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康
日前,笔者与韶关曲江区茶文化协会领导驱车来到粤北著名“茶乡”—革命老区曲江区樟市镇芦溪瑶族村委。小车绕着崎岖的乡村小道缓慢的行驶。只见山上杉松挺拔,山腰茶园飘香,洋房错落有致,令人耳目一新。
来到以盛产“高山云雾茶”而远近闻名的芦溪瑶族村。绿油油的茶园满山坡,山下一座座瑶民新建的洋房和“芦溪山·天井红”茶厂掩映在碧山丛林之中,呈现一派小山村特有的兴旺景象。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赵雄文见面就兴致勃勃地说,去年茶叶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一边招呼我们品尝甘香的天然老树名茶“芦溪山·天井红”,一边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全村有128户瑶民,584人,户户种茶,现有种茶面积1300亩,去年收干茶6000公斤,茶农纯收入达120多万元。另外,在海拔800米以上,有大量的野生“高山云雾茶”分布在一万多亩的深山之中,瑶民自采野生茶青一万多公斤,纯收入100万元。仅此两项收入,128户农户户均收入3万多元,瑶民人均收入6000多元。
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条村,人还是那些人,但芦溪瑶族村的确变了!芦溪瑶族村人也变了!他们靠深山出名茶,在不到两年间,使穷山村变成了富裕的小山村。70%的瑶民住上了新楼房,电视机、洗衣机、摩托车、小汽车逐步进入了各家各户,有的家庭的室内装修可与城里人媲美,乡村公路、机耕路直达家门口,还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学生住宿楼,村村建立了垃圾池……村容村貌大改变。
笔者进村入户,所见所闻,发人深思。过去瑶民种茶制茶,工艺简陋,茶叶质量较差,每公斤只能卖二、三十元。为了帮助瑶民科学种茶,2013年,樟市镇引进了韶关粤佳茶业有限公司落户芦溪瑶族村,办起了“芦溪山·天井红”茶厂,购进了先进的制茶设备,引进了专业制作名师团队对茶叶进行精工细作。韶关粤佳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云告诉笔者,目前,该公司生产的系列野山高山名茶,由于质量好、品位高,畅销省内外市场,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瑶民收入。芦溪瑶族村委瑶民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4000多元提高到2014的6000多元,增长1.5倍。村委年集体经济收入也由2010年的2.5万元提高到现在的年收入6.4万元,增长了2.5倍。
笔者在芦溪瑶族村委石离下村民小组见到了种茶大户瑶民赵月成,他高兴地告诉笔者:“我一家六口人,种茶25亩,加上上高山采野生茶,2014年茶叶收入就达8万多元,比2012年增长了4倍。同时,家里还开了制茶小作坊和酿酒小作坊,全家一年纯收入可达20万元。”芦溪瑶族村就是靠高山云雾茶这一龙头产品,改变着一个穷山村的面貌。
赵支书对村里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助瑶民致富充满了信心。他告诉笔者:“下一步要发动全村瑶民新种茶1000亩,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办一个茶叶加工厂,加工出质量更好、品位更高的高山名茶,让剩余30%的瑶胞早日住上新楼房。”
这里的山路几十弯,这里的山歌排对排,弯对弯,排对排,弯出了过去瑶民的苦和愁,排出了今天瑶民的甜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