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蹉跎岁月”

2016-05-14 06:39叶辛
晚晴 2016年5期
关键词:上山下乡茅草屋插队

叶辛

我曾是到贵州插队的一名上海知青,由于写作《蹉跎岁月》《孽债》等知青小说,接触和采访了大量的下乡知青,对知青回城的整个过程比较熟悉。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响应号召下农村

1968年12月21日晚上,新闻广播中播出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他们高中、初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农村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要欢迎他们去。第二天,全国所有的报纸都发表了毛主席这段最新最高指示。

“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高潮是在1969年的春天,我就是在1969年3月31日到贵州农村去插队的,当时去插队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天还是蛮凉的,我记得坐上火车时,外面还穿着一件棉袄。

当时我们举着红旗、戴着大红花,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我们是一腔热情去接受再教育,觉得应该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那时我们年轻,非常虔诚,也很狂热,当然现在看来也有点盲目。“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好儿女志在四方”,这是我们当时的口号。现在我脑海中还回响着当时的这些声音。除了豪迈,我的声音中还有些许的悲凉,当时我想:到农村去扎根一辈子,我们是不会再回来了。

从现代大都市上海来到偏远、闭塞、贫穷的贵州,路程很遥远,一路上我们的热情在疲劳打击下慢慢地冷却了。我们坐火车到一个小型城市贵定下车,在那里铺稻草直接在地上睡了一晚,这对我来说还是生平第一次。第二天我们坐着卡车,颠簸了整整一天,才到达修文县久长那个插队的地方。

疲劳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真正踏进山区、踏进山寨,面临和我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的农村时,内心的巨大落差。当我们到达修文县久长时,一些知青,尤其是女知青,不愿意下卡车,她们就在卡车上跺着脚叫:我们是听毛主席话来的,是来建设新农村的,怎么跑到这些寸草不生的山区来了。现实从一开始就残酷地颠覆了我们以前的一切美好想法。

当时我们6个年轻人插队落户的地方是砂锅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住的泥墙茅草屋。那个茅草屋从外面看就很阴暗潮湿,没有窗户,门是用牛屎敷的。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下去,走进茅草屋,我们开始了插队落户的生活。生活关、劳动关、和贫下中农结合的思想关,命运早就为我们安排了种种的障碍,除了克服,我们别无选择。

初到贵州,我是用城市人的眼光来看这里的一切,山乡是闭塞的、遥远的、僻静的,山乡里风土人情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天天在庄稼地里刨粮食,指望老天爷风调雨顺,把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下去。然而当10年下乡结束,我要回归都市时,我已经和很多农民一样了。

当“上山下乡”成为历史的记忆

当年,1700万知青从中国的大城市、中型城市涌进广阔的农村,真是波澜壮阔。用今天的话来说,它是掀动了社会,触及了很多很多家庭。千千万万的人一拥而下,客观上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生活问题、住房问题、吃饭问题、收入问题、青年人的恋爱问题。很多人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一轰而下。事实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存在。从1955年开始,我们党和国家为了安置读了初中、高中没有找到工作的青年人,就提倡过上山下乡。在1955—1965年这10年当中,整整下去了100万人,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有效的安置,所谓安置就是说吃饭有保证、住房有保证、你的未来有保证。不是说这10年上山下乡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有序。“文化大革命”这10年中知青一拥而下,产生的问题就多了,就像毛主席自己所说的,“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李庆霖给毛主席写信,他当时写了很多实际问题,他儿子理发没有钱,每次回到家里来狼吞虎咽地吃饭,因为他在乡下吃不饱饭,还有严重的开后门现象,当时的确暴露了很多问题。

我们这代人中出现了知青作家群,出了几个全国有名的知青作家,但是在我们这代人中几乎没有出优秀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为什么?作家在生活当中有了感受,对我们中华语言有了领悟,找到了适合个性的表达方式,就可以成为作家。但是优秀的科学家不同,自然科学的很多东西必须要循序渐进。从这样一个意义来说,这是一段蹉跎岁月。10年动乱给中国带来了很大戕害,蹉跎岁月给整整一代人也造成很大的戕害,有很多没有还清的债,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孽债》这本书和这部电视剧,有更为深层的意义。我总说7个字,叫“岁月蹉跎志犹存”,在这一代人中,不是没有有志向的人,他们力争要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一些贡献,“志”还是存在的。

回忆这段难忘的岁月,对我个人来说,第一,在上山下乡10年7个月的日子里,我思考了我们这一代知青的命运,我们经历了三个思想阶段:最早比较虔诚、比较狂热、比较盲目;到了农村这个比较严酷的现实中,产生了困惑,无所适从,想离开;最后开始觉醒,想真正从乡间小路上一步步走出来。第二,10年7个月的插队生活教会我用农民的眼光看待都市、看待省城、看待上海,这是我人生经历中最大的一笔财富。正是在这些日子里,我思考了上山下乡知青这一代人的命运,了解到中国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没有更多的需求,希望有一顿饱饭吃,希望在天寒地冻时有一件棉衣御寒。我觉得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珍贵,影响了我的世界观、价值观。第三,因为经历过上山下乡,我由衷地感觉到,我们改革开放这30年来,中国人开始聪明起来,开始灵活起来,开始选择了一条比较正确的道路。

改革开放这30年来,中国不是没有风雨,不是没有波澜,但是紧紧抓住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人在追赶世界的步伐,要发展经济,要使13亿人口的日子过得好起来,没有解决温饱的解决温饱,解决了温饱的要奔小康,进入了小康的日子,我们现在要建设和谐生活,要让每一个中国人过上体面的生活,所以我觉得这30年是中华民族,或者说是我经历的60年中最好的30年。(本文有删节)

猜你喜欢
上山下乡茅草屋插队
告别茅草屋 搬进新楼舍
卖 萌
上山下乡
插队党
互联网时代的“上山下乡”
茅草屋的救赎 (外一首)
奶奶的茅草屋
插队
盛景网联“上山下乡”
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