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也需“工匠精神”

2016-05-14 12:29
中国广播 2016年6期
关键词:慢工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一节中,提出了若干政策导向,如“提升消费品品质”“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反映在文化艺术上,就是要为文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文化艺术精品,去掉浮躁、去掉单纯的逐利心理,保持宁缺毋滥的“工匠精神”。

纵观今日的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态势,文化艺术的内在价值,在商品经济时代,正在受到经济和商业的影响,而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文化艺术和经济商业的关系时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文化艺术需要“工匠精神”。何谓“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追求慢工出细活的品质。有人说得好:“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杜浩文,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4月19日)

猜你喜欢
慢工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只增加那么一点点
蜗牛三首
光影视界
年轻的匠后代们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