味的湘西风情。在这里,祭祀鬼神的古老巫歌吟唱至今;在这里,彪悍的苗族游侠遗风尚存。
桑植的名字据说源自境内遍植的桑树。但我踏上桑植土地发现桑树并不太多,在桑植种得更多的是“桑”,问一老人得知,原来西南地区最常见的灌木是马桑树,它树形低矮,一簇簇枝桠仿佛是搭成的灯台,果实则酷似桑葚。马桑树在桑植山间随处可见,被当地的少数民族视为神树。
现存的桑植民歌总量达20000余首,被列入众多音乐学院教材,桑植因而有了中国南方音乐采风基地、中国民歌之乡、当代音乐人的 教研室等美名。
桑植为什么盛产民歌呢?当地文化馆的白老师告诉我:700多年前,高低起伏的山峦、迂回曲折的溪河赋予桑植白族人丰富的想象力和伟大的创造力,历经征战、迁徙和艰辛创业,他们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要唱歌,歌声高昂悲壮、曲折回环。其质朴淳厚的歌词、浓郁的抒情风味、灵活多变的句式、鲜明生动的语言、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令许多词曲家拍案叫绝。后来桑植民歌成功申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后,宋祖英等歌手又把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可以说,桑植白族人在哺育民歌上功不可没。桑植的白族源于云南大理,是元朝大将兀良合台从大理带出的一支20000多人的军队后裔。这支军队骁勇善战,为元朝立下了彪炳战功,但当这支准备千里回乡的队伍路过桑植一带时,看到这里山明水秀,民风淳朴,于是便止住了回乡的念头,决定留下来,在桑植开辟出白族人生活的新天地。
少数民族有句谚语:“善战之人必善舞。” 迁徙于此的白族人与当地的土家族等民族共同发展,又创造出了白族仗鼓舞。
仗鼓舞:赏不尽的魅力文化
在白族人游神、赶庙会、庆典、祭祀等大型民事民俗活动中,仗鼓舞是主打节目。这种舞蹈由桑植白族人原创,在大理的白族人都跳不出这种舞蹈,因为稀有,也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仗鼓舞来源于一场冲突。白族初来桑植,常受官府压迫。一次,有兄弟三人正在家里打糍粑,突然来了一队官兵敲诈他们,引起争执,于是发生冲突。三兄弟用毛巾木杵当武器,打退了官差,他们欢喜得手舞足蹈,为了纪念胜利,就编成了仗鼓舞。
在桑植的白族村寨随处可见白族对联,麦地坪乡钟氏祠堂有两副对联很有趣,一副是“遗滇池,衍宗学,飞鸿鹤舞贻漠远;落楚天,光祖范,高山流水世泽长”,另一副是“源苍山,落鱼龟,义让经堂羡麦地;根滇池,更回龙,德昭知音倚文山”;在芙蓉桥乡覆锅岩庙门石柱上又有一副“起江北,寄江西溯长江,渡洞庭,漫津澧,落慈邑,业创午秋,永久勿替;抵南楚,匿患难,竖草标,壁阡陌,力急扎,思广监,宗衍八支,长昭流芳”的对联。
在桑植,色彩斑斓的白族民俗文化风情画卷让我看不完、赏不尽。
张家界:神奇迷宫在仙山
张家界的名气是因为国画大师吴冠中以一纸美文和三张照片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张家界推向山外的。
中国的风景名胜很多,但能达到世界遗产级别的只有5个,张家界市的武陵源风景区就是其中之一。武陵源景区是一个统称,包括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和索溪峪自然风景保护区,好比一个大锦盒装着3颗绿翡翠。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有3000多座奇峰异石,它不比云南石林那样只呈现单纯的一种样式,似人似物,神形兼备。刚凝神关注眼前的这尊太极仙翁,眼光稍游移向旁边,立即又被托塔天王所吸引。小孩子正惊叹:“这一个多像屈膝探头的孙悟空。”女游客又尖叫:“那边像极了裙带飘飘的七仙女!”
我走过的名山算不少,但这一次被我彻底地被震撼了。眼前的诸峰众石或粗犷,或细密,或奇绝,或诡异,有的威猛中略带妖媚,有的淳朴而不失狂狷。山间峡湖水清如镜,颇有几分柳宗元笔下永州潭水的味道。像这般集秀丽、神奇、原始、幽静、清新五绝于一身,纳南北诸名山风光之美的地方,真是中国画的原本、大自然的迷宫。
行走在张家界森林公园,有金丝猿在密林深处探头探脑,好奇地窥视着打破它们宁静生活的不速之客,脚下不时可碰触到大蚂蚁或穿土而出的蚯蚓。绿林中枝叶葳蕤,听导游介绍:“这叫龙虾花,那是中国鸽子花……”一路上,我耳细听,目睃巡,硬是缓不过神来。
据导游介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极强的地区之一,景区内有陆生脊椎动物50科116种,其中被列入国家珍稀的就有30多万种。植物资源方面,高等植被就有300余种,全世界五大名科植物在这里一应俱全,种类居全国名山之首,仅乔木的种类就比全欧洲的种类要多出一倍,裸子植物的种类占全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难怪,这里被称为动植物的基因库。
天子山:谁人识得天子面
行走山间,但见随处皆有云龙雾奔涌而来,或如瀑,或如涛,或如浪,或如絮,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势连绵浩荡,诚可谓波澜壮阔。我问导游:天子山是不是因云雾升腾、变幻莫测,酷肖帝王的行事作派而得名的?导游说:此山海拔高达1262米,历来有“森林之王”的美称,又因为历史上有土家族的一位首领自称天子而得名。
好一座天子山,果然名不虚传!景区面积达67平方公里,仅环山游览线就有40余公里,几近潮州至汕头的距离!
天子山的景观独特体现在一个“惊”上,它的峰高、峰大、峰多。峰林中的代表御笔峰其陡峭如笔如剑,直入云霄,早已被国内外的摄影家们拍成作品,在多家刊物上展现过雄姿了。
“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古代无名诗人的佳句对天子山的风光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我也是由衷赞同的。
除了自然景观,天子山还有人文景观,如天子阁,如全国最大的雕像贺龙铜像,都让人思接千载,寄慨万分。
索溪峪:云梯万丈上天台
索溪峪风景多与水有关,因此峪中溪水状如绳索而得名。这里的每一个洞都不是很大,规模远不如桂林七星岩,然而洞穴众多,峡湖遍布,既可连片纵观,也可分园细览,如宝峰湖、黄龙洞等,无不是景中有景,园外有园。
宝峰湖位于索溪峪南边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一泓碧水清可鉴人,四围青山美如画屏。导游介绍,古代曾有一位进士来此游玩,留下了“云梯万丈上天台,高峡平湖一鉴开”的诗句,至今此诗仍刻在石壁上,字迹依稀可辨,给人以无限遐思。古人的审美观大体总是偏“文”和“静”,现代人就不同了,旅游固然喜欢安谧幽静、心旷神怡,但也乐意适当地添加些热闹的娱乐活动。这不,在这高高的湖上,不少人还兴致勃勃地泛舟漫游,与北京北海公园的划艇相比,还真别有一番山野情趣呢。
随后,进入另一处景点黄龙洞,但觉仙气扑面而来。此洞的地质结构不像桂林溶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五颜六色的水晶玉石独有一番风采,令人眼前一亮。
人入宝山是绝不会空手而归的,游览武陵源风景区,虽不能把风景带回家,但是它的绝代风华早已印在我的心上。
据介绍,世界遗产的高级顾问桑塞尔和卢卡思两位博士曾说过:“武陵源在风景上可以和美国大峡谷等几个国家公园相比,也可以和澳大利亚班哥尔突出的砂石峰地区相比。”你想,在湘西北264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奇峰林立,古木参天,珍禽竞翅,山泉飞瀑,云雾缭绕,徜徉于如此神奇的大自然迷宫,你能不为这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而感叹吗?
小贴士
音乐特色
土家族打溜子:是在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深受土家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是土家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表现丰富,演奏独特。
打溜子主要分布在湘西酉水流域土家族聚居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4县68个乡镇。打溜子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土家人的婚嫁、寿诞都离不开打溜子,年节喜庆要打溜子,特别是土家族的传统舍巴日更是少不了打溜子。打溜子这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对研究民族学、社会学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打溜子先后被国家艺术团体介绍到美国、德国、波兰、俄罗斯等国家,引起强烈反响和轰动效应。它是音乐学中音色旋律学研究的极其珍贵的原生态标本。
大庸丝弦:张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取名叫大庸,传说是因为当地的民风剽悍,崇尚武力,朝廷希望此地的人民有修养,所以取名为“大庸”,取《大学》《中庸》之意。
湖南丝弦又名大庸丝弦,来源于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明末清初由长江下游传入湖南,并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不断演变发展而成。大庸丝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方言语音和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原因,形成了风格上各具特色的支派。
美食
土家族饮食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融合湘菜的精华。辣是湖南菜的特色,土家菜也不例外,除了辣以外,土家人还特别钟爱腊、酸、腌制菜食,风味独特。
岩耳炖鸡鸭 :岩耳是长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形似木耳的一种植物,因采摘困难所以极其珍贵,味鲜美,极富营养,与鸡鸭共炖好比人参燕窝。这道菜色泽淡黄,闻之香味诱人,尝之口舌生津,有补身健体、美容养颜之功效。此菜自明清开始就是土司每年必献给皇上的供品,据说皇帝大宴群臣也必上这道菜。
泥鳅钻豆腐 :土家菜一绝,先把泥鳅放在有水的缸里或坛子里,加少量的食盐喂养一夜,等泥鳅吐尽肚子里的泥沙和其他杂质,再用清水冲洗,并将鲜活的泥鳅倒入嫩白豆腐内,等泥鳅把豆腐钻出若干个小眼,再下油锅炖煮,并加上花椒、葱花、味精、生姜末、酱油等调味品。这道菜营养丰富,又特别鲜嫩,是土家人招待贵客的美味佳肴。
酸酢鱼 :土家族和苗族一种鲜为人知的美食,就是将捕捉到的新鲜小鱼破肚洗净,再裹上米粉放进菜坛内腌制3至5天,待有酸味后,再挖出来用茶油炸熟,这道菜色泽金黄,味道又酸又香,十分可口。
土家三下锅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过年,于是将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名为吃“合菜”,以后便演变成三下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