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2016-05-14 00:08孙文瑶赵毅李博
职业·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孙文瑶?赵毅 李博

摘 要: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紧紧围绕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分析和运算。其中课程设计作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整体检验。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有教学模式的工程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改革进行探索,提出了课程设计改革方案,而本方案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随着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人才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成为当前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课程设计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巧妙地引入实践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是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的意义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建立在高等数学、电路、电机学的课程基础上,讲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基本分析和计算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核心思路是将复杂的电力系统建立成数学模型,用分析电路的方法来分析系统,用高等数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该课程奠定了后续课程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的理论基础,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电力系统的综合计算与分析,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综合所学内容,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建立起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概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设计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一项综合性、创造性、设计性的大型作业。

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的现状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安排在该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完成之后,进行为期一周的电力系统“三大计算”,即“短路计算、潮流计算、稳定性计算”。传统的设计方式是由指导教师指定某一种计算类型的设计题目,并给出设计任务书,对学生进行分组。若干名学生为一组,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共同完成设计任务,最终提交一份20页左右的设计报告。传统的课程设计往往并不能体现“设计”的本质要求,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设计任务复杂枯燥,存在过多手工计算

任务书中针对系统模型的不同节点,运用同一原理,进行手工计算,这样虽然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但由于设计过程枯燥乏味,很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2.设计结果分析缺乏仿真结果支撑

学生通过复杂的手工计算得出的结论,由于缺少仿真结果的支撑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计算结果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

3.设计题目单一,缺乏创新性

由于指导教师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不可能为每一名学生量身打造出一套适合他自己的设计题目。另外其选择的设计题目比较单一,而且网络结构、元件型号、参数设置都比较陈旧,很可能与现场脱节。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只能被动接受,缺乏了主观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改革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改革应从现代电力系统不断发展、培养具有综合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角度来考虑。

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依托现有的实验平台,我们紧密围绕电力系统的三大计算,在课程设计的内容,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做出全面改革(见图1、图2)。

1.继承传统课程设计的精华,减少冗余手工计算

传统的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大类:短路计算、潮流计算和稳定性计算,其非常重视学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设计过程中存在同一知识点或同一算法的重复计算,因此我们减少了任务书中的设计任务,但仍然保留了经典理论的分析和运算。

2.依托仿真实验平台,增加仿真实验环节

现代电力系统是人类所建立的最复杂的人工系统之一,电网规模庞大而复杂,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控制和理论研究等都离不开数字仿真。为此学院建设了电网仿真实验室,引进了清华大学研发的TH2100电网仿真软件,为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建立必要的基础。本实验室符合先进性、系统性、综合性及开放性的要求,为学生做实验和课程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设计过程中,学生利用计算机建立任务书中给定的电力系统模型,独立输入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手工计算结果比对,验证手工计算的正确性。借助TH2100软件的强大计算功能,可以把学生从繁琐低级的重复计算中解放出来,把时间放在方案设计和元件选择上。本实验环节作为改革后设计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树立学生实践观念,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3.博览众家之长,增加创新设计环节

在创新设计环节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具有较大的选择自由,指导教师不需要指定设计题目,只需对学生所选题目提出设计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图书馆、互联网等处寻找设计的资源,选择经典的、合理的、最新的电力系统模型,在仿真平台上亲手建模,并分析和计算。这种设计方式,从设计资料的搜集、选取,设计方案的确立,到最后的结果分析,完全由学生自己规划、设计、完成。最终学生完成的创新设计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为了验证设计方案和设计结论的正确性,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一种设计方案,由学生自我评定其合理性和正确性,并将公认的优秀的设计方案存入TH2100仿真数据库中,为今后的课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科研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平台。学生们为了更好地完成创新设计,争取将自己的作品存入母校的设计题库中,不断查找资料,进一步巩固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

四、小结

通过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改革,我们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利用三种渠道,即“课堂讲授、分组讨论、网上答疑”,做出三种转变,即“转变设计思想、转变设计方法,转变设计目标”,形成三种模式,即“手工计算、软件仿真、创新设计”。实践证明,改革后的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其改革方法值得在课程建设中借鉴。

参考文献:

[1]杜作润,廖文武.高等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孙文瑶、赵毅,沈阳工程学院;

李博,国网内蒙古东部巴林左旗供电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