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闺秀的锦绣绮靡

2016-05-14 02:07李晓君
检察风云 2016年5期
关键词:闺秀龙袍展品

李晓君

我们把目光放在女性的着装,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大家闺秀。她们具有一定的品味和物质条件,在当时的服饰制度体系下引领着时尚风潮。

新年伊始,由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主办的"清朝闺秀服饰展",在东华大学纺织博物馆展出。近30件从未正式出版过的清代服饰亮相上海。展品多为清代上流社会,特别是贵族、官宦家眷中的女性穿用服饰,精美华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明清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览中,我们把目光放在女性的着装,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大家闺秀。她们具有一定的品味和物质条件,在当时的服饰制度体系下引领着时尚风潮。展品皆为清代实物,那个时期的闺秀着装,繁琐而华丽。皇朝制度的禁锢仍在,但在执行上宽松了许多。例如:五爪蟒袍的大量传世。

《清稗类钞》记载“文官之蟒袍,一品至三品,九蟒五爪;四品至六品,八蟒五爪;七品至未入流,五蟒五爪,均不拘颜色。”可见,尽管典章制度一再强调“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但在晚清时期,这一说法已经名存实亡。又如宽大的马蹄袖型在女装中盛行。箭袖是清朝传统袖型,清早期曾经再三下令服饰上不忘其本,而清晚期受到汉人喜好博衣大袖的影响,出现了宽大的马蹄袖型,虽然保留了马蹄之型,却背离了箭袖之意,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服饰制度的妥协与满汉服饰的融合。

清朝之闺秀服饰,以旗女的袍服和江南妇女的襦裙为两个主要的体系。旗女袍服带有更多的满族色彩,常可见袍与褂、袍与坎肩两种组合。袍褂组合较为正式,而与坎肩的配伍则更显俏皮。汉族女性则多使用襦裙制,即上衣下裳制。上衣颇宽大,可及膝,裙则以马面裙为主。到了晚清,这两个体系发生了相互渗透和交融。

以红色葡萄蝴蝶纹纳纱绣女袍为例,袍服面料用红色亮地纱,纳纱绣葡萄蝴蝶团纹,下幅海水江崖纹,海水中散落八宝纹。此袍较常见规格略窄小,团纹也小,可能由于清晚期制度松弛,审美变化所致,马蹄袖长而阔,也体现了旗女服饰中的满汉融合。

另一件红色缎地刺绣披肩领女龙袍则颇为宽大,鱼肚袖,披肩领,腋下系带。面料用红色缎地,绣龙纹、云纹、暗八仙纹、海水江崖纹,下幅海水中绣狮子纹一对,水面上盘金绣鹤鹿同春纹。披肩领用白色缎地,绣四季花卉纹。

此件女龙袍款式上与明代女子穿用的大袖衣颇为相似,从传世的清代人物画像中也可见汉族女子穿用此类龙袍。因而据专家推测,此衣为汉族女子穿用,体现了清代满汉服饰的并存。清早期推行的“剃发易服”政策遭到汉人的抵制,相传清政府采纳了“十从十不从”的政策,其中之一便是“男从女不从”,即男子必须统一穿着满服,而汉族女子服饰则可有所保留。此件汉族女子穿用的龙袍见证了这一说法。

清朝服饰传世实物颇多,闺秀服饰相对而言不是最受关注的却是较为精致秀气的部分。透过这些展品,我们感受到服饰的主人对美的追求,那些色彩的和谐呼应,纹样的生动别致,工艺的精益求精,常常带给我们惊喜。

在清宮戏大热的今天,我们希望更多人可以走进博物馆看看真正的清朝闺秀服饰,那些穿越历史保留下来的文化内涵和古人独具匠心的手工技艺,绝非荧幕戏剧服装所能比拟。作为高校专业博物馆,我们期待展览能够带给浮躁的社会更多文化的沉淀,以及更多优雅和谐的氛围。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闺秀龙袍展品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传承传统美食,匠心守护美味——龙袍蟹黄汤包
《闺秀》
黄花闺秀,蕙质兰心——茶人曹锦旺说黄花茶
如何做一位活在诗里梅边的现代闺秀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清代闺秀赠妾诗词的情感诉求
花田种画
CCMT2016展品预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