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仲铭 林屏瑜 黄德珍
摘 要:教育实践表明,微课在高中物理学科中的恰当、合理运用能有效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效率及质量,也能更好地推动学生高中物理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本文以“定义及实质”、“特点”、“原则”、“实践运用”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就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了细致地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定义及实质;特点;原则;实践运用
随着时代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对微课持有肯定及支持的积极态度,各学科关于微课的相关探索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也对如何科学、有效的利用微课这一先进教育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微课的定义、实质、特点、原则、基本要求及具体的实践运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1 微课的定义及实质
所谓“微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借助信息化设备充分展示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从狭义上来讲,“微课”仅指教师教学活动中所用到的相关视频资料;从广义上来讲,“微课”则泛指教师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到一切信息化资源。
从信息呈现的方式来看,“微课”是呈现特定教学知识点及内容等短小视频资料的总称;从学习的时间及空间来看,“微课”能有效突破学习时间与空间等条件的限制,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的认知学习;从学习方式来看,“微课”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等的发展,是一种有利于学生获得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形式 [1 ]。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微课的实质是对传统、落后教育手段的一种补充,其内容是具体的教学知识点,支撑是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形式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目的则是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2 ]。简而言之,微课就是以精小短悍的形式覆盖完整的教学内容,并能获取较高效益的理想教育活动形式。
2 微课教学的特点
微课教学的特点众多,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等等。
关于微课的特点,张一春教师是这样总结的:
微课“位微不卑”,其含义为:微课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它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意义,能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可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而存在。
微课“课微不小”,其含义为:微课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它所涉及到的知识内涵却非常丰富,甚至有时候一个简练的微课资源要比教师几十节无意义的课堂讲解更具教学效果。
微课:“步微不慢”,其含义为:微课教学贯彻的是“小步”原则,即一步一个脚印的展开具体知识点的教学。通常情况下,一个微课内容通常仅会涉及到有限的知识点,在大多数人看来,以微课组织教学速度很慢,但扎实、稳进的教学进度势必有助于学生切实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认知、理解与记忆。综合来讲,微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比一味追求速度教学的效果差,相反,还要更好。
微课“效微不薄”,其含义为:虽然微课每次获取的教学效果有限,但是长期坚持以往,就一定会达到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效。
3 高中物理设计微课的原则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当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扩充学生的物理学习渠道,以此优化、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效果。”这就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微课这一教学形式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
那么,高中物理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资源时,应当具体遵循哪些原则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认为高中物理设计微课的原则必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 微课的内容要短小精悍
“短小精悍”是微课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所谓“短”即微课的时间较短,“小”即微课所包含的具体教学内容切入点较小,“精”即微课所附注的讲解要精益求精,“悍”则指微课的利用要能起到非常强悍的教学效果,即能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均衡发展。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设计物理微课资源时,必须首先遵循上述“短小精悍”的制作原则。
具体来讲,高中物理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短小精悍”微课教学资源。
如,概念性知识的物理微课内容要包含概念的推导过程及其所包含的定理、公式等;
实验类知识的物理微课内容则要包含实验设计、操作步骤、演示过程、实验结论与实验分析等具体细节;
专题类物理微课内容要包含整个专题的主要知识脉络与主干;
习题类物理微课则既要包含一些经典的物理题目,同时还要适当补充题目的解答技巧;
……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微课的使用对象是学生,教师在设计微课资源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特定知识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与考点一一阐述、讲解给学生。一般来讲,微课资源的时长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3.2 要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相较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也能对自我的注意力进行很好地控制。但是由于心智尚未真正发展成熟,高中阶段学生对自我注意力的控制仍很容易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教育实践表明,当高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们往往会最大限度上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谋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效果;相反,若是,对学习内容不甚热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非常低迷,而这很显然将直接影响到其最终的学习效果。
从高中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出发,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微课资源时不能从头讲到尾,更不能自始至终都只是纯文字的讲解与阐述,这样很容易致使高中学生对微课内容产生强烈的厌烦及抵触情绪,并最终失去借助微课深入物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最好的做法是在讲解之余,配合以恰当的图片、音频、表格等信息,这可对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感官刺激,有利于在诱发其微课学习动机的基础上保证最大化的学习效果。
此外,高中物理教师在设计微课资源时,还要确保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不能超出或低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难度过大的微课资源会打击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而难度过小的微课资源则又会使得学生产生“我都学会了,不用再学了”等错误的认知,这两种极端都势必将严重影响高中学生的实际物理学习效果。
通俗来讲,高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短小精悍”及“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只有遵循这两项基本原则,高中物理微课资源才有可能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及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 [3 ]。
4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运用
以下案例均选自于笔者教学实践中自主设计的完整微课资源。
4.1 微课在高中物理概念性知识中的实践运用(见表1)。
4.2 微课在高中实验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见表2)。
微课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为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了崭新的渠道及途径,学生可以借助微课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物理学习,这对于调动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深化其物理学习认知都具有显而易见的突出作用,有利于切实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效率及质量 [4 ]。
5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教育教学领域。这就为微课被充分运用在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提供了有利之机。整体而言,微课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更具显著优势:一来,微课视频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使得学生的个性化物理学习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二来,微课视频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更为直观、形象、立体,因此更能强化学生的认知记忆与理解掌握程度;第三,微课视频有效改变了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师灌输、学生只能被动聆听的模式,且充分尊重了学生在物理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性、可持续性发展…… [5 ]总而言之,微课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恰当、合理运用存在着诸多显而易见的突出优势,高中物理基层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运用。这既是迎合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客观需求,更是切实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质量的客观需求 [6 ]。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2]陆雪莲.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J].科普童话,2016(5):5.
[3]李艳玲.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8):26.
[4]荣斌.浅议“微课”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5(5):15
[5]杨利.徼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6]林平.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