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鹏飞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10例,其中12例患者于治疗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心功能不全(OR=2.224,95%CI=1.017~2.431,P=0.002)、前壁心肌梗死(OR=1.458,95%CI=1.432~4.775,P=0.002)、停用抗血小板药物(OR=1.105,95%CI=0.934~2.132,P=0.000)、支架长度(OR=1.527,95%CI=1.398~5.917,P=0.005)均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结论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类型、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差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强早期治疗和护理干预,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2(b)-007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isk factors of stent thrombosis after intervention therap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2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ceiv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April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stent thrombosis occurred to 12 case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Cardiac insufficiency (OR=2.224,95%CI=1.017~2.431,P=0.002),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OR=1.458,95%CI=1.432~4.775,P=0.002), discontinuation of antiplatelet drugs (OR=1.105,95%CI=0.934~2.132,P=0.000)and stent length (OR=1.527,95%CI=1.398~5.917,P=0.005)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stent thrombosis after PCI op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clusion Type of complex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and poor compliance with antiplatelet therapy are th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of stent thrombosis after PCI op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 should enhance early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nt thrombosis; Risk factors
该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10例,为探讨如何有效对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进行预防和治疗,随机选取该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者21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10例,其中共计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12例,8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分布为44~71岁,平均年龄为(57.1±7.5)岁。其中10例患者合并高脂血症,8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入院检查显示,该研究中12例患者中4例表现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例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其靶病变狭窄程度平均为(95.1±6.2)%,其中4例患者行金属裸支架植入,8例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
1.2 分类标准
1.2.1 照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定义分类 ①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植入支架后24 h~30 d内出现支架部位血栓形成;②急性支架内血栓:植入支架24 h内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③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在支架植入后30 d~1年之内在支架植入部位出现血栓形成;④超晚期支架内血栓:在植入支架1年后在支架部位出现血栓形成。
1.2.2 根据临床情况、冠脉造影结果、病理进行分类 ①确定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经由冠脉造影显示支架边缘部位和植入部位出现血栓或闭塞的影像特征;②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在植入支架后30 d内患者死于不明原因,且未经血管造影证实;③不能排除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在植入支架30 d后至随访结束,患者出现原因不明死亡。
1.3 治疗方法
于术前给予12例患者氯吡格雷(产品批号为J20130083)300 mg联合阿司匹林(产品批号为J20080078)300 mg口服,同时在住院期间给予患者为期1周的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后给予其氯吡格雷75 mg/d和阿司匹林100 mg/d口服,同时给予患者他汀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ACEI制剂等药物。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情况
该研究中,12例患者均在PCI术后24 h内出现胸痛,再次实施PCI治疗,证实为支架内血栓形成,包括2例急性,2例亚急性,4例晚期,4例超晚期。其中,4例患者因术后存在消化道出血表现停止服用抗血小板药物,2例患者于高热惊厥后出现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PCI手术显示,12例患者靶病变均为出现明显夹层,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在20%以下。12例患者均再次接受PCI治疗,同时采用纤溶酶原激活物实施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其中11例患者闭塞靶血管成功再通,1例死于严重心功能不全。
2.2 临床资料分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对于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组患者而言,其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支架长度同无病变患者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例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中,共9例存在前壁心肌梗死,无病变组则为83例(χ2=5.744,P=0.017);前者共存在10例B2/C病变,后者为157例(χ2=1.373,P=0.241);见表1。
2.3 危险因素
该研究将支架内血栓形成作为因变量,选取年龄、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病变狭窄程度、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支架长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见表2,由表中数据可知,心功能不全、前壁心肌梗死、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支架长度均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目前,临床普遍采用PCI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指出,PCI可有效促进梗丝血管再通,从而促进濒死心肌组织功能的恢复,促使心室功能和微循环的改善。但是有报道指出,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再次闭塞,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死亡率高达25%以上[1]。该研究中,21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者术后共计12例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71%,同相关报道中的结论基本一致[2]。
临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指出,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术后治疗、支架类型、冠脉病变类型、基本病情等[3]。该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将年龄、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病变狭窄程度、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支架长度等因素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术前心功能不全、前壁心肌梗死、支架长度、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均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刘军委等报道指出,支架作为一种异物,在植入后造成血小板聚集、粘附,从而形成血栓;同在植入支架的过程中,高压扩张若造成血管内膜损伤,造成内膜斑块成分暴露,从而造成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增加。当前,临床普遍认为抗血小板治疗不足是引发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如Wang JC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抵抗同支架内血栓形成存在密切联系。因而不合理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已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有报道指出,约2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阿司匹林抵抗[4]。有研究认为,阿司匹林抵抗在支架内血栓形成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由于条件所限未进行相关分析,有待于在今后进行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类型、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差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强早期治疗和护理干预,以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王君萍,舒冰,张家佳. 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1例[J]. 医药导报,2015,22(6):752-754.
[2] 李爱焕,薛莉.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临床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7-8.
[3] 王茜,李兴朝,闵新文,等. 血清hs-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8):1042-1044, 1047.
[4] 冯军鹏,王有恒,梁梅芳.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3,24(2):174-175.
(收稿日期: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