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村养羊业的发展,肉羊和种羊的调运、交易频繁,加之一些养羊场户引种不慎、检疫隔离不到位和消毒不严等多重防范环节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偏差,以致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杆菌病在一些养羊场户中时有流行,严重威胁着养羊人的身体健康和养羊业的发展。要有效地防控羊布鲁氏杆菌病,养羊场户应切实做好以下五大综合防控措施:
一是养羊场的场址选择应远离人口密集的村庄、学校、医院、牲畜交易市场、动物屠宰场和主要交通干线等,农村散养户养羊也应尽可能地将羊舍与人居房屋分离,且处于人居主导风向的下风和饮水源的下方,并严禁在人口密集的村庄、学校、医院、牲畜交易市场、动物屠宰场和主要交通干线等周围放牧羊群,以便于防疫隔离,以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如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
二是对从未发生过布鲁氏杆菌病的羊群,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羊,严防疫病的传入。如养羊场户确需进行羊群的品种调配、血液更新和补充种源引种时,除了引种应到具有县级以上畜牧部门认定,并核发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场家引种,调种时应通过引种地严格检疫,并证明该种羊健康后方可调入,调出方应向调入方出具《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禽系谱档案》和《兽医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件外,养羊场户在引种前,应事先到引种地的动物检疫部门调查了解有无羊的疫情(特别是布鲁氏杆菌病)流行,并选择无羊疫病流行的地区引种。为保险起见,养羊场户在引种前,也可事先到引种的养羊场选择适宜的时机(如母羊产后),随机抽取适宜的病料(如母羊产后生殖道的排出物及其病羊的网状内皮细胞等),进行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变态反应检查等,排除布鲁氏杆菌病后方可引种。种羊引入后还应进行严格地复查检疫,并隔离饲养观察半月以上,经确诊健康无疑后,方可转入栏舍内正常饲养,以防范引种带入疫病而引起羊群感染疫病流行。此外,养羊场户在引种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明原因死亡的羊只,则需严格消毒后再进行焚烧、掩埋等无害化处理,严禁出售、随处乱扔,以防范病源扩散。
三是对布鲁氏杆菌病疫区的羊群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血清学检查,如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只均应及时隔离,并严禁与假定健康羊群接触;阳性羊一般无治疗价值,不宜提倡采取治疗措施,应果断地采取屠宰淘汰处理措施,并对其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母羊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等应进行严格消毒后再采取焚烧、深埋处理措施;对可疑病羊也可采用土霉素、金霉素或磺胺类药物等抗生素药物实行预防性用药治疗;对布鲁氏杆菌病常发地区的羊群,可用布鲁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疫苗或布鲁氏杆菌羊型5号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一般接种过布鲁氏杆菌病疫苗的羊只则不宜再重复进行接种)。
四是对于受布鲁氏杆菌病威胁的羊群,每年可采用凝集反应或变态反应定期对羊群进行两次检疫,对检出的阳性病羊则应立即实行淘汰,对可疑病羊则应及时严格分群隔离饲养,并等待复查。对受污染的羊舍、运动场、饲喂用具等可用5%克辽林或来苏儿溶液、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等进行彻底消毒,对母羊流产的胎儿、胎衣、胎水及其分泌物等应采取严格消毒后再实行焚烧、深埋处理。
五是平时应注意及时调整羊群,特别是在母羊发情配种期、母羊妊娠期、母羊产羔期等均应及时调整羊群,严禁不同生长时期的羊群混牧混养,防范布鲁氏杆菌病在羊群中横向传染;规模养羊场应建立母羊产羔舍,农村散养户也应尽可能建立母羊产羔隔离舍,母羊在产羔前半月左右应及时转入消毒后的产羔舍内待产,坚决杜绝母羊产羔在大群羊舍内生产,经常注意清扫羊舍和产羔舍,保持羊舍内清洁卫生,并加强对羊舍、运动场、饲喂用具等的消毒,特别是在母羊产羔期间更应注意清扫和消毒,对母羊正常分娩或母羊发生意外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以及产道分泌物等更需进行严格消毒后再采取焚烧、深埋处理,防范布鲁氏杆菌病在母羊产羔排菌最盛时期传染给健康羊和与羊群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此外,要加强对规模养羊场户羊群的疫病诊断和检测,并建立养羊场户完善、合理的疫病监测方案,实施种羊场户疫病净化,建立健康的种羊群,从而全面提升养羊场户的生物安全措施。
(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畜牧兽医局 441104 夏道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