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创新源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6-05-14 12:14王涛黄兰兰周正
软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吸收能力创新绩效

王涛 黄兰兰 周正

摘要: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四川省成都市与陕西省汉中市的150家企业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条件下,外部创新源的六个子分类即供应商、竞争对手、客户、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外部创新源;吸收能力;创新绩效;中介变量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5.11

中图分类号:F276.42;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5-0050-04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of 150 firms in Chengdu, Sichuan and Hanzhong, Shaanxi,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 that subdimensions of outside innovative resources influenced the innovative performances with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playing as an intermediary variable. The subdimensions include suppliers, competitors, custome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and the government.

Key words:outside innovation resources; absorptive capacity; innovative performance; intermediary variable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需要一种全新的创新模式——网络条件下的合作创新,即在开放式环境下,企业和供应商、用户、竞争者、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合作,广泛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提高自身创新能力。Mooman等(1999)指出,企业从外部创新源处获取知识并且能够将之有效运用,对企业技术的研发会产生积极影响,在此过程中企业吸收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陈志军等则通过实证验证了外部创新源规模、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指出并存的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在其中联合发挥正向调节作用[1]。以往较少研究在分类基础上分析外部创新源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由于吸收能力在二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利用实证研究探讨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的条件下,各类外部创新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1 基本概念

1.1 外部创新源及其分类

Gemunden等通过对欧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部分企业实地调研,提出企业创新阶段尤其是研发阶段应主动寻求与合作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分销商、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竞争者、咨询顾问、客户和政府这八类外部创新源广泛积极地协作[2]。赵晓庆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知识源划分为内部知识源和外部知识源[3]。陈劲等对外部创新源进行了分类归纳,指出外部创新源主要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客户、竞争对手、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他们成为企业开放式创新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4]。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外部创新源界定及分类,从可操作性角度,本文将外部创新源理解为企业外部为企业带来有形或无形创新资源的创新主体,将其分为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研究机构、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

1.2 创新绩效的界定

Hagedoorn和Cloodt认为,从狭义上释义创新绩效即根据企业将发明创造引入市场的程度进行衡量的结果,从广义上释义则为从概念生成一直到将发明创造引入市场整个轨迹过程中所获得的包括发明、技术和创新三方面的绩效[5]。而早在1967年,Knight就将组织创新绩效划分为制度与机制、员工、产品服务和生产流程四个维度[6]。基于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本文认为创新绩效主要包括两方面:产品创新绩效与组织创新绩效。其中产品的创新主要是产品功能或属性的提升;组织的创新主要指销售、服务、品牌以及管理等能力与经验的提升。出于可操作性和数据可得性考虑,本研究仅对产品创新绩效加以衡量。

1.3 吸收能力的涵义

这一概念由Cohen和Levinthal提出,他们认为吸收能力是组织从外部环境中识别新知识或新信息的价值,消化并将之最终应用于市场的能力,分为评价、消化和应用三个子维度[7]。Zahra和George从动态性视角提出吸收能力是企业从外部知识源处获取知识,并将这些获取的知识消化、转化以及运用的一系列组织惯例,是企业重要的动态能力,他们将其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和实际吸收能力(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两个维度[8],这一划分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本研究对吸收能力的理解也采用Zahra和George的观点。

2 研究假设

为便于数据处理,将供应商合作记为Sup,客户合作记为Cus,竞争对手合作记为Com,研究机构合作记为Res,中介机构合作记为Int,政府部门合作记为Gov,创新绩效记为IP,吸收能力记为AC。

2.1 外部创新源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任爱莲研究得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中,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是企业重要的外部创新源,他们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影响作用[9]。Bruce认为在第三产业中,企业从外部环境中寻求的外部知识源应该是公共科研机构、私人研究机构和技术与管理咨询等机构,应积极与他们合作,以此提高创新绩效[10]。Nieto等人指出科技中介机构是连结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窗口,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催化剂”[11]。毕克新等指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在组织和实施企业科技创新规划、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主体聚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1.1:Sup与IP正相关

假设1.2:Cus与IP正相关

假设1.3:Com与IP正相关

假设1.4:Res与IP正相关

假设1.5:Int与IP正相关

假设1.6:Gov与IP正相关

2.2 外部创新源与吸收能力的关系假设

Tsai研究发现具备较强吸收能力的制造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可以通过获取更多的顾客理念以及供应商创意来实现[13]。Yli-Renko等认为与竞争对手合作创新,有利于获得创新资源,不仅能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还对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有重大影响[14]。研究机构作为智力资源的重要产地,能够为企业提供创新过程中所需的基础前沿知识、科研成果和试验技术等,帮助企业达到提高自身吸收能力的目的。徐雨森等提出中介机构能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市场适应性,从而提高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内化能力[15]。孙余俊等的研究表明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政策以及市场都有很大影响,而这些影响对企业吸收能力也有很大影响[16]。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2.1:Sup与AC正相关

假设2.2:Cus与AC正相关

假设2.3:Com与AC正相关

假设2.4:Res与AC正相关

假设2.5:Int与AC正相关

假设2.6:Gov与AC正相关

2.3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Cohen和Levinthal在其研究中指出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预测作用,认为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的速度、频率的提高以及范围的扩大存在正比例关系,吸收能力越强,企业创新速度、频率越快,涉及的创新范围越广,从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7]。张洁等利用实证研究检验了吸收能力能提升创新绩效[17]。许学国等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的吸收能力和实现的吸收能力,通过上海地区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8]。苏中锋等验证了吸收能力与产品创新性间的相关性[19]。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3:AC与IP正相关

2.4 吸收能力在外部创新源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Tsai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外部创新源通过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20]。石娟等研究发现企业选择联盟成员时,吸收能力在技术接近度对创新绩效影响中起调节作用[21]。刘洪伟等利用仿真研究分析企业内部吸收能力对联盟组合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22]。可见,外部创新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将通过吸收能力这一变量起作用。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4.1:AC在Sup与IP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4.2:AC在Cus与IP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4.3:AC在Com与IP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4.4:AC在Res与IP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4.5:AC在Int与IP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4.6:AC在Gov与IP之间起中介作用

3 实证研究

3.1 量表设计与问卷统计

本研究涉及三个量表:外部创新源、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三者均已有较成熟的量表,所以采用现有量表进行测量。其中外部创新源采用杨洪涛、李聪聪修订的量表,共21个题项,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研究机构、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六个分类测量[23]。吸收能力采用Zahra和George开发的量表,共10个题项,从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两方面测量。创新绩效采用陈钰芬开发的量表,测量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共5个题项。本研究将三个量表与企业性质、行业特征、工作年限等控制变量一起设计问卷,共计41个题项。

利用研究者自身资源对目标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或核心层员工进行问卷调研。调研地区主要是四川省成都市和陕西省汉中市,其中成都市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2份;汉中市发放问卷90份,收回75份。所回收的问卷涉及多个行业、多种性质的企业约150家。回收问卷157份,考虑到入职1年内的员工对所在企业外部创新源的了解较少,将其视为无效问卷,剔除相关无效问卷13份,剩余有效问卷142份,有效率为90.1%。

3.2 问卷信效度检验

内部一致性系数检验结果为Sup0.623,Cus0.657,Com0.82,Res0.785,Int0.779,Gov0.88,AC0.867,潜在AC0.827,实际AC0.78,IP0.804。

DeVellis、Nunnally等认为信度系数在0.6以上都是可接受范围,则Cus与Sup的检验值均属可接受范围。其他变量的信度检验值均在0.7以上,说明数据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测量结果可靠。

由于采用的是已被广泛运用的成熟问卷,因此只需做验证性因子分析。企业外部创新源的拟合指标CFI为0.953,IFI为0.955,NFI为0.871;企业吸收能力的拟合指标CFI为0.875,IFI为0.877,NFI为0.834,虽然在0.9以下,但较接近0.9;企业创新绩效的拟合指标CFI为0.910,IFI为0.911,NFI为0.893。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构方程

模型与拟合指标表来看,本研究的拟合指标较好,结构效度也较好。

3.3 外部创新源与创新绩效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将外部创新源六个分类与创新绩效做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除中介机构合作与创新绩效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五个子分类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见表1)。

为进一步探索六类外部创新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对各分类与创新绩效做回归分析。本研究选用0.05以下水平作为显著水平标准,只有小于该值的变量才可进入,回归效果主要取决于两项:调整后的R2与F值。两个指标的标准为:调整后的R2越接近1,代表回归效果越好,离1越远,说明回归效果越差;F值越大越好,且要看F值是否显著,不显著说明回归效果不好,显著说明回归效果好。另外,还需考虑回归系数β值的显著水平,若显著表明有较好的回归效果,不显著则回归效果不明显。结果发现:中介机构合作与创新绩效回归分析所得F值不显著,回归效果不明显。其他子分类与创新绩效均正相关。回归分析见表2。

可见,除了中介机构合作对创新绩效没有正向预测作用外,其他几类外部创新源均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3.4 外部创新源与吸收能力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将外部创新源六个分类与吸收能力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竞争对手合作、政府部门合作与吸收能力相关性不显著,另四类外部创新源与吸收能力显著正相关(见表3)。

进一步做回归分析,结果与相关分析一致:竞争对手合作、政府部门合作与吸收能力的相关性未得到验证,其他四类外部创新源均与吸收能力正相关。回归系数见表4。

可见假设2.3和假设2.6,即竞争对手合作、政府部门合作与吸收能力呈正相关未得到验证,其他四个分假设均得到验证。

3.5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相关系数为0.192,在0.05水平上显著。调整后的R2为0.030,表明吸收能力能够解释创新绩效3.0%的变差;F值在0.01水平上显著,表明具有显著的回归效果。可见,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正相关,假设3得到验证。

3.6 吸收能力在外部创新源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根据研究假设的内在逻辑,应在前置假设得到验证的前提下进行中介作用检验。假设1.5、假设2.3和假设2.6未得到验证,因此仅对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与中介变量相关性得到验证的变量关系,即吸收能力在供应商合作、客户合作、研究机构合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回归方法检验结果如表5至表7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当吸收能力加入模型后,供应商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而客户合作和研究机构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均变小。可见,吸收能力在这三类外部创新源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得到验证。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假设中,中介机构合作与创新绩效正相关性、竞争对手合作及政府部门合作与吸收能力正相关性、吸收能力在竞争对手合作及中介机构合作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未得到验证,其他均得到验证。

可见,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的合作与其创新绩效正相关。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的合作与企业吸收能力正相关。企业吸收能力也与创新绩效正相关。吸收能力在供应商、客户和研究机构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4.2 有关建议

与外部创新源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企业应加强与各类外部创新源的合作创新。加强与供应商及时共享技术与产品信息和创新成果,从而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利用领先用户创新法与用户创新工具箱等方式与用户联合创新;与竞争者合作,利用其优势资源实现互补;充分利用研究机构的知识资源优势和前沿技术,结成产学研创新联盟;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和政府的公共服务平台,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中介机构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未得到验证,潜在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样本中民营企业占比52%,由于我国科技中介机构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提供横向合作服务较少,从而导致中介机构对创新绩效的正向预测未通过验证。

企业的吸收能力将影响创新绩效,企业应加强这一重要动态能力的建设,与供应商、客户、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的合作都有助于提升企业吸收能力。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对从外部获得的创新信息、成果定期进行整理归纳,运用于新技术或产品的开发和改良。同时,加强与外部创新源合作,完善外部创新资源与内部创新活动的衔接机制,促进企业更好地消化吸收外部知识。竞争对手、政府部门的合作与企业吸收能力正相关的假设未得到验证。其潜在原因可能在于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往往有所保留,尤其是核心知识资源,不会轻易共享,因此导致在获取和运用对方优势创新资源方面存在障碍,影响知识吸收。而政府部门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更多的职能在于环境营造和宏观引导,在企业获取和吸收外部创新知识方面未体现出直接影响力。此外,企业在与供应商、客户和研究机构合作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才会对创新绩效产生更大影响,反之则会使合作效果打折扣。

参考文献:

[1]陈志军,缪沁男.外部创新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J].经济管理,2014(3):135-144.

[2]Gemunden H G, Ritter T,Heydebreck P.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Innovation Success: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German High-tech Indust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6,13(5): 449-462.

[3]赵晓庆.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外部知识源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22(4):399-404.

[4]陈劲,陈钰芬.开放式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J].科研管理,2006,27(3):1-8.

[5]Hagedoorn J,Cloodt M. Measuring Innovative Performance: Is There an Advantage in Using Multiple Indicators[J]. Research Policy, 2003, 32(8): 1365-1379.

[6]Knight K E.A Descriptive Model of the Intra-firm Innovation Proc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7,40:478-496.

[7]Cohen W M, 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35) :128-152.

[8]Zahra S,George G. Absorptive Capabil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 27(2): 185-203.

[9]任爱莲.创新开放度、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来自中小电子科技企业的证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27(20): 10-14.

[10]Bruce S Tether, Abdelouahid Tajar. Beyond Industry-university Links: Sourcing Knowledge for Innovation from Consultants, Private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the Public Science-base [J].Research Policy,2008,37(6): 1079-1095.

[11]Nieto M J,Santamaria L. The Importance of Diverse Collaborative Networks for the Novelty of Product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2007,27 (6): 367-377.

[12]毕克新,刘玉红,孙金花.制造业企业产品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3): 82-87.

[13]Kuen-Hung Tsai.Collaborative Network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oward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J].Research Policy,2009,38(5): 765-778.

[14]Yli-Renko H,Autio E,Tontti V.Social Capital,Knowledge,and the International Growth of Technologybased New Firm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2,11(3):279-304.

[15]徐雨森,蒋杰.技术中介在技术转移系统中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 23(5): 41-48.

[16]孙余俊,董正英.技术创新过程中政府作用对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分析[J].陕西农业科技,2010(2): 198-201.

[17]张洁,戚安邦,熊琴琴.吸收能力形成的前因变量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5):29-37.

[18]许学国,龚涛,张慧涛.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深入分析——基于上海地区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1):76-82.

[19]苏中锋,李嘉.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性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5):62-69.

[20]Tsai. Benefits of Cooperation on Innovative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Biotechnology Firms in the UK and Taiwan[J]. R&D Management,2001,33(4):425-437.

[21]石娟,刘珍.技术接近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吸收能力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20): 82-87.

[22]刘洪伟,何美丽.联盟组合成员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的仿真研究[J].软科学,2015,29(4):57-62.

[23]杨洪涛,李聪聪.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利用外部创新源的差异性[J].中国科技论,2014(3):106-117.

(责任编辑:张 勇)

猜你喜欢
吸收能力创新绩效
技术选择、二元学习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
互动导向对新服务开发的影响研究
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作用的产业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