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丽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开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习惯;兴趣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对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方法。新课改的实施,以及教学思想的转变,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本文就小学数学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种错误思想
1.一味追新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思想,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新的优秀的教学思想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一些教师在学习了其他学校的教学经验后,盲目套用,或者追求创新,没有切实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与实际预期差异很大。
2.全盘否定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备课只是备知识,而没有备学生,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有其优点的,比如,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在继承中发展的思想,发扬传统中的教学精华,吸收新的教学思想,结合实际,丰富教学思想。
3.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等特点,需要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课堂时间往往还采取45分钟制,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扮演着“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在认真听教师讲解,认真做笔记,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健康成长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准备阶段,在预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发现学习的难度,以便在上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听课,所以学会预习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记录预习中的困惑点,重点教会学生自主读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认真听讲的习惯
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师讲课的过程是知识集中传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集中精力,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步步渗透。
3.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课后辅导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让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
4.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试题。在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时,首先要设置精良的作业。在完成作业方面要求学生,制订完成作业的计划,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即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1.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数学可以说是一种符号语言,在教学中教学艺术的提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语言技术的提高。同样是一节课的内容,不同的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特点,将枯燥和抽象的数学语言变化为易于理解的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讲解“利息”时,可以引入实际案例:“某人有200元钱暂时不用,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这个人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适时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2.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
3.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提炼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把这些数学问题总结概述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这样不仅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生活化,还能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用处,引发学生思考。
4.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知识是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学成果,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
参考文献:
[1]谢佩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教育革新,2005(4).
[2]薛巍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体现[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12).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