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急刹车”谁之责?

2016-05-14 17:46余娜
能源 2016年5期
关键词:电力行业预警能源

余娜

从2015年到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煤电犹如窜天猴,一路“强劲上涨”。

根据绿色和平数据,2015年,共有169GW的燃煤机组通过了环评审批,是2014年同期数字的4倍;全年煤电新增装机却高达5200万千瓦,创历史最高。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等四道文件的密集出台,给一路高歌的煤电利好形势稳稳地踩下了“急刹车”。政府调控,企业疯狂,此轮煤电猛进的热情与躁动能否压制下去?先来看一组政策。

3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暨发布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文件按“绿色、橙色、红色”三个等级发布了2019年分省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提示。

4月18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文件设定了煤电落后产能淘汰标准。同一天,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开展煤电项目规划建设情况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

4月2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 一文。而据了解,该文件作为“特急”,事实上已于3月中旬下发至“五大四小”、两大电网、神华、中煤等能源央企。

“供给侧改革”是“十三五”我国经济政策的基调,电力行业未雨绸缪、提前应对,化解更大的产能过剩,提高行业发展的质量,的确值得拍手称赞。然而,知错就改,请不要过分高估,也不要过度赞美。

为什么电力行业会遇到这么严重的过剩?主要原因还是对于用电量增速变化的把握失误。

回顾“十一五”电力的平均增速约10%,而“十二五”开始的8%、5%、3%直至0,这个变化大大出乎预料。两年前有一些人说中国用电量要饱和了,很多专家半信半疑,但事实证明这一担忧是很有预见性的,不过却未得到大多数人的重视。

其次,作为主管部门,政府担责,责无旁贷。而项目审批,则是罪魁祸首。为什么会犯错误?

一个是项目审批权的下放,实际上下放的是核准权,而规划权还牢牢掌握在国家能源局手里。换句话说,当前的宽松或过剩的责任,不能全推到省级政府,能源局既然是发了所谓规划的“路条”,现在出了问题,理应一同承担责任,责无旁贷。

当然,省级政府能源监管部门也不能打马虎眼,中央既然将核准权下放,省里在规范范围内如何审批、怎么审批就是自己的事情,现在审批项目过多,速度过快,产生本省煤电形势过度利好的“假象”,也理应在自身因素上找原因。尤其是一些大干快上违规审批的煤电项目,更应做好追责工作。

另一个原因则是价格审批。电力作为一种商品,从表面上看,2014年基本过剩,2015年严重过剩,但大部分项目仍在投资,原因何在?因为有利润,利润哪里来,当然是价格保护。我们没有见到一种产品过剩了,价格仍然上涨或稳定,如果有,则一定是政府干预的。作为垄断以及政府审批的行业,你爱买不买,反正就这么多钱。特别是煤电行业,在过渡期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这个利润能不能弥补未来的损失?现在不好说,估计弥补不了,因为所有人都跟着大趋势。

最后,作为煤电企业自身,追求规模效益,无可厚非,但也应有个“度”。仅仅以国企甚至央企为主,将大规模的民营企业排除在外,是否违背了市场发展的规律?

电力行业以国有企业,而且是央企为主,煤电这个行业更不例外。一些煤电项目,动辄百万甚至上亿,其起点本身就可让民营企业望而却步。

反观国有企业,其所有权、经营权、考核机制都是一整套的。一些领导总是想着如何把规模做大,因为钱是银行的,亏了是国家的,搞的好我就名利双收,搞的不好可以找原因,而领导没有责任吗?又如何追责?

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最主要的目标不是按照能力和市场去考核,就会出现很多很多问题,这也是国企改革面临最核心的矛盾。庆幸的是,改革已在路上。

简言之,针对“煤电急刹车”一事,尽管发改委、能源局看到了问题,所谓的迅速采用了一定措施,但实际上远远不够,更应该从体制上调整。

猜你喜欢
电力行业预警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浅谈电力行业知识管理的集成信息化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预警个啥
电力行业项目费用归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