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屈原赋

2016-05-14 13:44贾谊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汨罗贾谊屈原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1],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2]。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3]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4]。侧闻[5]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6]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7]。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8]。闒茸[9]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10]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11];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12]。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13]。斡弃周鼎,宝康瓠兮[14]。腾驾罢牛,骖蹇驴兮[15]。骥垂两耳,服盐车兮[16]。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17]。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18]。

讯曰[19]:已矣[20]!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21]?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22]。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23]?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24]。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25]?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26]之险征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27]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注释】

[1]长沙王:指西汉长沙王吴芮的玄孙吴差。太傅:官名,对诸侯王行监护之责。

[2]《离骚》赋:楚辞既称辞也称赋。

[3]汨罗:水名,湘水支流,在今湖南岳阳市境内。

[4]恭承:敬受。嘉惠:美好的恩惠,指文帝的任命。俟罪:待罪,这里是谦词。

[5]侧闻:谦词,说不是正面听到,尊敬的说法。

[6]造:到。讬(tuō):同“托”,寄托。先生:指屈原,古人单称先生而不称名,表示尊敬。

[7]罔极:没有准则。殒(yǔn):殁,死亡。厥:其,指屈原。

[8]伏窜:潜伏,躲藏。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古人认为是不吉祥的鸟,此喻小人。翱翔:比喻得志升迁。

[9]闒(tà):小门。茸:小草。

[10]逆曳:被倒着拖拉,指不被重用。倒植:倒立,指本应居高位反居下位。

[11]随:卞随,商代的贤士。夷:伯夷。二者都是古贤人的代表。溷(hún):混浊。跖:春秋时鲁国人,传说他是大盗。蹻(jué):庄蹻,战国时楚国将领,庄蹻接受楚顷襄王之命开辟云南,后来退路被秦国斩断,他回不来就在云南做了王,客观上背叛了楚国。传说中这两个人成为“坏人”的代表。

[12]莫邪[yé]:古代宝剑名。铅刀:软而钝的刀。铦(xiān):锋利。

[13]默默:不得志的样子。生:指屈原。无故:《文选》注谓“无故遇此祸也”。

[14]斡(wò):旋转。斡弃:抛弃。周鼎:比喻栋梁之材。康瓠(hù):瓦罐,比喻庸才。

[15]腾驾:驾驭。罢(pí):.疲惫。骖:古代四马驾一车,中间的两匹叫服,两边的叫骖。蹇:跛脚。

[16]服:驾。《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中坂纤延,负辕不能上。”骥是骏马,用骏马来拉盐车,比喻糟蹋有才能的人。

[17]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荐:垫。履:鞋。章甫荐履:用礼帽来垫鞋子。渐:逐渐,这里指时间短暂。

[18]离:通“罹”,遭遇。咎:灾祸。

[19]讯曰:告曰。相当于《楚辞》的“乱曰”。

[20]已矣:“算了吧”之意。

[21]壹郁:同“抑郁”。

[22]袭:效法。九渊:九重渊,深渊。沕(mì):深潜的样子。

[23]系:用绳系住。羁:用络头络住。这两句的意思是能够停留的地方就停留,就像犬、羊那样。

[24]般:久。纷纷:乱纷纷的样子。尤:祸患。夫子:指屈原。意思是说屈原自己该走不走,长久停留在那乱纷纷的地方,怎么不会遭祸呢?

[25]历:走遍。相:考察。此都:指楚国都城郢。这是贾谊为屈原提的建议,要他到处走一走,看到有贤君才停下来帮助他。

[26]细德:细末之德,指品德低下的国君。险征:危险的征兆。曾击:高翔。曾,高飞的样子。去:离开。

[27]污渎:污水沟。

【阅读指津】 实实在在地说,《吊屈原赋》的作者贾谊太有才了!十八岁即以能“诵诗属书”而著名于郡中。经太守吴廷尉的引荐,风华正茂的贾谊被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即赴任太中大夫。贾谊希图革新政治,提出“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等一系列建议,受到汉文帝的赏识,欲被提拔到公卿之位。贾谊可谓少年得志,但“小荷才露尖尖角”便遭到周勃、邓通等将相大臣的诋毁,说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终未受到重用。汉文帝四年,贾谊被调出京城,改任长沙王太傅。就这样,在屈原之后,又一位踌躇满志的杰出文学家流落长沙。长沙,在当时中原人的眼中是一个多雨潮湿的荒僻之地,而诸侯王太傅这个职位只对诸侯王负有辅导之责,并没有处理实际政事的权力,为此,贾谊颇感怀才不遇,不能大展宏图。怀着忧郁的心情缓缓南下,贾谊来到湘江边上时,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屈原毅然投江的情景。一百余年前,屈原也曾遭受谗言,流放此地,那悲壮的放歌,那忠洁不阿的气节,与自己何其相似!不过,尽管贾谊思绪万千,苦不堪言,但他最终没有投江,而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篇汉赋名篇《吊屈原赋》。

《吊屈原赋》描写出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达了对屈原深深的同情,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愤慨。贾谊虽像屈原一样同是怀才不遇,但他不赞同屈原投江自尽,以身殉国。贾谊认为屈原最终的不幸在于他未能“自引而远去”。作者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这才合乎“圣人之神德”。当然,“自藏”有别于委曲求全或苟且偷生,可以像诸葛亮那样“隐居”于世外桃源,等有良机到来,便卧龙出山,成为天下英杰。此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也是汉人最早的吊屈之作,开汉代辞赋家追怀屈原之先河。

“辞清而理哀”,刘勰对《吊屈原赋》的这一评价的确是中肯之语,道出了贾谊这篇短赋被历代文人心慕手追的原因。贾谊的思想虽不同于屈原,但其境遇与屈原相类似,因而在此赋中作者借屈原以自况,用清丽的言辞,抒写出悲愤哀伤的感情。

阅读此文,可以扣住“谪去”“不自得”“敬吊屈原”“已矣”“遥增击而去之”“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等关键词句来整体感知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据此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可以通过赏析“骥垂两耳”“袭九渊之神龙兮”等比喻句来品味其含义和语言的魅力。文中的比喻还构成了正反对比,突出了“怀才不遇”的忧愤。此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文章一开头不用第一人称“我”,而用第三人称“贾谊”,这样自称“我”为“贾谊”有什么好处呢?可以从历史的时空观、真实感以及作者与屈原的相似性等方面加以探究。

猜你喜欢
汨罗贾谊屈原
端午思屈原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吊屈原
漫画
自心间,辟一弯汨罗
贾谊谱系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