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铁军
2015年年底,忍无可忍终于买了两台空气净化器。在雾霾指数爆表的日子里,困在家中,靠在净化器旁,上网、看书、发微信,还有,看最新升级的段子。所有关于雾霾的段子我都看过了:约会时把女朋友弄丢了、把你大爷当成你大妈了,雾霾也有好处,敌方的导弹识别不清。
就这样一直很没文化地看着段子解嘲,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些段子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
朋友推荐了一套丛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启蒙文库”,文库译介了西方出版的传记、史论、文化论著,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环保题材的著作有两本:《大雾霾》和《发明污染》。
《发明污染》全名为《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是一部环境历史著作,以详尽的历史文献解读了污染的前世今生。作者是美国历史学家、环境学者彼得·索尔谢姆。全书318页,其中104页是注释和引用出处,几乎句句引经据典。
这是一部环境历史,也是一部以环境(主要是烟雾)为切入点的现代社会发展史,这本书叙述了关于污染的一切,有历史上发生的,也有我们今天仍在经历的。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经历的污染,是人类环境史最典型的样本。现代人对污染的认识、围绕环保的争议,都在英国经历的几百年污染中得到完整的呈现。今天,仍在围绕PM2.5争论不休的人们应该阅读此书。
1800年,英国首都伦敦烧了100万吨煤炭,当时伦敦的人口大约100万,相当于一人烧一吨煤。此后,英国的化石燃料消费持续激增。作者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英国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制造和贸易强国,都是化石燃料烧出来的。有人甚至认为,英国的工业和帝国优势更多源于煤炭,而非努力工作和可靠的政府。
在那个时代,谁拥有了最多的化石燃料,谁就是霸主。国家强大,污染也就不可避免。有意思的是,作者用了“发明污染”这个词做书名,是源于人们对污染的最初认识。当时人们认为,污染只属于自然界发生的。他们把疾病归咎于瘴气,而瘴气是一种不可见的气体,被认为是腐烂的植物和动物物质发出的。哪里发现的腐烂生物质最多,哪里的环境污染就最严重,沼泽、丛林、墓地、污水坑、下水道就成了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当时人们不仅认为煤烟是无害的,并且真的觉得煤烟可以防止污染,烟中的酸性物质和碳是强效消毒剂。
污染伴随着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而激增,直到形成系统性灾难。本书用最详尽的细节描写了污染形成的烟雾对伦敦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全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现在段子里能想象到的场景,在18世纪至1952年都发生过:遮天蔽日的烟雾把白昼笼罩得如同黑夜,能见度太低导致车祸、失足和误伤。人们在去上班、去剧院的路上迷失,劫匪盗贼专门挑烟雾最浓的日子和地段作案,张将军的“雾霾天导弹瞄不准”也有实例:二战中,英国人排放浓雾,保护重要设施免遭德军空袭。当然,有些不能当段子听:一次严重的污染导致数万人丧生。
直到19世纪末,“煤烟有益健康”这种观念才开始发生变化。随着英国城镇空气中烟雾越来越来越浓,社会各界重新定义了煤烟,不再认为它是环境可接受的一部分,而是把它视为一个问题。科学家创造出了“酸雨”、“烟雾”这样的新词语。1956年,英国通过了标志性法案《清洁空气法案》,立法治理污染。
《发明污染》一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各利益方围绕烟雾治理的博弈。如果把书中的“烟雾”替换成“PM2.5”,你可能都不会认为这是一部记录环境历史的著作。
作者完整记录了当时各个阶层、各个利益团体围绕污染的争执与交锋,博弈的焦点主要有:
谁是污染的罪魁祸首?是工业用煤还是家庭用煤(用今天的语境就是,是钢厂,是私家车,还是大妈炒菜?)。有资料显示:早期的工业煤烟的确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元凶,但20世纪20年代后,英国的烟雾污染主要来自家庭源烧煤。
还有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一种说法认为,工人阶级具有天生的抗污染能力,能够适应在污染中的生存,更有一种观点认为治理污染给人种优化带来负面作用,因为通过治污,不健康者得以存活、繁衍,对降低民族整体健康和精力水平起到了荒谬的效果。环保问题变成了生死存亡的问题。
顺着作者不厌其烦的记录看完,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科学角度和人类体验,对污染的认知会很快明确和完善。但即使有了科学家和医学家的明确结论,只要陷入利益博弈,污染治理就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发明污染》一书告诉我们,英国污染的治理,是不破不立,1952年的环境大灾难,以巨大的生命代价警示各个利益体,环境灾难之下没有受益者。
作者也认为,历史的研究只是一个环节,还要从文化层面寻找根源:“态度、思想意识、感性认识同样重要,它们导致了这些污染物的产生,构成了人们对污染物影响的理解。”我个人理解,这些“态度、思想意识、感性”是自身利益决定的,所以环保永远是利益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