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启寿
深圳自确立经济特区后,一夜崛起,跻身现代化的新型城市,被美国誉为“一夜城”。随着对外开放和贸易交往的不断扩大,及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天天临近,当时的深圳市火车站已经远不能满足深圳发展的需要,一时建新火车站的呼声四起。
1989年11月23日,在隆隆礼炮声中,深圳新的火车站终于开工施建。
1991年4月,新火车站即将完工之时,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李灏到工地检查工作。当时具体负责火车站建设工作的同志请李灏为火车站题写站名。李灏说:“不合适,我写不合适。”他想了想又说,“如果能够请邓小平同志写,那就好了。”因为深圳特区是邓小平一手“培育”起来的改革开放排头兵。
只是邓小平此时已经退出工作岗位,不容易见到他的面。最后李灏通过中央办公厅,才把这一请求传给邓小平。邓小平当时没有表明任何态度,只说了声:“晓得。”
眼看新火车站建成揭牌典礼就要举行了,但邓小平的题词却迟迟没到,这让李灏很是着急。终于有一天,他接到了中央办公厅下达的领取题词的通知。
等拿到题词,李灏大为不解:宣纸上只有两个字:“深圳”,而不是深圳方面希望的“深圳站”。
10月12日,深圳新火车站举行落成典礼仪式,邓小平的题词被镶嵌在火车站大楼天蓝色幕墙顶部。“深圳”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给人感觉仿佛征程刚刚才开始,让人不由心生一股紧迫感。
后来《邓小平文选》揭开了这一题词的深刻含义:“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后,深圳都不能‘靠站‘停站,而必须勇敢地闯、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一直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