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
摘 要:刺槐树冠高大,叶色鲜绿,盛花期间绿白相映,素雅而芳香,是城市街道、公路、公园、场矿区的重要绿化树种。本文介绍了刺槐的特性,并从育苗、苗期管理、移植、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刺槐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刺槐;栽培;技术
刺槐又名洋槐,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木材属硬杂木,材质重而坚韧,耐水湿,可用作机械部件、桥梁构件、工具把柄、运动器材等;叶可作饲料和沤制绿肥;枝丫、树根易燃,发热量大,是上等薪炭材;木材耐磨,可作地板、农具零件、枕木等;花是上等蜜源,槐花蜜独占蜂蜜市场鳌头。嫩叶及花可以直接作为蔬菜食用,种子榨油可作肥皂原料。
一、刺槐的生物学特性
1.特性。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又名洋槐,为蝶形花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干端直,根浅,树冠浓密,一般可高达25 m,树皮多为灰褐色至黑褐色,深纵裂至浅裂。总状花序,花期5―6月,有香气,白色,可食用。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9枚。小枝无毛,有托叶刺。结实早,荚果赤褐色,扁平,8―9月成熟,经冬不落,产量丰富。生长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树种。木材坚韧,纹理细致,有弹性,耐水湿,抗腐朽。刺槐材积生长旺期在15~20年以后,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保持40年以上,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区常将其用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和“四旁”绿化。
2.生长习性。刺槐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的生长环境为海拔500~900 m、年平均气温5~7 ℃、年降雨量400~500 mm的地区。刺槐根系发达, 树冠浓密。耐干旱瘠薄,在沙土、砂壤土、黏壤土、黏土甚至矿渣堆、石砾土上都能生长。在中性土、酸性土和含盐量0.3%以下的轻盐碱土上均能正常生长。在积水过多、通气不良的黏土地上生长不良,易烂根和枯梢,甚至成片死亡。其萌芽力和根蘖性都很强,枝、干和根受伤后都能二次萌发生长。
二、栽培技术
1.苗圃地选择。刺槐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在多种立地条件下都能够生长。但要营造速生丰产林,达到年平均材积生长量9~15m3/hm2的指标,就必须严格选择造林地。根据试验和生产实践,应选择有水浇条件的壤质间层细砂河漫滩地,阶地或在40~80cm以下质地为砂壤至壤土的山坡下部和山沟两侧排水良好、不积水地方造林。
2.育苗
(1)种子育苗。育苗方法:①采种。秋季刺槐荚果由绿色变为赤褐色,荚皮变硬呈干枯状,即可采种。为了取得纯净的种子,必须经曝晒,除去果皮、秕粒和夹杂物。②浸种催芽。刺槐种皮厚而坚硬,透水性差,需经浸种催芽处理才能播种。先用60 ℃热水浸泡24 h,待种子膨胀后捞出催芽,未膨胀的种子继续浸泡24 h。为了保证90%以上的种子吸水膨胀,可连续浸种2~3次。将膨胀的种子与沙按照1∶3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堆放于背风向阳处或草袋内催芽,为达到保温保湿效果,每天适当喷水1~2次,同时外面加盖湿草帘,每日翻动,经5 d左右有1/3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北方地区为了避免幼苗受晚霜危害,播种时间要选在4月中下旬。播种方式有畦床条播和大田撒播。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后覆土,深度≤1 cm,若土壤墒情差,还应适量洒水。播种量:畦床条播150~180 kg/hm2,大田撒播195~225 kg/hm2。
(2)扦插育苗。刺槐扦插育苗可分为以下2种方式:①插根育苗。选用粗0.5~2.0 cm的根,将其截成10~15 cm的小段,插入苗床,覆土覆膜,以利于增温保墒催芽。②插条育苗。即在树木进入休眠后选用一年生枝条中下部,截成20 cm的小段,进行沙藏,经过冬季的沙藏处理,春季结合整地,施入底肥,覆膜,扦插时先将插条下部用200 mg/kg ABT生根粉溶液浸泡2~12 h,然后按3~5 cm株距扦插。
3.苗期管理。在苗高3~4 cm时,选择雨后或灌溉后间苗,去除病弱小苗,同时结合间苗进行第1次除草。苗高15 cm时,按照“去弱留强,去小留大”的原则进行定苗,并结合定苗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追肥结合中耕进行,宜沟施600 kg/hm2,或撒施750 kg/hm2。
4.移栽。刺槐宜在萌芽前、树液已流动时(4月下旬至5月初)移栽,可保证较高的栽植成活率。栽植前用水浸苗3~5 d,使苗木吸足水分,可达到90%以上的成活率。
5.抚育管理
(1)幼苗抚育。幼林抚育包括松土锄草、扩穴培土、踩穴、抹芽修枝、间苗等。其中,抹芽是培养优良干形的重要措施,对截干造林的幼林尤为重要。一般栽后3年抚育6次:第1年3次,第2年2次,第3年1次,经抚育管理的树高生长量和保存率比不抚育的幼林可提高50%左右,胸径生长量增大近80%。
(2)整形修剪。由于刺槐分枝力强、生长旺盛,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易形成广卵形树冠,影响树形美观和生长速度。经过正确修剪的刺槐,其年平均高生长量可达180 cm,比未修剪的刺槐多100 cm左右。因此,当新枝长到20 cm时,可于5月上中旬,选择一个新枝作为主干延长枝,其余的枝条进行摘心或剪梢,以辅助主干延长枝生长。
(3)病虫害防治。刺槐病虫害有刺槐蚜、刺槐种子小蜂、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等。病害用三唑酮1 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7 d喷1次,连喷2~3次。同时,要保持树体清洁,清理枯枝落叶及染病枝。虫害可用烟头浸出液对10倍水进行喷雾,防效可达90%以上;蛀干虫害可及时剪除虫枝烧毁,或用DDVP注射,再用药棉封住,防效可达100%。
三、刺槐造林技术
1.整地。最好于造林前一个季节整地,或再提前一些。全面整地特别适用于采伐迹地和地形不平、杂草丛生的造林地。整平地面后,全面深耕25cm以上,再进行带状或穴状整地。在坡地造林,带状整地一般带宽1~1.2m,深0.6~0.8m。在山地造林,穴状整地长宽各为1.0m,深0.8m;山坡下部和山沟两侧的整地应采用水平阶整地。水平阶的阶面宽0.8~1.0m,整地深0.8m。整地时,表土和生土或沙要分开,造林前表土先回填“穴”或“带”,种植后,再将生土或沙放在表层。
2.密度控制。造林密度系指初植密度。刺槐顶芽萌发力弱,往往由第2或第3个侧芽萌发出旺枝,代替顶梢,因此造林密度过小常出现枝杈多,干形不通直圆满。初植密度适当加大,能促进树高生长,提早郁闭,培养优良干形。营造速生丰产林,一般造林密度2220株/hm2(株行距1.5m×3m)。
3.栽植技术。刺槐春、秋季造林皆可。带干栽植可在芽苞刚裂开露绿时。栽植深度比苗木原根颈高2~5cm,栽植过深,会降低成活率。放苗入栽植穴,根系要舒展,栽后踩实并立即浇水。当远距离运苗或考虑到生产计划安排,也可在秋季落叶后至土壤上冻期间截干造林。留干高度1~3cm,埋土高出根颈2~3cm。如遇干旱或土壤水分较少,在栽培后立即灌水。
参考文献:
[1] 王国利.刺槐的特性、栽培技术及作用[J].绿色科技,2010(4).
[2] 郑道爽,王鑫,李令,等.优良乡土树种刺槐的栽培抚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8).
[3] 张鹏,张勇哲.刺槐栽培与利用研究概况[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2,24(3).
[4]秦娟.黄土区白榆、刺槐混交林生长动态与生态功能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