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策略

2016-05-14 05:06侯彦霖
智富时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调控经济

侯彦霖

【摘 要】随着GDP的不断增长,能源被大量消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雾霾就是经济增长中典型的负面产物。基于此,调控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下面将从调控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入手,探讨提出若干经济策略,希望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经济;协调发展;调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环境的制约影响逐渐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如果继续为发展经济而消耗大量的能源、破坏环境,势必会引发生态危机,将要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沉重的。因此,找寻调控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策略是当务之急。

一、调控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创新驱动

机制体制的创新,节能环保法律及标准的完善,对实现节能减排有利的金融、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的建立和健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充分发挥,有效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形成,公民以及排污、用能单位等自觉节能减排动力的增强等都是调控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时应当要注意的问题,要遵循创新驱动原则,加快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及管理制度,完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最大化的节能减排效益。

(二)分类指导

按照不同区域的技术水平、资源质量、主体功能定位等差异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分类设置节能减排标准,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总成本[1]。同时,要按照各行业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实施政策措施,重点抓好建筑、工业等用能领域的节能工作,尽可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另外,要加大建设基础性环境设施的力度,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减少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总量,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三)统筹协调

在对协调发展能源、经济、环境进行调控时,应正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区域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重视不同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包容性、承继性,预防经济发展战略在短期内出现巨大转折造成经济不正常运行及社会活动受振荡,确保社会与经济都能稳定发展,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

二、调控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策略

(一)深化经济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要想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不可或缺。在当前全面实现现代化及促进小康建设的总目标下,不仅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还应深化经济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体制建设,即制度文明建设,尽快解决传统体制遗留下的问题,包括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固有的市场经济矛盾等。及时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化成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如果缺乏制度创新,就无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当然,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存在问题与矛盾的,尤其是在社会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的解决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求政府积极扮演引导和监督的角色。在经济改革中,随着不断解决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问题,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逐渐凸显,只有坚持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才能为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确保经济实现现代化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转移发展动力

及时将发展经济的动力转移到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等方面,以减轻环境与能源的压力。经济增长和环境、能源之间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在快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阶段显得特别突出,这是高速发展经济的产物,同时也意味着经济发展的不当、不足[2]。环境、能源等问题不能通过经济发展的停止来解决,只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协调解决,且能源、环境并非是经济发展无法逾越的障碍。一是重视推动技术进步,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来发挥后发优势,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缩短能耗持续增加的时间,尽可能用最小的能源消耗代价来实现工业化。二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重视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将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抑制过度重型化的产业结构趋势的发展,使整体经济效率得到提高。三是科学规划工业的发展,禁止盲目扩张重化工业。如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得到更科学、更合理的规划,预防过分铺张或超前;在承接国际转移产业时应慎重,避免发达国家向国内转移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并减少生产或出口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四是重视对节约能源、促进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适当把握城市化、工业化等的进度,改变经济增长速度太快而削弱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局面,同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价格无法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能源稀缺程度、环境污染等的成本的问题,促使收益及成本都内部化。五是在考核政绩时淡化GDP指标,建立健全能综合反映能源利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的综合考评制度,为调控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性条件。

(三)注重协调公平,缓解失衡矛盾

在促进经济发展时应重视协调、公平,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失衡的矛盾。由于部分区域大力发展能源采掘业及其关联产业,而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不断调整结构,综合成本越来越高,造成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另一些区域却因其充分发挥了综合优势而实现经济增长的不断加速,经济几何中心逐渐北移,各个经济板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3]。最近几年,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新增的生产力将在今后几年得到释放,一些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如凭借采掘工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区域如果无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就很难使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保持下去;一般制造业也能带动区域实现经济增长,其转移对缓解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有帮助,这不仅由产业升级的压力来决定,还要受到区域发展环境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存在不确定性。为此,在经济发展中应优化开发格局,实行分类指导与统筹发展,更积极地实施区域经济以及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逐渐缩小差距,真正实现协调发展。

三、结语

长时间以来,经济发展都是第一要务,导致人们不得不面对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深化经济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并注重缓解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才能促进经济均衡、持续增长,真正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绍雨.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4):78-82.

[2]赵小平,薛惠锋,宋立强.能源和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4(01):57-60.

[3]黄新焕,王文平,蔡彬清.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5(09):68-70.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调控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