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
你玩过抽陀螺吗?
过去,陀螺的制作可是一门手艺活儿:把一块木头削成下面尖尖的倒圆锥形,需要心灵手巧的能耐;圆锥的中心要不偏不倚,重心才稳,掷起来才不会东倒西歪;最下面还要加一颗珠子,让陀螺更圆滑更顺溜。抽陀螺的地面越光滑越好,所以冰上抽陀螺大受青睐。寒冬江上,滴水成冰,孩子们裹着厚重的棉袄,笨笨的,甚至走在冰上都会打趔趄。孩子们先把陀螺用绳子缠好,抽开绳子的同时往地上一抛,陀螺便旋转起来,这时,每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气氛也热烈起来。等到陀螺速度慢下来时,再用绳子抽打它的侧面,如此便可转个不停。转的时间最久的那个陀螺,会有一圈孩子围着加油喝彩,对于陀螺的主人,那是一件十分得意的事,难怪有人称陀螺为“锥尖上跳舞”的完美
代表。
陀螺的发明者已不可考。据考证,青铜时代的远古先民们,已经兴致盎然地玩起陀螺来了。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出土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有关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后魏的史籍里,当时称为独乐。在宋代,深宫后院的嫔妃们发明了一种叫“千千”的玩具,由一个长约一寸的铁制中心轴和一个直径四寸的木制圆盘组合而成。这是一种手捻陀螺,和现代的陀螺相似。陀螺的名字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有一首民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清朝初年有一首《鞭陀罗》诗,描写了一群满族儿童抽陀螺的情形,他们边抽边唱:“阿哥,阿哥!明年带刀佩剑跃马金盘陀。”后来,无数陀螺玩家,研究出了花样百出的玩法,从“翻山越岭”到“叠罗汉”,令人眼花缭乱,大开
眼界。
弹弓
小时候的弹弓,也是手工艺品。弹弓架一般用树木的枝桠制作,呈“丫”字形,树杈最好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讲究一点的,把树杈的皮扒了,自然晾干,这样看起来光滑漂亮。树杈上两头系上皮筋,中段系上一段包裹弹丸的皮块,也叫弹兜儿。这样,一个木头弹弓就做好了。弹弓的原理与弓箭类似,都是利用弹射力来发射,皮筋拉力越大,弹射力也越大。只是弹弓用的是弹丸,弓箭用的是箭。
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弹弓,多用于狩猎。《吴越春秋》的《弹歌》中就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记述。短短八个字,即写出了砍伐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射中鸟兽的狩猎过程。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泰山诸神爱好狩猎,如《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常常携猎犬,挟弹弓,驰骋纵横。在武侠小说中,弹弓常被侠客们作为武器使用。但受弹弓自身的功能和威力所限,在历史舞台上,它更多的是作为娱乐工具存在的。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的亲信韩嫣挥霍奢靡,好打弹弓,竟然“常以金为丸,一日所失者十余”。长安街头流传着“苦饥寒,逐金丸”的歌谣,很多人追着他捡拾金子。“挟弹王孙”的说法就来自他,即纨绔子弟。而在两汉魏晋时,富家子弟挟弹出游,打鸟赏景,甚至成为一种风尚。美男子潘安就是这种风流人物的代表。史载潘安年轻时玉树临风,姿仪俊美,他每次挟弹携壶出游,都会迷倒一大片女子。她们把他的车围起来,纷纷投掷水果以示爱慕。潘安每天回家时,车上都载满了水果。想来这些粉丝们的疯狂程度一点不比今天的
弱啊。
当然,历史上也有些弹弓伤人的记载。比如春秋时的晋灵公,残暴异常,视百姓生命如草芥,他竟然以弹弓弹人为乐,看着台下的人东躲西藏,狼狈不堪,晋灵公在台上却开怀大笑,实在是令人发指。三国时期,魏国的末代皇帝曹芳,也“常喜以弹弹人”。如此胡作非为,后来也就丢了曹家的天下。
秋千
一直以为,荡秋千是一件飘飘欲仙的美事。小时候,父亲曾把两根大绳搭在院子里的大枣树上,下面拴系上孩童的靠背座位,让我们坐在上面荡来荡去。时隔多年,第一次荡秋千的惬意仍深藏心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秋千的作用深藏不露,它最初居然是一种军事训练的手段。古代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山戎族,他们踩在用两根带子吊在空中的木板上晃来晃去,用以强身健体。春秋时的齐桓公北伐山戎,见此游戏简单易学,带回齐国,广受欢迎。古代的秋千比现在高,有时人们在秋千绳上系上彩色丝线,汉代的人们甚至敢在秋千上翻跟头,荡到高处,再翻一个身,俨然一只展翅的大鸟。后来,荡秋千成为古代寒食清明节的重要活动,诗词中有很多描绘,如杜甫《清明》:“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古人痴爱秋千,甚至月明星稀之际仍乐此不疲,如薛能的《寒食即题》:“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荡秋千不仅在民间受到热捧,也盛行于宫廷内。秋千反读即为千秋,寄寓千秋万代的长寿美意,所以,历代皇帝们都鼓励宫女儿童荡秋千,如汉武帝、唐明皇等,宫中秋千随处可见,给整肃的气氛增添了些许情趣。
如今,秋千的样式也越来越多,两根绳子下面的踏板,换成了更为舒适的座椅或者摇篮,老少皆宜。
另外还有弹珠、打啪叽(山东也有叫“纸拍”的,各地说法不同。用纸叠的,一个把另一个打翻过来就算赢)、抓石子、滚铁环、丢沙包、踢毽子等玩具和游戏。每个人心里都牵挂着一件童年玩具,就像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没长大的孩子。童年带给我们的那份单纯和快乐,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回味留恋,这是岁月馈赠我们的初心和温暖。如今,即使我们有闲重聚,也再回不去了,这大概就是诗词“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感伤吧。(古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