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信军
未来新兴的产业或者机会在哪?作者从B2F、B2G、B2B三个领域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同时,作者强调了移动互联网是中国最具有全球战略竞争力的行业,要拥抱移动互联网,否则一定会后悔。
关于新兴产业的三个结论
关于未来新兴的产业或者机会在哪里,从投资的角度出发,有一个非常好的逻辑。
我们可以从杠杆率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逻辑。所有的国家杠杆率,从企业家角度来说就叫负债率,每个国家都有4个负债率:政府部门负债率,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率,家庭部门负债率和金融机构负债率。如果看前面三个杠杆率,我们能够得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论。
第一个结论,主要的发达国家还是由家庭消费来驱动的,所以家庭的杠杆率非常高。发达国家家庭杠杆率的平均水平大概在75%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大概在35%,中国是38%。
第二个结论,中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增长潜力不足,未来主要是削杠杆,削产能。企业部门杠杆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大概在70%左右,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大概在50%左右,而中国高达125%,是全世界企业部门负债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第三个结论,政府部门负债率,发达国家平均90%,新兴国家大概在55%,中国差不多正好是55%,如果考虑到中国还有养老问题,以及一些国企改革当中可能存在的国家需要承担的部分成本,我们的政府负债率,大概在60%-80%的某一个点上。
当政府负债率很高的时候,跟政府有关联的生意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来支付的生意,我们称之为B2G的生意将来会越来越难做,中国企业部门之间的生意叫B2B生意,现在就很难做,未来几年会更难做。B2F,跟家庭有关的生意,因为中国家庭负债率很低,现在很好做,未来会更好做。
5年后,世界级企业家诞生在这
先讲B2F“对家庭的生意”,美国现在是净储蓄国家,每年赚100元花99元;中国是赚100元,付出去58元;英国还是赤字家庭,赚100元付出去133元。从这个现象来看,有几个人口大国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印尼家庭债务跟收入比只有32%,储蓄率非常高,有60%,俄罗斯只有27%,阿根廷只有19%,中国咱们现在是58%。
从B2F角度出发,我想跟大家讲一个结论,全世界跟家庭消费有关联的主要增长市场,在中国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发达国家家庭增长是十分有限的。过去,复星一直推崇的模式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投资海外消费方面数一数二的品牌,把它带回到中国市场发展。今后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个,叫中国动力,加上其他的新兴市场国家动力,再嫁接全球资源,也就是买全球品牌之后,不仅带回到中国,还要把它带到南亚、东南亚去,用这个方式去促进成长。
如果从B2F角度出发去考虑有几个特别增长点,我想说:第一个点是健康,第二个是快乐,第三个是跟家庭资产配置有关的生意。
我们首先来看看健康,中国大健康产业到2020年,就将达到今天房地产的规模,8万亿。大家想想中国的房地产培育了多少富豪,大健康的产业注定将来会培育出很多世界级的企业。但是大健康这个领域的发展也不是均衡的。我把大健康分成三类:医疗用品,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险跟管理。健康保险跟管理增长率最高,会有22%,医疗发展大概在12-20%,生产制造可能就是13-14%左右。大家觉得今后中国GDP增长大概在6-7%,中国消费市场增长估计在10-11%,健康这个行业最起码在16-17%以上,中国未来战略新兴或者说增长机会在哪里?应该首选健康。
我还要谈谈体育行业,现在体育规模非常小,但增长潜力非常大。在中国,体育规模只占到GDP的0.6%,西方国家基本在2-3%,如果中国做到2-3%,未来10年,整个体育产业的规模将增长将近30倍。
另外还包含的是健康生活方式,就是快乐,快乐里面细分一下可以分成几类,旅游、时尚、娱乐还有体育。
刚才讲了B2F的生意,包含健康跟快乐,这是从消费来说,还有一大块是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需求。
现在,中国家庭将26%的家庭资产配在金融产品上,61%配在房地产方面,所以我们判断,随着整个中产家庭规模的兴起,做中产家庭资产管理的行业是非常有前途的。
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主要有两个痛点,第一个,他要往海外配置,现在中国家庭海外资产几乎是0,中国中产家庭往海外配置资产行业,以后将会呈现爆炸性的增长。第二个,增加金融资产配置,在发达经济体,家庭资产配置里有50-60%是金融,20-30%是房地产。以这两个方向作为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前途的。
认不清这一点,企业将越做越困难
从B2G角度出发,跟政府有关,这跟企业界关联度非常大。
大家最近在热议的是美国加息,美国以后逐步加息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美国整个政府负债率高达90%左右。如果负债率很高,作为政府他一定会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情是维持低利率;第二是要维持货币稳定,只有货币稳定跟强势,全世界的投资者才愿意去买他的债,让他的债务证券化。
新兴市场国家,虽然他们国家负债率比较低,但是你必须看到在过去三五年,他的负债率涨得特别快。当前情况下由于大宗商品下降,很多新兴国家是靠卖初级原材料发展。此外,由于美元加息的原因,货币回流,所以这些国家短期内财政会恶化,特别是双赤字。如果你要进行海外投资,要十分小心。
还有大宗商品,现在全球需求非常疲软,中国现在已经明确决定要关停僵尸企业,所以我认为大宗商品的底没有到,但现在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逼近了很多企业的边际成本,第一还会低靡,第二再下跌空间不大。
讲到中国债务,我个人非常相信和确定,中国现在开始进入一个降息通道,逐步会进入到一个低息环境。
B2B领域不可错失的四大投资机会
刚才特别提了,中国企业负债占GDP的比例高达125%,中国企业部门未来的主要使命就是怎么样降杠杆,削负债率,削产能。
这里面我们可以看看从B2B角度来说,有哪些投资机会?
第一,虽然整个中国B2B行业负债率很高,但有几个行业是不高的,像食品、饮料行业,电子、医药、农业等等。
第二,中国在2026年前后将会出现劳动力严重不足,所以替代劳动力的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等装备行业是前景非常好的。
第三,欧美跟新兴市场国家本身的B2B负债率是很低的,过去30年,中国高速成长,他们低速成长,未来的5-10年反而他们倒是有机会了,所以你投海外B2B还不错。
第四,B2B行业的分享经济,所有的只要有过剩产能存在的行业都给分享经济的诞生带来了非常好的机会。我觉得,过剩的制造业,会诞生出大量的分享经济形态,复星投了不少,比如说像钢联是在过剩钢铁企业生产出来的。
不拥抱移动互联网,你一定会后悔
关于互联网的问题,我们不要讳疾忌医。
移动互联网是上天赐予中国具有全球战略竞争力的最好的机会,中国现在还真找不出几个具有全球性的,战略性竞争力的机会。中国过去的基于人口年轻、劳动力多的战略优势现在已经转到南亚跟东南亚去了,现在我们的优势是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中国最具有全球战略竞争力的行业,为什么?第一咱们人多,人口富裕,人口携带的智能装备多,普及率高。而且用的是同一种语言,同一个货币,同一套物流体系,同一个税收。所以全世界单一市场和单一客户的数量,咱们是全世界最大的。这就形成了特别明显的移动互联网优势,移动互联网跟规模是有巨大关系的。
我觉得,纯互联网公司是值得投的,比如说像我们最近投资的,包括投大众点评,阿里巴巴的银行,包括像挂号网。
第二,O2O也是非常值得投的,我们有很多传统企业具有非常庞大的产能,非常庞大的用户群。嫁接移动互联网之后,能够帮助你真正了解用户是谁,跟他产生长尾生意。所以,我建议企业家们,不要害怕移动互联网,你现在真的应该放下恐惧跟傲慢,毫不犹豫地拥抱移动互联网,这件事情你今年不做,2到3年后一定后悔。
关于企业海外投资,不能忽略的三个要点
上市公司有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就是上市公司+PE。其实中国的上市公司价格是不便宜的,平均市盈率按照眼下股指计算大概在40倍左右,所以有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建议你到海外买,海外B2B是不错的选择,海外买地市盈率是8-10倍,B2F也大概是10倍左右。买过来加到你上市公司里,你的上市公司就增加了两个收益方式,一个内生式的,一个海外并购式的,当然纯粹到海外并购风险很大,我建议并购的标的是要在中国有成长。
我认为海外投资是要学习的,需要有个学习曲线,要把企业做得更灵活,同时受益于牛市跟熊市。投资有个基本逻辑叫低买高卖,你想买到系统低价格应该什么时候买?应该熊市买。你如果想卖个好的价格什么时候卖?牛市卖,所以应该是熊买牛卖,当你拿不了主意我该买还是该卖的时候,问一下自己你想买的东西当前是熊市还是牛市。
经过几年的换资产,当前复星的“健康+快乐+金融“已经占到集团整个资产的65%左右。关于未来成长,我建议重点还是要考虑错配,错配我们已经讲了三四年。第一个错配是海外低价格消费市场跟中国现金市场高成长消费市场错配。第二海外低成本资金跟中国高成长产品。第三点你在中国有上市公司并在中国估值不错,海外便宜市场到中国上市公司装进去也是很好的错配,所以用错配方法论,你可以更容易找到合适的成长,经济低潮逼着我们思考思考全球,思考思考自己的资产配置,其实我觉得从战略上讲,是好事。
(作者系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CEO,此文是根据他在2015年最后一天的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