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谈武术与文学之间的渊源

2016-05-14 12:37杨刚
武术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渊源武术文学

杨刚

摘 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前提与基础。为了进一步展现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寻找到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文章主要从武术及文学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入手,采用对比手段,分析武术与文学之间存在的文化魅力。不仅发现了两者在来源、“演唱”、意识形态以及追求价值方面均有颇深的相似性,而且也找到了两者存在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武术 文学 渊源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5—0037—04

费孝通先生在《中国文化的重建》一书中提出了“文化自觉”,其认为“文化自觉”是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知,需了解其起源、发展趋势、特色及其追求目标。笔者通过“文化自觉”这个基础,想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只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前提,通过“文化自觉”才能形成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通过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及其发展目标之后产生的一种民族认同感,民族归属感。基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通过对作为文化的武术和文学进一步的剖析,寻找两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文化魅力,毕竟两者携带悠久的文化历史。

1 “文”、“武”源流相似,渊源颇深

1980年编纂出版的《辞海》文学分册如是解释“纯文学”:“中国古代曾将哲学、历史、文学等著作统称为“文学”。“五四”以后,文学的范围限于用形象的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如小说、诗歌、剧本、散文等。[1]可见,文学就是对真实生活的描摹和塑造,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审美、一种意识形态。而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集哲学、中医、军事、儒释道文化于一体的身体运动形式。尽管两者都作为文化的载体,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笔者认为两者属于不同的形态,文学作为文化而言是“意识形态”,对于身体运动的武术而言是“物质形态”。两者为何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何会渊源颇深?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文化内涵那?

1.1 “文”、“武”源于生活,是高于生活的艺术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那么与人生的幸福和快乐相连的东西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一门最美的艺术。无论是作为艺术的文学还是武术,彼此都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不论是经历千年的《诗经》,还是楚辞,甚至现代的小说,人物情感的素材都源于生活。《诗经》也被称为《诗三百》,主要分为《风》《雅》《颂》。《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2]《诗经》主要反映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祭祀与风俗、宴会,以及对地形,动植物的记录,详尽的刻画了周朝当时的生活场景。不仅是《诗经》,同样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其创造素材均来源生活,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以及具有传奇色彩的武侠小说,都能反映当时的生活。同时也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文学不单单是对生活的描摹,而是对生活的升华,凝练。把生活中美与丑、爱与恨,都详尽的跃然纸上。

武术作为身体运动项目,也是源于生活,笔者认为武术产生于“战争”。这个战争不是军事战争,而是生活之间的博斗。人和动物的搏斗可称之战争,同时人和人之间的搏斗也可称为“战争”。正是人和动物的战争,产生了武术的萌芽,加之人类之间的争斗促进了武术的发展,武术经历了数个岁月,不仅从“两两相当之人”间的对抗,演变到套子武艺,最终成为“花法武艺”。直到明清时期,武术拳派林立,加之对理论书籍的整理和创作,奠定了武术的辉煌根基。武术源于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武舞就是套子武艺的雏形,武舞中具有模仿动物的动作舞蹈。《尚书》记载:称之为“百兽舞”。不仅如此,我们知道的拳法套路有“五禽戏”以及“象形拳”。此类拳种无不是根据动物的动作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演变而来。可知武术是社会的产物,源于生活,武术与文学的源流相似,都经历了历史的洗礼,经历千年而未衰。

1.2 “文”,“武”的构成都需要“基本功”

文学的构成需要语词、格律、修辞、等多个元素。不同的文学所需要的元素不同,这些元素也就是文学的“基本功”。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文学的写作,类似武术的习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修辞、格律,对于文学的成就具有重要的价值,古语有云:学习句读,然后才能行“兴文书写”之说。懂得书写,这只是创造的开始,仍然需要对文字推敲、凝练。古代诗词讲究“练字”,这可不是练习写字之意,追求的是点睛之笔。作者需要对诗句中的词语进行凝练,创作传神之语。如:北宋诗人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首诗中的“闹”字具有“练字“之功效。单单的一个闹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的生机盎然顷刻跃然纸上。诸位请看,上首诗中的好、棹、闹、少、笑、照,它们都有一个特点,押韵。其价值不仅使诗词具有韵律,同时体现字里行间的关系,使上下句联系也比较和谐。说道这,武术也有了发言权,习武之人,皆了解武术之“基本功”。“四击”“八法”,四击者;踢、打、摔、拿,“八法”者;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武术演练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动作的编排,而且也要注重一招一式。所谓的“一招一式”也就是武术套路构成的元素。同时,武术套路的编排中也存在“练字”以及“押韵”。为什么会这么说?诸位请看,武术套路的演练中注重优美,其中必然强调了高难动作,笔者认为这些高难动作就是武术套路之中的“练字”,若说道“押韵”,动作之间衔接的连贯,类似于诗词诵读之间的连贯都需要相应的“韵脚”,武术的韵就是前后动作之间的衔接,以及体现的攻防技击之间的协调性。以少林拳为例,少林拳,起式、和尚拜佛、僧敲钟、弓步格挡、上步冲拳、黑虎掏心、马步架挡等,这几个动作之间具有的攻防技击的衔接,同时,两两动作的衔接之前要具有一定的重心变化,使动作表现的更美观。这些单个动作之间的链接,笔者认为就是文学中的“韵”。这也就是武术和文学的关系,存在颇深的渊源,作为艺术而言都需要“基本功”,并且两者的学习都需要漫长的过程。

1.3 “文”,“武”的“吟唱”都讲究节奏

这就要说道诗词,诗词的吟唱需要节奏。诗词最早也就是为了歌唱,后来乐谱的失传加之今人的“才疏学浅”,诗词较少的用来吟唱,但是古代的诗词吟唱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这也就是诗词的韵律之美,抑扬顿挫,缓急有序。古代诗词皆有平仄区分和标注。平仄的标注也就是为了诗词的音调。吟唱的时候,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不会一声到底。说道平仄需了解四声,古汉语里的四声(以下简称古四声),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在《康熙字典》的前面有分四声法”的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就是四声的发声特点。平仄是古代填词作诗所说的术语,只是一个符号学象征。古人填词作诗时,把四声分两类也就是平仄。平声为平类,上、去、入,为仄类。平仄多在律诗中体现。其在近体诗中多表现为“句中交替,句间相对,联间相粘”。平仄不同,音调各异,因此抑扬顿挫的节奏就得以体现,也就可以增加诗词的节奏美,增添诗词的声律美。不仅诗词,散文小说皆如此。虽说散文小说不为歌唱,但是其中的情感变化,仍然需要音调的变换,这也就是所谓的抑扬顿挫节奏之美。

那么,武术怎么和“吟唱”扯上关系了那?笔者认为武术的表演也就类似文学诗词的“吟唱”,诗词的吟唱讲究节奏,武术的表演更讲究节奏。节奏的快慢对武术表演成功与否占关键位置。所以说武术在“吟唱”方面也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之美。这种节奏之美怎么体现的那?武术具有“四击、八法、十二型”,何为十二型,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入鹊,站如松,立入鸡,转入轮,折入弓,快如风,缓入鹰,轻如叶,重如铁。这些动作鲜明的特点差异,加上动作表演存在的虚实之分,再加之动作之间的演练蓄力、勃发,因此就有了快慢、刚柔的节奏。以哲学的视角看武术表演,其套路展现的动静相和、前后相随、虚实变化、刚柔相济的哲学之美。换言之,体现武术套路中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快慢相接的节奏美。这也就类似于文学的抑扬顿挫的节奏。对武术的演练而言,就像吟唱诗词,需要把握“高昂”、低沉、欢快、忧伤等节奏,这样才能表现武术的节奏美、艺术美。

2 “文”,“武”追求艺术的意境之美

“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镜;这灵镜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3]这也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的景象,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所形成的艺术之美,才能称之为意境之美,也是艺术美得极致。其不仅对于文学之中的诗词而言,对于武术同样如是。诗词固然可以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同样武术表演也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之美。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曾对“意境”做过深入的探讨。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虚”和“实”的统一,这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他提出“致虚极,守静笃”[4]的美学态度。虚实转换之间艺术之美的产生,虚和实看似对立,实则虚实的统一,则为万物存在本原。通过虚实的构造,创造了艺术之美。武术与文学在追求艺术之美的途径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诗词的虚实相和,以及情景交融,为我们营造一种艺术的意境。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武术的演练也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和的特点。笔者认为,武术练习者需要融入武术套路之中,融入武术实战场景之中,才能展现武术的魅力。武术之“景”也就是武术的动作,而武术之“情”,则为练习者对武术套路的理解,因为不同的理解,所展现的艺术风格,各有千秋。俗语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练拳之人,则一千个练拳风格。只有练拳的时候,拳法的动作特征之“景”,与练习者之“情”,有机融合,才能创作武术的艺术之美。如果“情、景”难以交融,所展现的武术也就没有灵魂,没有了美。同时,虚实之间的转换也孕育了意境之美。不仅如此,也体现了武术的技击之美,存在技击,难免虚实,所以武术演练时的虚实之美,也就成了武术的艺术之美。而文学的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更是为文学奠定了艺术的意境之美。所以说,武术与文学作为艺术而言,都为追求艺术的意境之美而奋斗。

3 “文”,“武”体现“中和之美”的艺术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认为,天下万物都可分为阴阳二极,阳为刚,阴为柔;推及审美世界,便体现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阳刚与阴柔相结合的“中和之美”,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清人刘熙载说:“沈著屈郁,阴也,奇拔毫达,阳也”,“书要兼备阴阳二气”,“阴阳刚柔不可偏陂”。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婉而愈劲,婀娜中含遒健,正是理想的中和之境。[5]“中和之美”在于贵和尚中,追求和谐,而不居于死板。文学中所体现的中和之美,不仅可以从诗词中窥其一隅,而且散文之中也追求“中和之美”。一种柔和含蓄之美,典雅、肃穆之美。尽管散文看起来没有诗词的那种节奏韵律,但是散文时刻围绕中心,时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神”也就是文章追求的和谐。同时元曲更是追求中和之美的典范。时刻做到写景、抒情的和谐融合。其《牡丹亭》杜丽娘触景伤情,发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6]的慨叹。很显然,文中写景、抒情以及人物的心理描写,和谐统一的展现出来,做到情与景的交融,达到“中和之美”。

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即指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同时形意拳的整个理论亦建筑在阴阳学说之上,其《太极歌》云;“心猿已动,拳势斯作。刚柔虚实,开合起落。”《两仪歌》云;“鹰熊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可见,武术是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艺术典范。武术所追求的文化内涵是“贵和尚中”的思想。中国武术植根与农业文明,正是这种温和的文明,创造了武术这种以和为贵,注重中庸和谐思想的艺术。武术不仅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追求人与自然地和谐。武术修为的最高成就,获得“天人合一”的成就。也就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武术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套路组成。套路的组成体现和谐的理念,正是动作之间的协调,创造武术优美的套路。武术的和谐也体现在礼仪之上。武术的礼仪本身就融合了和谐的思想。抱拳礼就是武术礼仪,其主要蕴含了儒释道多家思想的结合。不仅具有儒家的恭、信、让,而且也具有道家的无为思想。正是这样的思想熏陶,武术所体现的正是儒家所提倡的“礼为用,和为贵”的思想。武德的修养也是追求“中和之美”。“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学艺先习礼”。这也是武术所提倡的和为贵的思想。和谐爱人,德行为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若再犯,不能再忍。德行为先,礼让而不能失去自尊,这就是“中和之美”。“中和”是平和而不死板不拘泥于成规。总之文学与武术都追求中和之美。

4 “文”“武”都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指导物质基础。那么武术和文学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受到物质基础的约束。不论是武术还是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文学,其审美意识形态,必然会受到一般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文学的产生晚于武术的产生,但是两者的发展,都受到上层意识形态的影响。官方思想对文学以及武术的影响,更为突出。诗词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不仅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缠绵,也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谄媚”。诗词的产生更多的为了上层贵族的奢靡生活的娱乐。所有文学多会受到统治阶级的干预。同时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的特征也各有千秋,如: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上林赋》,奠定了汉赋的地位。由于格律优美对仗整齐的赋,缺少实在的内容,终被唐诗取代;唐诗的繁荣发展,丰富了文学的殿堂,苦于唐诗格律的限制,于是新的抒情题材,宋词孕育而生,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的世界。但是,无论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甚至明清小说总是反应作者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必然会受到,阶级地位、文化事业、以及人生态度等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同出唐朝,温庭筠作为花间词派的鼻祖,其世界却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一片莺歌言语,婉转悠长的脂粉气息。而豪放派的诗人李白的世界,却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大气豪迈, 以及“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豪情。同样的朝代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不一样的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不一样。作为武术又何曾不是那?

“学而优则仕”,不同的思想意识的灌输,其目的各异。由于统治阶级认为“侠以武犯禁”,历来习武不被看做高雅之事,直到唐朝武举制的建立,学武成了可以光耀门楣的大事。不少学子,弃文从武。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学武的思潮风气昌盛。由于所处社会层次不同,武术必然受到思想意识的影响。习得武艺,有些人成为侠客,锄强扶弱,打抱不平;有人,欺男霸女,惹是生非。不一样的思想意识,导致习练武术的结果各异。清朝至民国时期,有些人学武术是为了保家卫国,有些人却沦为汉奸走狗。但是,义和团扶清灭洋思想加之保家卫国思想的传播,学习武术之人越来越多。这就是不同意识形态,对习武术目的产生的影响。总而言之,作为艺术的武术和文学都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

“一言以蔽之”,武术和文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无论从来源,以及“吟唱”或者追求的艺术成就而言,都有着较深的渊源。笔者认为,学习武术和学习文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两个最好路径。期待喜欢文学的人喜欢武术,喜欢武术之人爱上文学,因为两者之间具有较深的渊源。期待诸位都成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之人。

参考文献:

[1]刘小新.纯文学”概念及其不满[J].东南学术,2003(1):140-141.

[2]周振甫.译著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诗经译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2:701-702.

[3]张晓春,陈彩玲.中和之美”规范下的情与景论中国古代戏曲导演理论的“意境”观[J]. 深圳大学学报,2007(1):122-123.

[4]老子[A].中华文化精华全集: 哲学卷一[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308.

[5]张晓春,陈彩玲.中和之美”规范下的情与景论中国古代戏曲导演理论的“意境”观[J]. 深圳大学学报,2007(1):123-124.

[6] 谢应喜.武术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7(1):4-5.

On Wushu and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Yang Gang(Wushu Schoo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to achiev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dream,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foundation to promote cultural soft power. In order to further show the charm of culture, promote cultural soft power, we need to find confidence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starts the study from the culture of Wushu and literature as part of culture, by means of contrast, does th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harm between Wushu and literature. The study not only finds their sources, "sing", ideology, and the value pursue have deeply similarities, but also finds their exist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Keywords:Wushu Literature relations and origins

猜你喜欢
渊源武术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中华武术
西夏“城主”及其渊源考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两岸渊源 1929年产量超过1000万瓶
武术
“正始之音”渊源考论
我与文学三十年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