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晓东
解决传统征信中数据封闭、实时性差、方便性差、人力资源成本大等难题,中国的大数据征信时代正在来临
信用是社会主体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规范,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命脉。目前中国处于全面转型时期,每个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信用缺失的现象。为了建立信用社会,我国从2016年起开始全面实行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并开始配合大数据征信系统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体系。
大数据征信不仅可为社会管理提供多种类、多层次的信用服务,还可以丰富我国的征信市场,解决传统征信中数据封闭、实时性差、方便性差、人力资源成本大等难题。中国的大数据征信时代正在来临。
信用社会的管理成本最低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自古以来诚信就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比如“信”与“仁、义、礼、智”并称为儒家“五常”,孟子甚至把诚信列为“天爵”,视作最高尚的品德。西方国家则普遍把自罗马法以来的诚实信用原则这一“帝王条款”作为对人们法律行为的基本要求。
对于市场经济来说,诚信的规范意义则更为重要。以诚信为价值内核的契约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常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在于商品交换,而任何商品交换的达成均有赖于契约的订立与执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复杂,正在成为驱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诚信也成为社会成员相互合作、共同行动的价值纽带。
但在目前,中国目前深受信用缺失的危害。信用的缺失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社会运作的成本。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每年企业因社会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全国每年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诈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
为何发达国家普遍支持建立信用社会,因为信用社会的管理成本才是最低的。比如美国最重视自身的信用问题,联邦政府仅仅依靠信用信息就将美国社会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与美国整个社会行政的信用机制有密切的关系。
守信是在美国社会安身立命之本,任何不守诚信的行为都会使你寸步难行。美国社会拥有健全的信用制度,在这个信用体系下,如果你在生活中有过欺骗行为,那么你将无法按揭买房、买车,陷入就业难、租房难的困境,就连保险的保费和银行贷款利率也会比别人高出许多,让你无法立足。
信用的严重缺失,意味着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契约失衡,这将加大交易难度,增大交易成本,降低微观组织效率。比如在西方信用发达国家,企业普遍把信用赊销当作主要销售手段和竞争手段,但美国企业的坏账率是0.25%~0.5%,我国企业的坏账率却达到5%~10%,相差10倍到20倍;美国企业账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我国平均是90多天。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企业的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4%,而美国企业只占2%~3%。我国每一个销售收入1 个亿的企业就要比西方的企业高出1000万元的费用。
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客户信用是关乎消费金融企业兴衰的关键。正是基于信用的重要性,中国也希望建立信用社会。在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 - 2020 年)》中明确提出,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使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
我国开始有组织地建立信用社会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之一(另一大基石是社会保障体系),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很显然,我国因为社会信用资源匮乏、社会信用缺失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国内共有1302家P2P平台死亡,668家跑路,涉及金额巨大。
我国社会信用资源严重匮乏、社会信用严重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也正在抓紧完善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证信用社会建设健康而顺利地发展。
2014年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要求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14年9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颁布,介绍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加大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关举措,使《条例》成为了一部提高企业失信的成本,让失信者付出代价的法规。
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
2015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201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要点提出,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应对诚信挑战、构建信用社会的根本途径。一方面,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逐步消除“信息孤岛”,依法使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状况透明、可核查,让信用成为获取社会利益的准入资格,使非法集资无处藏身;另一方面,完善信用监管惩处制度,全方位提高违约成本,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强化违约惩罚,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
从2016年起,为加强社会组织的信息管理,全国所有社会组织将实行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每个组织的社会信用代码将成为该组织的唯一识别“身份证”,所有的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将实现全国联网,多部门信息可共享,信用记录可供查询。据悉,我国计划从2016年起用两年的时间完成现有社会组织的换证工作,预计到2017年底,全国所有社会组织都将有统一的信用代码。而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在进行登记时,将直接领取到18位的信用代码。
目前,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在进行。根据规划,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2017年,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另外,从政府工作报告也可以看出信用建设的紧迫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最核心的“2016年重点工作”中再次提到“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都提到了“社会信用体系”,但前置词从“加快”、“推进”变成了“完善”,看似简单的变化背后,折射出中国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向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构建大数据征信系统
我国征信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围绕征信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业务规则以及数据处理模式及方法都需要完善和加强。截至目前,在征信领域中国和欧洲类似,央行征信系统一家独大。但是,在中国,虽然央行手握庞大的数据库,但却无法有效地建立征信系统。
比如2014年和2015年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得到央行任何实质性的支持,央行所把持的征信大数据并没有助力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别在P2P领域,2015年跑路现象非常严重,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传统征信,主要以金融借贷数据作为征信评价的依据,数据来源是全国各商业银行报送的信贷信息。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蓝领、农民等群体由于缺少借贷记录,没有征信评价,在信用卡申请,贷款等方面无法享受信用带来的便利。根据美国个人信用评分系统FICO的统计,中国约存在8亿的潜在消费信贷用户。但是在这8亿人当中,只有3亿有征信数据,没有征信记录的人数多达5亿。这种状况是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这种普惠金融发展需要的。
大数据催生的征信体系建设可以很好的解决央行征信体系面临的问题,因为其数据覆盖面广,涉及的维度更全面,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的服务全体商家。
大数据征信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综合支付、购物、学历、社交、公益、社保、公共事业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数据,对缺乏信贷数据的人群做出信用评价。
相比传统的征信方式,大数据信用采用云计算技术,从数据录入开始到评价结果输出的整个过程全部由计算机算法完成,避免了主观判断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即使同时处理多个受评对象,仍然能够保证快速、准确的高效性。大数据信用的运行成本主要来自知识产权和硬件的投入,相比大规模的人员需求,低成本优势显而易见。此外,大数据信用还能够满足评价结果与信用信息的同步,也就是说,当受评对象的信用信息发生变化时,能够对其信用进行快速及时的计算,保证了信用的实时性。
在2016中国(杭州)“互联网+”金融大会上,FICO中国区负责人认为,对中国市场来说,大数据云评分是中国普惠金融的必然之路。
另外,政府的某些数据也具有征信的效力。在2016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就建议向市场化征信机构开放数据。贺强建议政府向市场征信机构开放公积金、社保、低保、婚姻状况、水电煤、交通违章罚款逾期等居民信息,盘活政府数据。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就更好的开展征信服务,让没有信贷记录的人也能得到客观的信用评价,及时地对有信用的人提供各项互联网金融业务服务。
中国征信业正崛起于大数据时代
近日,波士顿咨询发布了《中国个人征信行业报告(2015)》。该报告认为,随着国内个人信用交易的不断壮大,市场对征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随着个人信用信息需求的不断扩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监管改革促成的良好商业环境,个人征信行业有望成为一片新蓝海。
在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大部分是以社会征信机构为主。如美国共有各类征信机构200多家,欧洲有40多家,日韩有30多家。我国现有各类征信机构、评级机构150多家,年收入20多亿元。总体上看,我国征信机构规模小,服务与产品种类少,信息获取难度大,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征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中国的征信产业发展是中国征信体系发展的重要策略,我国鼓励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进入征信业,对大数据公司开放征信市场,并依法推进征信市场对外开放。
此前,已有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北京华道征信成为央行“开闸”后首批获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这标志着我国征信业将进入飞跃式发展阶段。
在这8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都应用的是大数据征信体系。
如隶属阿里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借助阿里集团的强大的云技术力量,对3亿多实名个人、370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数据进行整合。芝麻信用日数据处理量在30PB以上,相当于5000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总量。目前芝麻信用的合作企业超过30多家,包括神州租车、PP租车、酒店、婚恋网站、出国签证等各种生活场景
腾讯讯征信则囊括了几乎所有中国网民的社交信息,其平台有8亿QQ用户,4000亿张QQ空间照片,以及腾讯安全积累的反欺诈黑名单数据库等。所提供的海量数据为腾讯征信带来极大的优势。腾讯财付通团队从设计、应用、机器学习以及数据建模上,利用腾讯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向金融机构提供用户信用风险。
同时,更多的细微信息也开始进入到征信领域。
比如滴滴打车的爽约记录、骗取保费时伪造的个人信息、网店贩卖假货的差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或将成为你的“污点”记录,严重影响今后生活。首批被批准的8家机构将使更多的个人信用转化为个人财富,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动全民信用意识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互金行业的领先企业也在积极推进征信系统的发展。搜狐旗下互联网金融公司搜易贷自上线之初就极度重视大数据体系的搭建。先后与益博睿(Experian)、费埃哲(FICO),前海征信、鹏元征信等深度合作,全方位优化大数据征信模型,提高平台风控能力,以保障用户的投资安全。2015年底,搜易贷顺利接入央行下属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进行大数据信息的双向共享。
201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表示,2016年要更好发挥社会征信机构作用,大力发展征信市场,鼓励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进入征信业,强化信用信息服务与产品的应用。有序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争取扩展10个失信联合惩戒领域,实现守信联合激励的新突破。
中国的大数据征信行业正在立足于信贷,服务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未来的中国个人征信业将迎来传统征信与大数据征信的统一,同时也将面对竞争与合作的协同,大数据征信这个年轻的行业必将能够在蹒跚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