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还是对于一个人的精神建构来说,书都是再重要不过的了。一个民族的文明成果能够积累下来,靠的是书籍。书籍记录下前人的思考,让后人通过阅读,了解到前人曾经怎么思考,他们的思考,曾经把问题解决到了什么程度。正是通过阅读,后人才建立起了和历史的联系。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从出生到长大,想要成为一个品性健全,有着良好思维和生活工作习惯的人,也跟读书分不开。书让一个人有更宽广的视野,有更严密的思维方式,让一个人可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来会往哪里去,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书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乃至对一个民族的意义,何其重要!
所以,从小时候开始,我对那些有很多书的人,往往心生敬慕。一方面,我觉得,书本身就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拥有了书,就相当于拥有了广阔的世界;另一方面,我常常在想,一个人,他有这么多书,他可以读这么多书,他可以和那么多高贵的灵魂对话,该是何等幸福的人生啊。
比如说,余三定先生。
认识余先生是在数年前。大概2007年,初为学术期刊编辑的我,渐觉学术期刊在学术腐败的各级链条中也占据重要一环,遂就此写就一文以批之,却遭到同行善意的提醒,即犯了自揭其短的毛病。惶惑之中,不知该怎么处理这篇文章,踌躇于该不该发表、发表在何处。但自己的文章,犹如自己的孩子,难以割舍。于是,在网上查获《云梦学刊》有类似文章发表,遂向《云梦学刊》投稿。不期然地,文章顺利发表,还获赠了余先生寄来的《南湖藏书楼》(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仔细研读《南湖藏书楼》之后,对余先生其人才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而今,读完《南湖藏书楼纪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对他作为藏书家的另一面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二
今夏,获知余先生的《南湖藏书楼纪事》即将出版,这可以说是《南湖藏书楼》的姐妹篇。于是讨要该书,以便先读为快。自此,对学者余先生作为藏书家的另一面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认真说来,中国藏书的历史跟书籍的历史一样悠久。但是,读一读史书就会发现,其实几千年来,安稳的时候少,动乱的时候多。天下大乱时,人命尚且不保,读书的事情,就不用说。安稳的时候,也总有已经统治了每一寸国土的国君,还要统治人的思想,所以中国历史上,焚书、禁书的事情很多。但凡胆敢者有点藏书,也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且,古代中国,由于技术不发达、物资缺乏等原因,书是比较贵的,读书识字一般是有钱人家的事儿。有钱人并非是爱书之士,藏书者也就凤毛麟角了。
而当今,社会总体来说是安定的,出版行业也发达。据说,现在每年出版的书,有几十万种。然而你随便到一个家庭里去看看,一般情况下,除了餐巾纸卫生纸,基本是没有纸的,除了孩子的教材教辅,基本也是没有书的。虽然阅读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手机、网络,但那种浮光掠影的阅读和手摩温润的纸张的仔细研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虽说数据的储存有多种方式,但书籍作为最传统的记录文化的方式有其特定的意义,尤其是在提倡全民阅读的当下。
所以,今日中国,余三定先生的南湖藏书楼就显出了特别的意义和价值。余先生和夫人朱平珍教授积二十余年之功,自筹资金,在名城岳阳的南湖畔兴建藏书楼,命名为“南湖藏书楼”,专门收集文史哲类书籍。夫妇二人的想法很明确:收藏自己喜欢的书,助益自己的科研事业和读书生活。如今,馆藏已经比较丰富了。不仅有各类藏书,而且专门有特色馆藏。它不仅是藏书的地方,而且也是读书、谈书、写书和举行小型学术研讨会的地方。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湖藏书楼纪事》一书,便是这些年来,在这里数次雅集的产物。
三
我读这本书,也通过这本书读余先生本人。书里有不少照片,大多拍摄于藏书楼,多是历次活动的留影。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余先生总是穿得很正式,一脸开心又庄重的样子。基本上所有的活动,都有他的发言,或娓娓道来,或语重心长。它表明,对于藏书、读书、谈书、写书,余先生的态度都是开心而郑重的。
我知道余先生小时候家里藏书不多,想要找一本书读是非常困难的,而夫人家,小时候藏书就更少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现在对于书的态度,是如此正式?但我也知道,一个家庭物质的匮乏,绝对不止是在书上。我相信,一个孩子,喜欢读书而无书可读,他的家庭肯定在其他方面也是匮乏的。然而,那个孩子,今天的余先生、余夫人,何以只显示出对书的热爱而没见到他们提起幼时其他的匮乏?
关键在于一个人如何选择他的精神归宿。
鲁涛是余先生的同事,他在一篇文章里曾引用著名房地产商潘石屹的一番话:“现在市场上最缺什么样的房子?我说:‘庙宇。我不是指传统的教堂或寺院,是人心,是人心灵的居所。没有这样的居所,有再多的房子,人们都是孤独的。”其实所谓庙宇也好,房子也好,都是在说,人需要一个精神家园。它是一个人的习惯,也是一个人的信仰。人靠它安身立命,靠它安放自己的灵魂。
对于余三定先生来说,他是幸福的,因为他找到了自己最热爱的东西。我认为,通过南湖藏书楼,余先生在三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超越。
首先,藏书本身就是一桩功德无量的好事——从小处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往大了说,把这些书籍收集、整理、珍藏,就是收藏了一种文明,就是给文明的传承留下了一份火种。其次,我看到,通过书,余先生收获了爱情——他和夫人就是因书结缘,并且一生一直相伴读书的,还收获了友情,无数名人大家纷纷为藏书楼题签题词,更有青年学生远道而来,在藏书楼徜徉。最后,藏书本身就提供了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的范本。它告诉人们,我们当下的社会,除了美酒、豪车、奢侈品,还有一种诗意的人生……
此时,在遥远的北方,霜降已降,天气已凉,落叶缤纷,秋色将尽,正是闭门读书的好时光。我不禁想象着此时此刻南湖边的余先生在干什么。也许,他正注视着自己的藏书楼,构想着如何让它充实,让它像它的主人一样,能够拥有开阔的襟怀,为更多人所用?也许,在他的藏书楼里,他正沉浸在一本书的世界里,探索一个深邃的灵魂?
反正,不管他在干什么,我猜想,余先生肯定是幸福的。
向长艳,女,河南信阳人,河南省委党校编辑部副编审。主要从事出版及传媒与法治研究。
责任编辑 张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