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应琴 罗洪忠
阿鲁松是一位被外界称为“僜人头领”的老人,
用他既传统又现代的观念让我们混淆了时空。
也许,当阿鲁松放弃6位买卖和转房而来的妻子,
当起村主任的那一刻开始,从他决定不再杀牛的那一刻开始,
“头人”这个字眼在阿鲁松的悄然变化间,
走向了最后的终点。
沙琼村“大门”写着“僜人部落”四个大字。今天人们提起僜人,大多会想起阿鲁松,的确,阿鲁松是僜人中的佼佼者,不但电视里经常有他的报道,网络亮相也十分频繁。
我们的车子向沙琼村进发,那里居住着最后的“僜人部落首领”阿鲁松。在距村子不远处,一辆东风卡车挂着醒目大牌子,上写着“安全行驶68万公里”,让每人都会惊讶这是阿鲁松的杰作,他用一种幽默方式向游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刚进沙琼村,首先要经过一道“大门”,写着“僜人部落”几个大字。今天人们提起僜人,大多会想起阿鲁松,的确阿鲁松是僜人中的佼佼者,不但电视里经常有他的报道,网络亮相也十分频繁。我对阿鲁松的了解,最初来源于媒体报道,第三次进入察隅时,在县城相遇,曾有过一面之缘,今日有幸亲访其人,有几分先入为主的感觉。
阿鲁松的个子不高、微胖,剃着光头,圆圆的脸上两眼虽小,却炯炯有神。我们刚到沙琼村,就见他头缠白布,身着僜人服饰,左腰挂猎刀,右腰挂手机,热情地迎了上来。陪同的镇干部是个女青年,可他不管对方是否同意,也许是他们早已认识,同对方来个大大的拥抱。他看上去六十刚出头,却自称今年76岁,我从他充满笑意的脸上,感受到大山汉子身上的活力。
阿鲁松曾是沙琼村委会主任,另一个头衔就是最后的“僜人部落首领”。若在网上搜索“阿鲁松”三个字,链接的网页数目之多,足可和一些明星媲美,而最能吸引眼球的有两条:一是他有7个老婆、13个孩子;二是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阿鲁松曾经腰挂长刀坐飞机去人民大会堂开会,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僜人首领的传承习俗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可他的两个儿子却在北京、天津等地接受了正规的大学教育,没有一人愿当这个部落首领了。
沙琼村比起新村大,错落有致的房屋依次排开,每个家都带一个大院子。这个村已是旅游开发试验点,我们看见村规划部的同志正帮助每家在不改变原样的基础上进行院落的整理,种植一些果树、花木和增加村落的设施。这个村已选出十多户人家,正式向游客开放,来此的游客可与僜人同吃同住,享受神秘趣味的僜人生活。每家盖仓库时用的木条,都按照房屋的朝向,在木条上写好东南西北的方向,以至于不会在建筑中浪费精力。
我刚要跨进阿鲁松家的大宅门,一群未梳妆打扮的小孩子一哄而出。在来之前,向导介绍阿鲁松曾娶了7个老婆,20世纪80年代也有4个老婆。后来他当选村委会主任,按国家公职人员政策,只能一夫一妻,如今只留下一个老婆。我们正怀疑这些是不是他的孩子时,阿鲁松诙谐幽默地说,这些都不是我的孩子,村里小孩喜欢到我家来玩,我的孩子们都长大成家立业了。请放心,其他老婆也早就处理好了。
走进阿鲁松家门,木楼分主楼、厨房和粮仓三部分,楼顶也不再盖传统的“阿库”草,改用铁皮了。进入院内,呈现一派热带果园景象:水泥过道上面的葡萄架浓荫蔽日,一串串葡萄青翠欲滴,状如翡翠;红艳的美人蕉在风中摇曳,橙黄的杏子挂满枝头,一人多高的仙人掌树……这一切让人不免生发今昔何夕、此地何地之感。阳光照进阿鲁松家宽敞的厨房,在隐约的光线下,一面挂满牛头的墙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52个牛头一一陈列,排成五排,尖利的牛角、空洞的眼睛、漆黑的头颅,仿佛还诉说着它们生前曾多么强壮威武。
谈话间,阿鲁松的妻子身着一套僜人服饰,端着一壶米酒,要我先喝上三杯,说这是僜人待客的规矩,我三杯酒下肚已是满面红光了。原来僜人和其他民族一样喜欢喝酒,饮酒就像喝茶水一样,他们将大米、鸡爪谷酿成甜酸酒,有点像我们常见的醪糟酒,并用此酒招待客人,客人若不连饮三杯,他们是不会放下手中的酒壶。就在他夫人敬酒时,阿鲁松进到里屋换了一身僜人男子的服装,身背一把长刀出现在堂屋中,像时装表演似的,刚才那位身着西服的阿鲁松不见了,阿鲁松笑着说,“这才是真正的僜人阿鲁松。”
面对我们关于“头人”身份的疑惑,阿鲁松坐在这面牛头墙前,娓娓道来,讲起了从他祖辈以来的故事。阿鲁松告诉我们,头人是他祖辈的身份。阿鲁松所在的家族姓杜希布林,由他的父亲在20世纪初从印控区带过来的十多户人家发展而来。作为杜希布林家族的首领,阿鲁松的家里挂了几十个油漆锃亮的牛头。僜人为了夸耀富有,扩大自己的影响,往往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牲畜和粮食时,就大量杀牲,送大鬼祈求平安,同时宴请远近亲友。一个牛头,就代表宰杀了一头牛。
在僜人习俗里,财富也代表着地位,如果没有财富,说明这个家族没有能力,便不足以让族人信服。而阿鲁松的祖父就是靠打猎起家,建立了在沙琼部落中的威信。而阿鲁松自己,则是从打渔开始,积累起了自己的原始财富。在僜人这个没有等级制度的部族里,却自然地形成了敬重勤劳富裕之人的这样一个最朴素的观念。然而,独富独享,同样是不能得到族人的尊重。因此,僜人形成了自己最独特的一个风俗,这就是杀牛请客挂牛头。
阿鲁松也记不起自己到底曾杀过多少牛,现在挂着的52个牛头,仅仅是20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积攒下来的。那是20世纪90年代,为了在族人里获得最高的威信,阿鲁松和他的一位邻居开始竞争杀牛。阿鲁松指着院墙外的玉米地,告诉我们:“那时候牛一直排到了那里,我不仅仅是杀了25头牛,还有50头猪,70只鸡,从一早上就开始宰。宰了的肉,全部给老乡们背走,一点都不留。”阿鲁松有些得意地回忆着他的辉煌,并告诉我们从这天起,村里再没人跟他比拼杀牛请客了。僜人部落在自然的规则里,用最自然的认知,选择谁是自己的领头人。阿鲁松将杀牛请客的牛头挂了起来,这是他威信的标志。谁家的牛头最多,谁便是僜人中最受尊重,说话最具分量的人。
当时一头牛平均值3000元,光牛就有近8万元,而猪、鸡算下来,也是10多万元,这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可是,有的村民不服气,有人甚至叫板杀30头牛,杀更多猪和鸡,也要将阿鲁松给比下去。阿鲁松听后,也对村里人讲:“他家杀30头牛,我再杀9头牛,一下也有34头牛,看谁还敢比赛。”对方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不敢同阿鲁松比赛了。从此以后,村与村间再没有杀牛比赛。
在阿鲁松的生命里,还有一个与牛头墙并驾齐驱的传奇,这便是他腰里挂一把从不离身的钢刀。1986年,中央统战部组织少数民族代表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参观学习,阿鲁松是僜人代表。然而,在成都机场,因民航规定,不让阿鲁松携带随身的佩刀上机,这位倔强的僜人头领马上表示“不让带刀就不去”,因为僜人是“刀不离身”。
阿鲁松给我们讲述的细节是,中央统战部当时紧急做出允许他带刀的指示,并连夜为他制作了一张临时的身份证,上面的照片是他佩带着钢刀的样子,在他携刀上机时,刀鞘是被封起来的。如此,阿鲁松最终带刀上飞机去了北京,而他也成为了唯一可以身佩长刀出入人民大会堂的人。
阿鲁松见我对他随身携带的佩刀感兴趣,便从墙上取出至今仍保存着象征“僜人部落首领”权力、带到飞机上的宝刀,象牙刀柄,镶金刀鞘,长约50厘米长,阿鲁松说:“由于我佩了一把长刀,招来了不少麻烦,参观人反成了被参观者。”两个多月的参观活动,阿鲁松那把“宝刀”上,挂满了各地民航的特许标签和印章,同时这位山里人的脑子也开了窍。他回到察隅后,从内地引种200多株香蕉和500多株柑橘树,在荒地上开辟了果园,还修了鱼塘,收入相当可观,不仅盖起漂亮的楼房,还在田园式的大院里修了个凉亭,电视机、收音机、沙发、大立柜、席梦思等也进入他家。
阿鲁松曾经有7位老婆,按他的话说,后来因学习“三个代表”,遣散了6位,留下一位年龄最小的妻子小青与其生活。在阿鲁松家,我们见到了小青。我看他的妻子很小,便问他为什么不留年长妻子时,没想到阿鲁松再次用四川话幽默了一把:“汉族有句俗语,老牛啃嫩草,老牛牙不好,老草啃球不动。”我随即会心地大笑起来。不过,阿鲁松讲起老婆多也不是一件好事,若住在一幢长房里,难免发生矛盾,就靠丈夫的管理,若管理不好,还容易吵架打架。过去僜人拼谁找的老婆多,就可得到村里人更多的尊重。可找老婆多,就得拿出很多牛去买,若丈夫不能处理好几个妻子的关系,一家经常闹得不可开交。若家里老婆越多,孩子生一大堆,家里也会穷下来。
至于为什么放弃人人羡慕的“艳福”,过起一夫一妻的日子,阿鲁松给我们讲述了他的转变。在历史上,僜人部落实行买卖婚姻。由男方家庭出钱或物,买来女子,进入家庭,成为家庭的一员,也成为家里劳动力。阿鲁松的第一位妻子是他父母为他买来的,严格来说不是买,而是用几头牛换来的。当阿鲁松自己拥有了财富和能力,他开始为自己买妻子。在僜人的传统观念里,妻子的数量跟挂起的牛头数量有着一样的意义,这便是财富的证明。阿鲁松说,当家中有7位妻子时,他给每一个妻子都分了一块地,分给她们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让她们去劳动,这便是他的家庭管理。阿鲁松的7位妻子住在他修建的长屋里,住室间数各家不同,若有必要,随时可以连建新房。
阿鲁松如今不再担任村主任,带着我到村里转。在村中的一间木屋旁,一位僜巴老妇人坐在自家的木屋门口,身穿传统的僜人服装,头戴银饰,两个耳垂上带着巨大的银耳鼓,手里拿着长长的烟杆,坐在自家的门口悠闲地抽着烟叶。木板墙上挂着一些自家种的烟叶和一些老玉米。说起老人的旱烟,阿鲁松说,僜人男女都喜欢抽烟,男的大多抽卷烟,妇女们则抽自己种的烟叶。他们平时爱将烟杆衔在嘴里,烟杆用银或铜制成。平日里妇女身上都背一个特制的口袋,盛放烟杆、烟叶盒、火柴等。这些习俗在年长的僜人中还可以看到,年轻人中已经很少见了。
我们正说话间,老人的儿子下地回来了,身后跟着两个女子,一个看上去有50岁出头,另一个却非常年轻。阿鲁松介绍说,法律上虽没有认可他有两个妻子,可这就是典型的一夫两妻家庭,也符合僜人的婚俗。如今虽然都以一夫一妻制为主,经济实力强的仍有一夫多妻现象,但是都必须由父母做主,形成事实上的一夫多妻家庭,而且严格禁止同姓氏三代内通婚。阿鲁松还说,“我们村的果井龙就有两个老婆,一个是沙琼村的原配夫人南梅,今年31岁,给他生了两个小孩,现均已上学,而另一个住在对面山上的嘎腰村,今年28岁,也生了一个小孩,是果井龙用6头牛买来的。这是僜人的习俗,即使当地干部,也不能强拆这样的家庭。若村里小伙看上她的年轻小老婆,他的老婆也看上对方,这个小伙就可将她娶回家,但娶回家的代价却是赔偿双倍的彩礼钱,也就是拿12头牛赔给果井龙。”
看到这里残存的一夫两妻家庭,让我想起20多年前,喜欢探险的古子文老人讲起第一次走进僜人村寨,在向导松卫家见到一夫多妻家庭时的情景。松卫曾有五位母亲,古老师当时见到三位。三个母亲都住在一楼一底的大院里,不过各人经营着他父亲安排的一片土地,喂养着自己的牲口,是独立的经营管理单元。松卫的“大妈”已满脸皱纹,额前挂一块比较大的银饰,穿着绛色的筒裙,见了儿子激动得直抹眼泪。她捧着儿子的脸看一阵之后,摇动着裙裾赶快去做饭,叫儿子去把父亲康空请来,陪他这远方的客人。
松卫的父亲康空来了,穿着无袖齐膝的长衣,头上卷着拳头大的髻。“二妈”来了,“三妈”也来了。二妈的儿子来了,还带着媳妇白地娅。二妈的儿子在村里酿酒,特地提来了一罐包谷酒。他不像父亲的打扮,留着短发穿着牛仔裤。白地娅穿着一件只围着胸脯的短上衣,肚脐和腰露在外面,脖子上还有三串花项链,肚脐下系着仿佛藏族的筒裙。三妈的儿子有部手扶拖拉机,今天帮别人运货很晚才回家,一停车马上就来了。康空举起酒杯对古老师说:“来,我们一块喝酒,不喝醉不算老哥!”“老哥”,这是对外来人的一种尊敬。
康空老人不知道自己的年纪多大,一面喝酒一面吸斗烟,眯缝着眼回忆他年轻时的岁月。古老师从中得知,在察隅曲、额曲、格多曲、杜莱曲,在这一大片森林河谷里,上万的僜人有许多的部落,每个部落里又有好几个“姓”。他和多数人一样,家是树枝搭成的,衣是野麻皮编织的,能住木屋的和穿布料衣的几乎只有部落首领和巫师。在河谷里生活的人种玉米和鸡爪谷;在山林里生活的人打猎和放牧。他们不信佛只信神,发生了纠纷由巫师“神判”,方式是在沸水锅里捞出石子。他们最神圣的事,却是为遭到外姓伤害的死者复仇,或者为同姓人凑牛羊偿还命价乃至抵命。
在康空老人眼里,家是男人的,女人只是家里的财产,可以买卖。男人死了,女人是属死者最亲的其他男人。他说:“我的哥哥逐渐地在家族中有了威望,当了部落首领。哥哥在额曲河上做起了生意,处理了好几件偿还命价的案子,就发财了,买了七个女人。我也走出窝棚跟随哥哥做生意,买了五个女人。解放军来了,走了两个女人,现在还有三个。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现在政府不准了。”康空叹气说,“如果我儿子要再买个老婆,也许能买到,可是他漂亮的老婆要和我儿子拼老命,要到区政府去告状。”
有关僜人的一夫多妻家庭,总是与传统住宅相伴而生。僜人用竹子修建的低干栏式长屋,近似于傣族的吊脚楼:以竹桩将整栋房屋挑离地面1米左右高,下层养猪养鸡,上层住人。墙壁和地板以竹篾密密编成,低矮的房顶上覆盖着厚厚的茅草,成斜坡状,3米见方的住室沿南面走廊一间间隔开,每间都有开向走廊的门,整个形式很像火车的卧铺车厢。长屋两端前后的大门口各有刻出凹槽的木板充当梯子通往地面。前门旁往往还搭有小露台,进去依次为男主人房、妻子房、客房。长屋的住室间数各家不同,若有必要,随时可以连建新房。
1836年,英国植物学家格思菲思博士在下察隅考察,竟然见过住了上百人的长屋。在一夫多妻家庭里,每位妻子都带着自己的小孩独居一间住室,单独开伙做饭,各自的田地和粮仓自己打理,与其他妻子不相往来。男主人想与哪位妻子过夜,就将随身背挎的熊皮包挂在她的门口。传统住宅内没有家具,大家围着火塘席地坐卧,三块石头支架更早的前身是三根原木,还没烧到的另一端就是睡觉的枕头。
在国外探险者的记录里,僜人部落首领的长屋的廊壁上,挂着显示主人财富的牛头骨和炫耀狩猎能力的兽头骨。1869年到过察隅的英国探险家库培曾在书信中记述道,这些动物的头骨在当地被当作通货使用,交易中的每样物品都以“头”来统称。1911年英军上尉F.M.贝利在察隅考察时,见到挂有70多个野兽头骨的人家,应该算是当地的巨富了。
对于僜人来说,显示财富的另一个传统标志,就是妻子的多寡。僜人的婚姻是买卖制,男方备下牛只和其他财物,经中间人向女方父母出价购买妻子,身价根据女方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定,越富有的人家索价越高。1992年,23岁的小伙子新卫夏迎娶一名中等人家的女子为妻,十几年来陆续孝敬给岳父家12头牛,还有37头猪、80只鸡、30斤鱼、300斤野牛肉等,直到前几年才偿清全部身价。僜人的生产水平比刀耕火种先进不了多少,如此规模的彩礼足以让人负债累累,所以只有比较富裕的男子才能享受多妻之福。
在僜人社会里,过去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部落首领,社会地位最高者称为“嘎背亚梅”,是族群中调解纠纷的仲裁人,像律师一样需要雄辩之才且收费高昂,一桩命案可以索取五六头牛。阿鲁松的父亲日枯夏曾经是额曲流域最富有的大嘎背亚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僜人社会历史调查》卷宗里,记载了不少他当年调解成功的事例,可因得罪人而死于仇家之手。
在这个男性拥有绝对权威的父权社会里,女人在婚前连吃肉的资格都没有,婚后也不能享受财产的支配权和继承权,但有义务照料丈夫分配的田地和牲畜,承担开山、垦荒、打猎、采蜜之外的一切劳作。假如丈夫不满意,随时可以将妻子转卖或转赠他人,甚至夺取性命。日枯夏曾是额曲流域娶妻最多的人,有五个妻子,其中用牛买来三个,从亲属手中转房继承了两个。因为他有权处置不喜欢的妻子,就曾亲手打死了第一个妻子。
大约到2000年,察隅县领导找到了阿鲁松,跟他商讨推举他担任沙琼村村委会主任的事情。阿鲁松当即就表示,他不干这个事情。如果要当主任,大家就必须听,不能继续懒散,要保证村民能够执行他的发展计划。最终,阿鲁松还是成为了村委会主任,开始他新的“头领”的身份。阿鲁松说:“我要当村主任,我就要入党,首先就要遵从党的纪律,就必须得一夫一妻。”于是,阿鲁松遣散了他的3位妻子,只留下了小青。阿鲁松说,他的6位妻子,以前有3位各自单独开伙,还是生活在沙琼村,他为每个人修了房子,分了土地,安排了她们的生活。
阿鲁松曾是沙琼村选举的村委会主任,管理着沙琼村一组、二组及洞冲,一个僜人村两个藏族村,大事小事都得管。阿鲁松经常有机会到内地各省市参观学习。他说,“四川和云南的旅游都搞得很好,我们僜人这么有特色,也应该把旅游搞上去”。他首先把自己家搞成了家庭旅馆,并推广僜人传统的手抓饭。很多僜人家庭有了空余的房间,于是开起了“农家乐”小旅馆,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吃上了旅游饭。“自从开了家庭旅馆后,我家去年在旅游方面的收入就接近1万元,占全年收入的两成。”30岁的沙琼村僜人阿密隆说,这是阿鲁松首领的功劳。
阿鲁松家院落是村里最好的一座,保留了僜人风情非常多,院中种植着蔬菜、花卉、果树和观赏植物,院落墙角下跑着数只母鸡、鸡仔,看上去一派暖融融的田园野趣。他家院落别致,多以鹅卵石铺道,因其主人见多识广,美其名曰“香港路”、“北京路”等。阿鲁松感慨道,“我肯定是最后一个部落首领,没有首领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时代在发展,但民族文化一定要保留,科学文化一定要学,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没有读书。”
出阿鲁松的院子,顺着山坡往上走,僜人民居散缀两旁,房屋格局大多相似。不光之前参观的僜人新村有浓缩“博物馆”,沙琼村阿鲁松也建有民俗馆,以展示一夫多妻生活场景。他说:“僜人要铭记过去的历史,保留僜人文化,否则,年轻人不知道僜人是怎么过来的。”阿鲁松家曾经挂的50多个牛头,下步也将成为博物馆中的首批“文物”。
当我们准备离开下察隅时,阿鲁松突然对我们说,“五年前,我就不再杀牛了”。原来,2010年4月,察隅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当时许多单位,包括学校都遭到了重创,建筑变为危房,粮食也拉不进去。到了2010年儿童节时,阿鲁松给当地的学校捐了一万元,他说,这个钱,是不买牛杀牛节约出来的。以后不再杀牛了,把节约出来的钱拿去做更多的好事,解决实际的问题。
沙琼村坐落在河谷的一片台地上,背靠茂密的青山,远眺察隅河谷,四周被大片的梯田水稻包围着,一片田园农耕景象。由于海拔只有1500米左右,又受孟加拉湾热气流影响大,气候炎热湿润,老年妇人多穿民族传统的短摆裙装,而年轻人多穿着单薄时尚装。
我走在村里,依然还能感受远古“杂”人的风情,中秋打扁谷,便能展现“杂”人团结互助的场景。每年中秋节都是采摘舂米的时候,而舂米不是个体行为而是集体劳动,各户将从稻田里采摘来的扁谷统一拿到舂米房,一边烤香一边舂制。全村人像过节一样会聚在一起,轮番上阵,只有欢笑没有偷懒,也没有你多我少。最后各家拿着舂制好了的扁谷,高高兴兴地回家。
僜人平时穿内地服装,到他们的节日才穿他们传统的民族服饰,怕到地里干活服装弄坏了没得穿,因为会手工织这种裙装布的每个村只剩下几个老人了,有的村子这种工艺已经失传,村民要到其他村子高价购买才行。当地镇领导看到这种情况,正筹措资金挽救这种优秀的传统工艺。
在尼亚家中看到,24岁的她身穿传统僜人服饰,像模特一样展示其魅力。我看见她的头饰挽发髻盘于头顶,发髻稍大、似椭圆状旋涡形,发髻上插上雕花银簪,银簪上垂有数条细银链,前额上方佩戴一种叫“格崩”的长条椭圆形、形似柳叶状的银片,上雕有细密的太阳、月亮图案。该村70多岁的老人本央耳朵上还戴着喇叭状的耳鼓,手腕上戴着银手镯。她身着做工华丽的小坎肩,若隐若现地透露出女子曼妙的身材,远远看去,宛若从大漠荒原神秘王国里走出来的仙女。
僜人成年男女均戴比较大的耳环,他们认为耳环是一种装饰美。僜人老妇颇为喜欢叫“勾达白”的大耳环。耳环外沿直径可达五六厘米,底部也有3厘米。耳环是空心的,壁很薄,但体积大,每只重达30至50克。在以前,僜人不论男女,幼年时就由长辈用油松针或竹针将耳垂穿透,再将芭蕉叶卷成细卷穿进耳洞,待耳洞扩张到一定程度,再用新鲜的细竹管替换芭蕉叶,并将耳洞渐渐扩张,直到能放进硕大的耳环。
本央席地而坐,在一架只用几根木棍的纺织机跟前,她边编织麻线边介绍说,传统的僜人衣服多数是自产自用的麻织品,也有少量是棉织品,除使用原色麻线外也把麻线染成红黑两色。一般在织前染色,用树皮做染料,也有的用松树加高粱壳做染料。纺织工具十分简单,只是几根木棍和窄木板,经线一端的木棍用两个小木桩固定在地上,把经线另一端的木棍拴在织布人的腰间。织布人坐在地上,把经线拉平拉紧,用木板穿分经线或先用细木棍穿分后再引入木板,把木板侧立后提起半数经线,用一根短棍做梭绕上纬线沿木板穿梭,然后用板拍紧纬线,如此来回往复交织。
本央以精巧的双手制作出的精美服饰,有线条简单的植物图腾、太阳、月亮等图案。正是因为做工精细,本央在几年的时间里,也只制作出了不到十套僜人服饰。当我问起这套一米多的服饰要多少钱时,本央说,“大约要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光是那条邦典少则近千元,整套服饰则达几千元不等。如今的僜人服饰非常珍贵,获得的麻织品相对少了,再则外形粗大的手镯也越来越难以打造。除此之外,繁杂的制作衣服工序也比较费人力、物力。”
最早教会本央制作服装的是她的母亲,在小时候,本央经常在母亲身边学制作衣服的手艺,十多岁就能自己单独制作一整套衣服了。如今,本央教着想学艺的学徒,几年下来,向她学艺的学徒不计其数。“其实,我很愿意教会他们这些手艺,希望他们能把这些传统的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本央说,其实在过去,所有的僜人服饰都要靠自己裁剪制作,在以前,男子上衣的熊皮也一定要自己捕杀的才可以,以象征荣誉。衣服上众多的银饰、海贝等过去都是来自部落间的交换,珠宝则要靠家族的世代积累。
我们返回下察隅镇时,一年一度的僜人节庆盛会,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各家展示服饰的一个平台,也是他们炫耀财富的机会。虽然各地服饰略有不同,但一件华丽服装上的佩饰和头饰上面缀满了金银,镶嵌着雕花银簪,有的仅一粒宝石就价值数千元,一套服装价值数万元的不在少数。
我结束沙琼村的采访,随车来到僜人集中生活的嘎腰村。我走进一户僜人家庭,环顾院子四周,有一堵墙上挂满了牛头骨,有的风吹日晒已经斑驳不堪,有的还很新鲜。我想起20年前第一次来这里时,曾有人对我讲,僜人男女过去都酷爱自制的烟酒,喜欢原生态的生活方式,通常不穿鞋。男人头上都盘着2至3米长的黑帕或白帕,耳戴银环,腰间佩带砍刀、弓箭和烟袋,上身穿无袖长衣,下身有一块带花纹的遮羞布。妇女都戴一对银质大耳鼓,头发卷在脑后,并插着发簪,颈项挂串珠或银币,手戴戒指和手镯,上身穿花纹无袖衣,下身穿横条花布裙,用料全是她们自己纺织的麻布。
第二天早晨,我很迟才起床,站在楼栏上眺望嘎腰村。清泉从村边流过,铁皮屋顶的小楼,有点古色古香;房前都有肥大的芭蕉,再远一点便是桃林;梯田弯弯曲曲,一层一层布满前方的山坡;两侧的坡上是玉米地,玉米地上面是茶园,茶园上面是葱茏的阔叶树。
据史料记载,这一带最早的居民叫“炯”,在“炯”人首领司那热布颠的带领下,开荒种地,打猎和种水稻。后来“炯”人与藏族发生争战失败而逃到南方的山区里。“炯”人迁走后,由“杂”和“吉”两个群落的人在这里定居。“杂”讲土话,与藏族在语言上有很大差异,被称作“杂隅娃”,意即“杂”群落居住地方的人。
在嘎腰村踏访时,令我十分意外的是,这个村寨的居民全是僜人。嘎腰村目前生活着几十户居民,独特的木制僜式两层楼建筑,在众多年代已久的古树中穿插。淳朴憨厚不通汉话的老阿妈热情的用手语将我们请进他们昏暗的家,室内有些低矮,屋子内设大火盆,用以取暖和烧水做饭,更多的东西都是木制或竹制。老阿妈为我们倒上自酿的米酒,乐得眯起眼睛,非要客人喝光杯中的米酒为止,才让步出房门。
嘎腰村自产谷米,用来做僜人传统的“手抓饭”,据说口感非常地道。在嘎腰村克松龙家,我们吃到了香喷喷的手抓饭。察隅产的大米做成的米饭,佐以鸡肉、香葱、大蒜等,香气逼人,闻其香使人垂涎三尺,及至上桌还有一只鸡腿,一碗鸡汤,无论细嚼慢咽,还是狼吞而食,均有妙用,除了充饥还能解馋。
“没有吃过僜人家的手抓饭,不算到过僜人村。手抓饭一般是给最尊贵的客人吃的,客人必须吃完,否则视为大不敬,如果对方是青年男子,主人就会留下来做女婿。算你走运,现在没这个讲究了,吃不完也没关系。”我听完村干部的一番话,表现出非常吃惊的样子,给他们留下了取笑的把柄。
手抓饭并非僜人特有,在尼泊尔及我国新疆等地,都有类似吃法。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疆手抓饭以牛羊肉为原料,尼泊尔手抓饭以咖哩蔬菜为原料,而僜人的手抓饭,则以剁碎的鸡肉为原料,更体现了当地人适应并利用环境的智慧。
克松龙是嘎腰村民,也是做手抓饭的一把好手。僜人的手抓饭用于招待贵客,制作方式非常烦琐。每当有客人到来,他就会换上僜人服饰,挂上腰刀,亲自操刀,制作手抓饭。
僜人手抓饭的主要原料是米饭和鸡肉,再搭配上10多种香料制成的作料,经过一两个小时的精心烹制才能制作完成。享用的时候,将手抓饭和切成大块的鸡肉盛放在新鲜的芭蕉叶上,配上特制辣椒和鸡爪谷酒,大块吃肉,大口喝酒,颇有僜人古风。
我也许是饿了,顾不上和主人寒暄,便端起的盘子学着主人的样子,用手抓着鸡肉饭狼吞虎咽地进食了。虽然吃饭用手的技术有问题,饭经常从指缝中溜出。拌着辣椒酱吃几口手抓饭,喝几口土鸡汤,嚼几口土鸡肉,呷几口鸡米酒,内心中积聚已久的原始得到久违的放纵。我吃得很饱,主人却只收了40元钱,多一分都不要。
我进村后,看到现在的僜人无论是平时穿着还是生活习惯,都已经和传统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克松龙却说,有的传统应该继承下去,比如僜人的服饰、银饰、手抓饭等。随着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他希望更多人能品尝到这种美食,感受到独特的僜人文化,让僜人部落的奇香异色继续代代相传。他不愿意看到的是,自己这代人,成为僜人文化的最后一抹残阳。
这些天来,告别了阿鲁松,告别了嘎腰村,告别了野芭蕉林,那些牛头、那些故事、那些美丽的服饰,似乎组合成了一块多彩的宝石,它藏在察隅的美丽山水中,让我们惊鸿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