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洛
僜人村落位于离县城62公里的下察隅镇,
这里是察隅县的一道风景,而僜人文化则是察隅县的一张名片。
我们在察隅县城经过几天的充足休整后,
便驱车前往下察隅镇,开始记录僜人村落的美丽与神秘。
如今,僜人新村63户都住上了安居房,吊脚楼与门前长廊风格的新民居宽敞明亮,水电防火等设施齐全,狭窄的老木楼现多为储杂物或养畜之用,新老木楼之间对比强烈。
正午时分,我来到下察隅镇。下察隅镇和西藏别的小镇在建筑风格上没有多大区别,两层水泥楼的外墙都被镶上了各色的瓷砖,在苍翠的青山中像塑料花一样张扬;川菜馆永远都飘出一种回锅肉和麻婆豆腐交杂的香味;杂货铺里罐装的可口可乐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这里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镇上消费很便宜,仅花10元钱,就能吃上察隅大米饭和四川小炒。
旅游业的兴起,给这个边陲小镇带来了勃勃生机。据说,以前镇里所有的建筑都用原木搭建,大街上过往的僜人也都身着民族服装,他们艳丽的服饰风情万种,充满了浓浓的风情。可近几年,下察隅镇大规模建设新式民居,在镇的北面,还保留着一部分以前的老木屋,镇邮政所就在这一小片老木屋里办公。我在邮政所里给自己寄了一张明信片,看着邮戳上“下察隅”几个字,终于找回一点边陲小镇的感觉。
我顺着一片郁郁葱葱的芭蕉林上行,一块标有“剥人皮处”的巨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向导说此处名气很大,是过去僜人头领公开处置罪大恶极坏人的地方。这种刑罚虽然已成为历史,而这片芭蕉林和这块巨石,仍然叫人感觉到了阴森恐怖。
当我来到僜人新村时,淅淅沥沥的小雨将水泥路冲刷得干干净净,公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挺拔,美丽的僜人吊脚楼错落有致;村旁的贡日嘎布曲河清澈见底,绿油油的青山将新村紧紧环抱。
走进新村村委会,身着五彩服饰的僜人少女捧出甘甜的鸡爪谷美酒,唱起僜人自编自唱的新歌。如今,僜人新村63户都住上了安居房,吊脚楼与门前长廊风格的新民居宽敞明亮,水电防火等设施齐全,狭窄的老木楼虽还存在,但多为储杂物或养畜之用,新老木楼之间对比强烈。院落前后和村道两侧生长着柿子、梨、桃、柑橘和花椒,地里也长满了辣椒等蔬菜,显出一方物产的丰富。
我走进里屋,当地村民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照明灯,看上了电视,听上了广播,有了农家书屋,修建了围墙和大门,建起了3个垃圾处理池。下一步,当地政府还将为僜人新村修建环村水泥公路,给每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建花园式庭院,办家庭旅馆,搞农家乐……坐在一旁的的江可也说:“过去耕田种地、秋收打场全靠一双手,不但用时长,而且还费力。现在全村从春耕春播到收割打场,几乎靠机械化,耕种收割不到半个月就全部完成了。剩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外出打工挣钱,或搞一些中药材采集。”
我们穿过一片芭蕉林,来到一户农家小院,身强力壮的主人们都下地耕作去了,一位皮肤黝黑的老太次央招呼我们在院里落座饮茶,还端来了煮熟的玉米棒子让我们吃。那张满是皱褶的面孔写着沧桑,也透着慈祥与温暖友善。老人抽着长长的烟袋,用不很流利的汉语与我们说了很多话,让我们知道了生活在这里的僜人大概有1700人,他们过去都散居在深山老林的半山腰上,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种植玉米,粮食不够吃时就以狩猎或野菜充饥。可如今大部分僜人都迁居到了河谷地带,过起了田园生活,还选了管事的村长。
狩猎曾是僜人重要的副业和经济来源,除了食肉,动物的皮张、熊胆、麝香等用于换物换钱交易。20纪60年代时,现在的村址还是一大片树林,有老虎、豹子出没。党和政府在这里开出新地,建了“新村”,盖了20栋新房子,请僜人从山上的深山老林里搬了下来,告别了“刀耕火种”的生活。向导也插话说,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拨款数百万元,为僜人建起了电力设施,完善了教育和卫生医疗体系,新村成了察隅县有名的小康示范村。
次央告诉我们,十年前,刀耕火种还普遍存在,耕地全靠人力,家里如果没有壮年劳动力的话,根本无法解决温饱,加上那时候根本不懂文化技术,无论玉米还是水稻产量都很低,家家生活都比较贫困。现如今,农业实现了机械化,拖拉机播种,收割机收割,就连如何使用农药、肥料,县里都会派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指导。现在的玉米亩产可达上千斤,水稻亩产也有近千斤,这些增收的粮食可以给家里增加不少的收入。
穿过老人敞开着的屋门,我看见正面墙上挂着一幅毛主席的巨幅画像。20世纪50年代,我军进入僜人村寨,他们组织了一支人马,称终于见到了汉族“大哥”,夹道欢迎汉族“大哥”的到来。部队官兵将僜人从山上搬到山下,结束了他们世代攀越山林和当流浪背夫的生活。
提起汉族大哥,老人来了兴致,讲起了阿加尼的故事。据传阿加尼生了四个儿子,他们成人分家后,长子住在平原上,那是长粮食、产金子的地方,变成了汉族,他们便称汉族为自己的大哥;次子住在雪山下,成了藏族;三子住在离四子不远的山沟里,成了珞巴族;四子住在原地,分家时只分到一张野狗皮、一张竹席,一头巴麦牛,一只山羊和一只猪及一点粮食。四子去抓牛,牛跑进深山变成野牛,去抓羊,又没有抓住,羊变成野羊。猪也没拦好,变成了野猪。家里本来有写好的文字,分家时,被大哥二哥带走了,只给四弟留下一张字条。四弟饥不择食吃掉了字条,所以至今没有文字,他就是僜人的祖先。
在僜人周围生活着藏族和珞巴族,珞巴族又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实际控制区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仅有3000人。僜人和珞巴都不认同自己的族源是藏族,而僜人却恰恰自认为是珞巴族的后裔。那么究竟僜人是怎样一批人?是不是真的从属于珞巴族呢?僜人称汉人为老大哥,是否有依据?
我没有想到,这个美丽的传说,却吸引了两所大学的目光,他们竟用常染色体来破解这个远古之谜。2009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西藏民族学院合作,揭秘僜人族属归宿。他们采用了目前最常用的常染色体上15个微卫星重复序列位点对一百多位僜人进行分型,然后与其周围的珞巴、安多藏、卫藏、康藏、夏尔巴人、白族、拉祜、彝族等12个群体进行对比。僜人的O3类型更多地与汉人聚类,而珞巴的O3则与藏族更近。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生王传超曾参与了这个课题研究,他解释说:“O3是代表父系的Y染色体的一种类型,在中国大部分民族里面都有O3,而且O3大部分都是占多数,在汉族人里面更是多数,占到了大概百分之六十,O3下面有很多分支,这些分支能够让我们辨认各族群里面到底有多少差异。O3的比例越高,说明这个群体越接近汉藏群体。让我吃惊的是,僜人的父系O3类型与汉人几乎一样,说明僜人与汉人有共同的父系祖先。”
僜人与汉藏群体尤其是汉人在父系上很接近,而汉藏又源于氐羌,父系的Y染色体在传代过程中不会发生重组混血,所以可以追溯到僜人最远的祖先,就可与最初的氐羌联系起来。可常染色体会不断重组混血,从近期的人群融合情况看,僜人和珞巴的关系更近一些,是一个源自氐羌的汉藏群体。
我们从老人介绍中还得知,村长夏电夏独自建起了僜人民俗文化陈列馆,是一个值得写的人物。刚见到夏电夏时,上衣口袋里揣着一台小相机,就来了一番幽默风趣的介绍:“你可以叫我老夏,也可以叫我小夏,还可以叫我殿下。我没多少文化,就是一个小人物。”可这位自诩为“小人物”的僜人村长,硬是凭着自己非凡的毅力,建起了国内第一个属于僜人的民俗文化陈列馆。
刚进他家院子里,一栋漂亮的红松木板房,铝合金窗户在阳光下亮闪闪的。夏电夏说:“铝合金虽然漂亮,但不够密封,防虫效果不如木质的好。不过,现在很是流行。”院子里除了一辆拖拉机和一辆摩托车,还有一辆明艳艳的黄色山地自行车,那是夏电夏儿子用的。
走进客厅,最明显的就是贴在墙上的毛主席画像。这在当今的中国已不多见,可在僜人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毛主席画像。夏电夏是僜人新村村委会主任,为了接受我们的采访,他特意到里屋换上了僜人的民族服装,白布缠头,短箭衣、左肩斜挎砍刀,右肩斜挎布包。
夏电夏1965年出生,22岁时被选为村主任。夏电夏笑着说:“那时候,还是用苞谷粒选举,每个候选人的名字前边都有一个碗,同意谁当选就在谁名字前的碗里放一粒。我那时候太年轻,当选后虽然开心,但因为没有经验,也没做出什么突出成绩。”
2009年,夏电夏有幸到上海参观世博会,在那里看到了很多国家的博物馆,博物馆里面有很多他们就能搜集到的东西,如竹桶、葫芦器等在那里。当时就启发了他,何不在村里建一座僜人陈列馆,做给天下人看。夏电夏说,“这个陈列馆不仅能让后代记住僜人的历史,也会增加村里的旅游收入。”
回到村里后,夏电夏向在村里调研的县民宗局工作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县民宗局立即决定为他修建房子。可房子修起来后,里面却还是空空的。于是,他就将自己多年一点点攒下来的钱用来收集陈列品,有的积极支持,可有的也故意抬高价钱,本来100元钱就能买的,人家非得要500元。可在他的心里,钱以后能够再挣,东西只有一件,花高价也得收购。有的村民觉得他很傻,有些不理解地问:“你要这些破烂的东西,谁来看?旅游还能致富吗?察隅路远,交通不便,谁会来?”
面对这样的疑问,年过五旬的夏电夏就会说:“办这个陈列馆,就是增加你们的经济收入,你们只要养好猪、养好鸡,还要做好旅游产品,到时候自然就有人来了。”他正是凭着这股傻劲,僜人民俗文化陈列馆的物品展出来了。看着一件件僜人生活传统用品,他还觉得少了点什么,毕竟还缺僜人图片。他当时已经没有钱买相机了,便想从县政协去借一部照相机,走了70多公里山路,当时政协的同志准备下乡,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就把相机借给了他。他用这台相机照出了僜人现在的生活,也翻拍了僜人50多年历史变迁的照片。县政协领导看到这些照片后,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把这部相机送给了他。说到这儿,夏电夏轻轻拍了拍上衣口袋的相机。
僜人新村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要建好一座陈列馆,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一次,夏电夏的小孩生病了,住院需要钱。当时他到村里四处借钱,可村里的人出去挖虫草,找不到人借。焦头烂额之际,他的爱人就让他把陈列馆的东西卖掉:“以前攒的一点钱还不都是为了孩子,你倒好,把所有的钱都买了这些破烂的东西,现在我们需要钱的时候拿不出钱了。孩子重要呢,还是你的那些东西重要?”
面对埋怨,平时能说会道的他沉默了:陈列馆里展陈的是僜人民俗文化,也是僜人的宝贝。若将这些东西卖出去后,就很难买回来了。这几年,他也曾几次试图放弃,可他却总是安慰自己,“我是僜人的孩子,在丛林狩猎的风雨中,磨炼出来的一个大山男人。为了让僜人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再大的困难也要咬牙坚持。”
夏电夏经过多年努力,出资10万多元在村里开设了一个僜人民俗文化陈列室,里面制作了过去僜人居住的简陋房屋模型,收藏了200余种僜人以前在深山老林打猎用的各种工具、生产生活用具实物和上百张图片。陈列室构思独特,设计巧妙,无不让人惊叹。
“我开办这个陈列室,就是让我们永世要记住僜人的历史,向游客推介僜人的优秀文化,真正让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察隅能看到僜人的民风异俗,看到僜人的新村新貌,吃到僜家的特色手抓饭,品到僜家的醇香米酒,听到僜人群众心声,赏到僜人原生态的歌舞。”夏电夏告诉我们,他的三女儿出夏对僜人的文化和历史兴趣浓郁,“我要把她培养成接班人,让她学习更多的知识,推广我们僜人优秀的民族文化。”
我到新村时,正遇上察隅县驻村干部袁雪萍带着一个上级工作组,考察该村投资新建的僜人民俗文化陈列馆,原本是一栋水泥建筑,其外墙经过当地竹席、木条装饰后,极富僜人民俗特色。小袁毕业于西藏大学,原本驻村一年,可期满后又主动打报告再驻村一年。小袁介绍说,上级领导看到夏电夏自办的僜人民俗文化陈列馆后,觉得规模比较小,完全可以将陈列馆做得更大些。于是,驻村工作队凭着自身文化上的优势,与夏电夏一起做出一份扩建陈列馆的可行性报告,国家很快投资近百万元,盖起了一座集展览厅、院内建凉亭、原始引水车、大门外有假山等多功能的文化陈列馆。
如今,夏电夏的陈列馆越来越大,展品越来越多,已初具规模,有的游客专程奔着陈列馆而去,他便有了新梦想:“我家如今承包5个温室大棚,用松树皮种植铁皮石斛,每斤收购价480元,目前大棚里长势良好,估计能卖个好价钱。国家给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我也要抓住这个机遇,把我们僜人的陈列馆做大做强,办好家庭旅馆。欢迎到我们新村来,我请你们吃僜家的特色手抓饭,品僜家的醇香米酒,赏僜人的原生态歌舞。”
告别夏电夏家,我们再次来到村支书金夏家。金夏与阿鲁松一样头上缠着白巾,因为早有准备,身着全套僜人服饰。金夏显得比较瘦削矮小,同样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脸上总是带着谦逊的笑容。金夏告诉我们,僜人衣服上的竖杠代表着财富的多寡,他身上有三条杠,只是中等富裕。我对他身上的佩刀发生了兴趣,他也主动抽出来让我们把玩。
在村里初遇金夏的时候,他赤着脚,肩扛几棵树苗,高声吆喝着。原来他是村支书,组织村民到村口植树。僜人原先常年赤足,金夏的祖先也是这样行走于山林大地。这位49岁的新村党支部书记有着相当典型的僜人男子体质特征:1.6米左右的瘦小身材,肤色黝黑,下巴微翘,双手短而宽。令人难忘的是他喜欢笑,爽朗、羞涩和肆意的笑声,那么奇异地混合在一起,即使离他很远也能听见,很多时候完全像个孩子,在城市中年男子脸上很难看到。
金夏拿出粗糙的玻璃杯,喝着他家味道很淡的鸡爪谷米酒,我提出想看一下饮用米酒的传统器皿,和鸡爪谷实物一起拍摄。没想到金夏提起腰刀,到山上砍来青翠的竹子做成竹筒竹杯,又从粮仓里拿出一些鸡爪谷穗子,用双手反复揉搓,脱好粒给我。我实在有些过意不去,客气地说:“太麻烦你了。” 金夏却毫不客气地说:“我也觉得挺麻烦的。”每次想起这句回答,我都能体会金夏那种恍若隔世的率真。这就是性格直率的金夏,有什么就说什么。
金夏家的庭院很小,估计也是近年来修筑而成专门用来接待游人的。他的家住在后面的山上,我们提出要去参观,被他友善地谢绝了。金夏的庭院有着自己的特点,廊道里摆放着形态各异的泥塑。金夏希望通过这些泥塑,还原僜人曾经在深山老林里的原始生活场景。它们是用当地的白泥配以颜料塑成,泥人之外,尚有以竹、木、石、金属等构建的房屋、火塘、刀具、钓具等,生动地再现了僜人古老的打猎捕鸟、钻木取火、杀牛争头、结绳记事、养畜造房等原始场景。金夏的这些泥塑造型逼真,引人入胜,其价值完全可以媲美阿鲁松家的“牛头墙”。
金夏何以选择泥塑来还原僜人风情?对于金夏来说,尽管有许多年都未曾上山打猎,可依旧无法忘怀那熟悉的对动物的嗅觉本能,这是祖辈沿袭下来赖以活命的生存技巧。从20世纪80年代末,禁猎的法令颁布后,僜人就鲜有使用这种技巧。僜人妇女喜欢用大烟杆吸烟,男子成年的标志就是腰挎开山刀。每当春夏交替时,他们花几天的脚程去远山挖虫草;盛夏时,喜欢在深山的悬崖峭壁上采野生蜂蜜。
在金夏的心里,僜人的传统与大山和森林息息相连,像打猎、采蜜这样已经远离现代生活的生存方式,是僜人祖先的文化,代表着僜人过去的记忆。若不出远门,金夏总是腰挂开山刀,赤脚行走在僜人的村寨里。有时到镇上汇报工作也赤脚,弄得工作人员对他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你是村支书,下次到镇里,记得将鞋穿上。”
3年前,当地政府为金夏提供了一些机会,到广东的南宁村、山东的西霞口村等内地村寨观摩学习,当地村民将防洪堤、矮草房等建筑式样、生活有具、生活场景等用蜡像陈列起来,打开眼界的金夏脑子里蹦出来一连串的想法。金夏当时就想,他所在的新村经济条件不如人家,能否采用其他方式,将僜人过去的生活场景陈列起来,让游客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金夏回到新村后,想起村里学过绘画、用白泥雕塑毛主席画像的泥塑艺人洛天龙。当他将想法告诉洛天龙时,他当时惊讶地问:“这样做能行吗?”金夏当即说:“你能行。”洛天龙的顾虑也有道理,僜人文化涉及的内容很多,它不仅包括丛林狩猎、刀耕火种、巫师祭祀、丧葬、纺线织布、议事堂、服饰、饮食、婚姻、商品交易、铁器银器加工、念经驱鬼、悬崖采蜜、原始粮食加工,还有汉人大哥接僜人下山,教他们开荒、建房、种水稻等,这是一个很大的泥塑课题,对洛天龙这样的普通泥塑爱好者来说,那是一个巨大挑战。
金夏没有畏难,他仔细回想僜人的传统文化,每次想到一个,就记在笔记本里,不出半个月,僜人风情就像电影画面,在他的头脑里越来越清晰。泥塑在僜人的历史里是没有传统的,可洛天龙十多岁时就开始琢磨泥塑,文革时还用当地白泥做了一尊毛泽东的半身像,后来也陆续做了一些人物泥塑。前年,金夏找来了洛天龙,先从上山狩猎做起,用泥巴重塑猎熊、捕獐子等场景。
新村的驻村干部得知金夏的想法后,通过互联网结识了西南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小岩和露露,便告知了金夏自费做僜人泥塑的事情。也许是机缘巧合,两位学美术的大学生从重庆来到新村,做起了金夏的义工。可年轻的大学生忽视了察隅泥塑的气候条件,尽管察隅多雨,但相比潮湿的重庆,仍然要干燥许多。在这里泥土中的水分更容易蒸发,白泥很快便干了。洛天龙以僜人独有的敦厚,尽力帮助小岩和露露解决这些问题,也从他们身上学到泥塑技巧。
金夏想用泥塑延续僜人传统,其实僜人的许多传统仍在生活中继续。洛天龙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僜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非常了解。尽管僜人同珞巴人、门巴人一样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却有着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僜人狩猎时习惯用弩,不像珞巴人用弓箭,杀狗熊用的是竹尖。当地有种竹子,箭头垂下来,伸入土里又长出竹子,竹子里有毒,若不小心划着手,化脓后很长时间也好不了,僜人用这种竹子削尖后做成长矛,竹尖会异常锋利,用它来刺杀狗熊的心脏和咽喉部位。若刺杀不到位,容易被狗熊抓伤,目前尚未有狗熊咬死猎人的情况。狗熊的嗅觉很灵敏,百米远便能闻到猎人味道。猎人发现狗熊后,逆风而行,猎人气味被吹走,即使走到狗熊身边时,狗熊也未发现,猎人趁机用竹长矛刺进狗熊心脏,或是咽喉部位,狗熊很快毙命。有时猎人没有发现狗熊,被狗熊发现后,狗熊一下扑上来,可猎人警惕性高,会极快地用竹长矛刺进狗熊要害部位。
僜人狩猎喜欢独来独往,打猎时很少有几人上山,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猎杀獐子。獐子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动物,当猎人在百米远时,就会被它发现,会盯住猎人,若猎人再往前面走,它会拼命跑掉,若用这样的方法,很难抓到獐子,可獐子聪明反被聪明误,两个猎人观察到獐子时,一个人摇帽子,獐子只顾看猎人的藤帽,可另一个猎人却绕到獐子的背后,在一定距离向獐子射箭,獐子便应声倒地。
在金夏的规划下,洛天龙同两名大学生一起, 很快用泥塑做出了一组僜人狩猎的生活场景。可僜人在山上打猎后,把猎物的皮剥掉,然后同藏族商人做交易,买来牛以后,就拿去买老婆,从原始中期、后期到现在,若全部做出来,那院子都摆不下了。面对这些问题,金夏也在不断调整思路。当洛天龙把僜人先民在耕种、采蜜、纺织、饮食、祭祀等原始形态做出来后,还是让两名大学生大为惊讶。小岩说:“我感觉博物馆做的蜡像,没有你们做得好。”金夏吃惊地问:“哦,是吗?”小岩回答:“博物馆里面做的都是工艺,不是艺术,工艺品的东西,它只是一个活,但你们这个更接近艺术。”这时,露露也说:“学院做雕塑会有模有样,有棱有角,它强调一些解剖、肌肉、人体,他们做的是精神,而洛天龙师傅做的是内在,不是浮在外表的东西。”
在僜人泥塑博物馆里,我见到了僜人独特的木桥模型,两边是木头,若桥的距离很长,就用两根木头弯成弓形,再用树枝和藤条捆扎。因为木头容易腐烂,每年重修一次,费工费力。当地人过木桥时,会观察木桥是否腐烂,若桥面已经腐朽,便会绕道去河的对面,不会强行硬穿。我如今在新村看到,因钢材架桥更稳固,已经代替了原始的木桥。
在另一组反映僜人采集蜂蜜的泥塑中,就选择了三种方法。原来,蜂窝大都筑在悬崖绝壁下面,若离地面位置不远,他们就搭一个高高的木架子,先用干柴湿柴混在一块,然后点燃靠近蜂窝,当烟味熏上去后,野蜂纷纷跑出来,当野蜂很少时,他们站在架子上用刀割蜂窝,当时采蜂人下身只穿一块遮羞布,上身穿一块披肩,脸、胳膊、腿均露在外面,有些尚未逃走的野蜂,趁机爬上采蜂人的脸部、手脚,有的身上爬满几百只,疼痛是肯定的,但收获野蜂的快乐,让他们不害怕疼痛,直到将蜂窝摘下来。在金夏的印象里,尚未有人被野蜂蛰死过。若悬崖非常高,采蜂人也有办法,他们就在绝壁上搭软梯,用藤条将木头捆结实,他们再顺着软梯下来割蜂窝。不过,这种方法也很危险,因软梯不结实,有的采蜂人摔下悬崖而死。
我们参观完金夏的泥塑后,在屋里的餐桌坐定,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张新鲜芭蕉叶,上面盛着手抓饭,另有一盘切成大块的鸡肉和一份野菜。僜人用手抓饭来招待贵宾,其主要原料是米饭和鸡肉,再搭配上10多种香料和作料,经过一两个小时的精心烹制才能制作完成。金夏介绍,现在僜人的手抓饭经过改良,照顾到藏族和汉族的饮食习惯,更加可口。
当天,热情淳朴的村民端出专门准备的土鸡汤、土鸡肉和自制的辣椒酱招待我们,食物的丰富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更有僜人自制的鸡米酒。这种用当地特产的鸡爪谷酿造的酒,度数不高,味甘清醇,既可解乏,又可解渴。但由于近年来鸡爪谷的种植量减少,竹杯里盛满僜人自制的美酒,一般是鸡爪谷酒,也有用麦子酿的酒,一场盛宴揭开帷幕。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由此可以看出僜人的豪情。我们喝着僜人自酿的鸡爪谷酒,口味类似汉人的米酒,伴以优美的僜人歌舞,现场气氛立即热闹起来。
“灯光五彩缤纷,新村的夜色多么美,多么美;比那天堂还要美,还要美!啊……”当夜幕降临,僜人新村村民便聚集在金夏家的小院,唱起这首村民自编自唱的《新村夜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