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华 樊云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成就,尤其是农村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新时期下,我国依然重视农村发展,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产业。而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执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这就需要我国进一步加强农业执法,依法实现农业规范化管理。鉴于当前我国在农业执法工作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条改进策略,希望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农业执法;农业;问题;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及农业产业的发展亦愈来愈蒸蒸日上,而在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农业执法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业执法是保障农业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但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执法工作中仍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若想加强农业执法力度,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以下笔者就结合多年农业执法工作经验,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简单谈一谈农业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条改进策略。
一、农业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执法观念落后
受制于传统观念,我国大部分农村仍然保持着一些传统特色,即重乡土人情、轻法律制度。这种观念无疑是落后的、错误的,但却在短期之内不容易彻底纠正。受此影响,农村地区的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也遭到了很大阻碍,尤其是在农业执法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违法不究、执法不严、法不责众等问题,从而大大削弱了农业法律效力。一方面,部分农业执法人员自身就存在较大的思想误区,观念比较落后,执法意识不坚定,亦没有正确认识到农业执法的重要性,甚至对基本的执法程序都不熟悉;另一方面,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部分农业执法人员存在不作为或违法违规现象,致使一些农业违法违规行为迟迟得不到处理,继而产生更大的危害,同时也对行政执法机关的形象造成了伤害。
2.依法执法力度不够
农业执法是保障农业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护农业生产秩序及确保农贸市场稳定,但若想有效发挥出其作用,必须要先具有足够的依法执法力度,否则将难以保障依法执法效用。但是对于我国大部分农村而言,在农业依法执法力度方面都比较薄弱,这一方面是由于农业执法人员较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业执法所涉及到的事务较多和较复杂,在这双重压力的影响下,导致执法力度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执法模式仍然还停留在定点、定期执法当中,无论是日常巡查力度还是依法管理力度都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尤其是“重处罚、轻教育”的执法方式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3.执法未形成常态化
纵观我国的各大城市,目前已经基本推广起了网格化执法,即以定点、定岗的方式将执法责任层层下沉,以保证每一个区域内都具有足够的执法力量部署,进而提升整体执法力度。然而,这一执法模式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却尚未实现,很多农业执法工作内容都无法形成常态化,这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地区自然条件的限制,尤其是一些位置比较偏远、尚未全境开通公路的地区更加难以实现。
4.执法制度不够完善
农业执法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支撑依据,而在我国部分农村,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农业执法制度,现有制度大多远落后于现阶段农村和农业发展现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由于当地政府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农业执法人员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实际执法工作需要。
二、农业执法工作的改进策略
1.提高农业执法意识
若想提高农业执法水平、保障农业执法工作效率,首先必须要提高农业执法意识、加强农业执法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农业执法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依法执法,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每一位农业执法人员都要恪守工作守则、遵守法律规定、严守执法纪律,并不断提升执法水平,为农民热情周到服务。
2.加强依法执法力度
农业执法工作关系到农业生产秩序及农贸市场稳定,只有加强依法执法力度、确保依法执法效用,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农业执法工作的作用,保障农业产业的长远发展。对此,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增强农业执法人员的依法执法意识,并大力宣传依法执法理念和相关法律法规,在机关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依法执法氛围,使每名农业执法人员都能够自觉遵守执法规定,做到依法办事。
3.推动农业执法常态化
对于我国现今的农业发展来说,必须要实现常态化的农业执法,才能够保障各项工作的稳步进行。形成常态化的农业执法机制后,农业执法工作效率会得到大大提升,同时执法成本也会有所降低。农业执法的常态化主要应体现在执法监督管理上面,要尽快实现全覆盖监管,将各类农业违法违规现象扼杀在萌芽阶段,以遏制其的生成。推动农业执法常态化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求,短期内不一定能够看出效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达到最终目标。
4.完善农业执法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为依据,同样的,若想做好农业执法工作、保障农业执法效率,就必须要先完善农业执法制度。农村政府部门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总结过往管理经验,尽快建立健全农业执法制度,并在实践当中严格贯彻落实该制度,不断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加以完善和改进。
5.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人力资源始终是第一位的,当前农村地方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农业执法人员的素质,培养其执法能力,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使之更好地做好农业执法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执法工作是农村中的一项重要行政管理工作,鉴于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业发展工作方面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未来还需在实践当中不断发现这些问题,并找出有效的策略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执法效率,保障我国农村及农业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盛寿德. 浅析我国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 品牌,2014,06:36.
[2]郭锐. 农业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4,12:228.
[3]庄金学. 农业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2015,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