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笔下的中国及其带给我们的对外报道启示

2016-05-14 14:26李建敏
对外传播 2016年6期
关键词:法新社案例

李建敏

提起外媒,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负面新闻”“有色眼镜”等贬义词,但外媒涉华报道不仅仅限于“负面新闻”,很多报道其实也都很正面,或者至少是比较中性、客观的。

本文梳理了近几年的外媒涉华报道,主要探讨软新闻、地方新闻和日常报道,旨在剖析外国读者的兴趣所在和思维方式,以拓展丰富我们自己的报道视野和写作思路,努力与国际话语体系对接。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高大上”的深度策划报道和重大议题设置,也需要“小清新”来一点一滴地展现中国的进步、变化,以及中国人的梦想、奋斗。

一、地方新闻“全球化”

中国的驻外记者在报道所在国新闻时一般都会考虑相关新闻是否会引起国内读者兴趣。同理,身在中国的“老外”记者,他们眼里的中国新闻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世界紧密相联的。以国际视角报道中国,那些不在中国的海外读者才可能有阅读的兴趣。

案例1:棉花盛开的新疆:中国新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路透社,2016年1月12日)

简评:这篇特稿发自新疆阿克苏,讲述了当地几家棉纺织企业的故事,大背景则是中国政府在新疆创造就业以实现长治久安以及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举措,更为深层次的背景则是“一带一路”倡议带给新疆外贸发展的机遇。

案例2: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掀海外建设热潮(路透社,2015年9月7日)

简评:这篇发自江苏徐州的报道讲述的是一家中国建筑机械生产商——徐工集团的发展故事,以小见大地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企业和沿线国家带来的机遇。

案例3:杭州发展模式折射中国经济转型之路(路透社,2015年5月21日)

简评:这同样是一篇以小见大的报道,从一个“城市故事”反映“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同样,文章用精彩的直接引语解释了经济转型——“以前在杭州,女孩子们都想嫁给在杭钢上班的男孩子,而现在,她们都想找在阿里巴巴工作的男孩子。”

案例4:中国人购买的电视机尺寸“全球最大”(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10月26日)

简评:这篇报道写于金融危机期间,视角比较独特。稿件切入点很小,但却反映了中国各地消费者在家电消费返券等政府刺激措施的激励下加大支出、扩大内需,从而帮助全球抵御经济危机的大主题。

启示:“立足本地,放眼全国;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应是对外记者的基本素质。在采写以对外报道为目的的地方新闻时,记者可提前考虑一下此类新闻与中国国际传播相关议题或者与全球性话题有何关联,争取把“地域新闻”变成全国新闻、世界新闻。

二、地方名片“国际化”

提起四川,外国人会想起大熊猫;提起陕西会想起兵马俑;提起河南会想起少林寺……很多地方因为拥有长期为世人所熟知的某人、某物等等,已经具备相当高的“国际知名度”,诸如此类的还有孔子、敦煌、长城、义乌、华西村、三峡以及阿里巴巴、华为、青岛啤酒、哇哈哈等等。对老外来讲,这些人、这些物就是中国的“形象代言”,很多时候外界之所以关注中国就是关注与此相关的新闻。

案例1:研究证明大熊猫并非“独行侠”(合众社,2015年3月28日)

简评:几乎每年外媒都会对大熊猫做相当数量的报道,如“四川一只野生大熊猫疑因找不到竹子吃而跑进猪圈啃食肉骨头”(路透社,2010年3月1日)、“四川为海归大熊猫招募‘中文老师”(美联社,2010年2月3日)等等。由此可见大熊猫在世界上的受欢迎程度。

案例2:孔子归来:山东曲阜流行品尝“孔府家宴”(法新社,2013年9月11日)

简评:作为中国软实力的象征,孔子同样是外媒乐此不疲的报道话题。本文通过详细介绍“孔府家宴”的几道精品菜,着重探讨了其背后的文化传承意味,但同时也指出有些人认为“孔府家宴”是一种商业行为。

案例3:中国最富裕村庄高规格送别领头人(法新社,2013年3月22日)

简评:这篇报道发自华西村,当天这一中国首富村为原党委书记吴仁宝举行葬礼。华西村举世闻名,报道以葬礼为由头回顾了在吴仁宝领导下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和荣誉,当然也有争议。

案例4:阿里巴巴谋求在体育领域“掘金”(法新社,2016年2月4日)

简评:阿里巴巴发展势头迅猛,举世瞩目,它的每一步举动都会引来外媒的强烈关注。

启示:“地方名片”是很好的对外报道素材,从事对外报道的采编人员应详细梳理本地或各地的“地方名片”,做到了然于胸。只要长期跟踪,常报常新,就会取得良好的外媒采用效果,并借此“形象代言”更好地宣传中国。

三、“中国独家”走向世界

上面谈到的都是外国人所熟知或者可以与国际新闻挂上钩的,那么对一些纯粹属于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是外国人就不关注呢?也不尽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外国人很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案例1:中国农历“羊”年:是“绵羊”还是“山羊”?(法新社,2015年2月16日)

简评:这一选题事实上由新华社英文首发,但法新社迅速跟进,自行搜集大量材料并采访民俗专家,详细介绍中国农历新年的民俗文化。

案例2:旗袍让上海女人重返“花样年华” 找回“恋爱时的感觉”(法新社,2010年2月1日)

简评:当年热映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多套旗袍引起热议,这篇报道很好地突出了新闻性和趣味性,巧妙地介绍了“旗袍”这一中国特有的服饰文化。

案例3:川剧变脸:神奇的艺术(路透社,2009年12月11日)

简评:这是一篇人物特稿,通过对艺人何洪庆的访谈,向海外介绍了川剧变脸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

案例4:“驻京办”饮食文化——无需离开北京 尽享中国美食(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6年8月16日)

简评:这篇文章并没有停留在表象描述,作者也探寻了驻京办饮食文化的起源及其对北京本地饮食文化造成的冲击。

启示:此类新闻多集中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它能够反映中国人的民族特质和风貌,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领域。此类新闻需要我们充分做好背景解释,并突出新闻性或者趣味性。

四、“地球村”里的中国人

东西方文化其实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当中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融入世界,中国人也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拥抱世界。对很多变化,我们自己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没太注意或者由于一些传统影响而不好做报道,对外国人来说却是很好的报道题材。

案例1:戴白手套的管家——中国富豪新标配(美联社,2015年10月5日)

简评:这应该是西方文化影响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多见的案例。

案例2:性玩偶进入中国人生活(法新社,2015年4月14日)

简评:性在中国仍是大家尽量避免的一个话题,但外媒似乎更愿意借此来观察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这篇文章分析了性玩偶产业背后中国性别比例失衡的社会因素,以及一些人群的心理状态,还是比较客观的。此外,同性恋话题也是外媒极为关注的报道领域,事实上新华社的英文报道对同性恋话题从来没有回避过。

案例3:上海首家鬼屋把万圣节传统带入中国(路透社,2009年10月27日)

简评: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的又一案例。

案例4:中国现代女性在极具情欲色彩的“钢管舞”中尽情释放自己(法新社,2007年6月10日)

简评:在这篇报道播发的2007年,“钢管舞”在中国刚开始萌芽,大众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它的。几年过去了,“钢管舞”早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国内诸多媒体报道上了。如今再回头看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

启示:此类新闻往往曾经都是禁忌话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接受曾经不肯或难以接受的事物。我们对外报道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关注这其中的细微变化,并呈现给全世界,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捕捉变化的迹象。此外,此类新闻一般都具有争议性,因此在报道时一定要注意客观平衡。

五、中国社会“万花筒”

此类新闻往往由各种社会热点和网络热点等引发。因为从中也可以管窥中国的社会现状和中国人的现时心态,及其背后的社会变迁、思想发展,所以外电也很关注。其中很多新闻类似于外电中的“odd news”(奇闻轶事)。

案例1:中国网红“papi酱”获百万英镑融资(英国《泰晤士报》,2016年3月28日)

简评:事实上,“papi酱”并非第一位受到外媒关注的网络明星,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期还报道了另外一位网红“拉丁舞小胖”(2016年4月1日)。再之前,“芙蓉姐姐”“后舍男孩”“犀利哥”等等都曾被欧美媒体关注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这些报道中很少看到调侃的味道,外媒多借此分析当下中国社会潮流和民众心态。

案例2:越像毛主席越好——中国抗日影视热带来“特型演员”热(法新社,2015年2月3日)

简评:这篇报道的视角也比较独特,记者采访了几位“特型演员”和专家学者,向海外读者介绍了中国抗日影视热的政治和社会大背景,以及“特型演员”出现的历史和现状,可读性很强。

案例3:清明节:中国人开始为宠物扫墓(路透社,2016年3月31日)

简评:宠物公墓今年清明节悄然兴起,外媒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现象,通过报道展示了一个变化的中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养狗还不合法,而今养宠物已成为时尚;过去人们不觉得吃狗肉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而今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已逐渐增强。

案例4:中国首家孝道文化博物馆传承尊老传统美德(法新社,2015年3月30日)

简评:这篇发自四川邛崃市固驿镇的报道聚焦中国首家“当代孝道文化博物馆”,对尊老敬老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作了介绍,也客观分析了传统孝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启示:社会热点报道相对来说容易操作,但能否将其做深做透而不流于表面则需要记者下一番功夫。此类新闻的背后往往都反映着中国的社会变迁与人们的思想变化,报道时应予以体现。

六、老外在中国

在中国各地工作生活的老外,知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合作,各种国际组织在中国的活动,各种外援项目在中国的实施,还有在中国各地遭遇事故受伤的、遇难的、犯法的、判刑的老外,都是很容易引起国际关注的话题。

案例1:法国雷诺在华首家工厂竣工投产(法新社,2016年2月1日)

简评:这篇报道本身只是一篇普通的经济报道,但是考虑到雷诺是在中国经济增幅放缓、汽车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进入中国的,那么这篇文章的对外意义就凸显出来了,因为它展示了外资对中国的信心。

案例2:天安门广场出现米老鼠(法新社,2015年6月30日)

简评:这篇报道讲的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生命之绘——迪士尼经典动画艺术展》,自然,外媒要对比一下美国动画产业与中国的国产动画,及其背后所反映的不同价值观。

案例3:中国:一个对非洲年轻人来说充满机遇的国度(路透社,2009年11月6日)

简评:一句话,这篇文章就是一篇正面宣传中非友谊的正能量报道,如果不看电头,读者甚至会以为是中国的英文媒体所采写的报道。

案例4:中国小商品市场义乌:阿拉伯人、非洲人的吸铁石(法新社,2009年2月17日)

简评:同案例3如出一辙的正面报道。故事性强、可读性强。

启示:在华老外是我们对外传播中国、讲述中国故事的绝佳人选。很多道理我们中国人自己费劲解释半天,海外读者还不一定认可,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在华老外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述,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此类报道应该大力加强。

以上外媒涉华报道案例的梳理、归纳难免有偏颇之处,但笔者还是希望能从对外报道的实践角度,为一线新闻采编人员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新华社从事对外报道的前辈们常讲一句话:“对外报道无禁区,如何表达有技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报道视角和写作技巧很重要,丰富多彩的外媒报道就像一面“镜子”,时常照一照,可以折射我们自己报道的盲点,拓展我们的视野,弥补我们的不足。

猜你喜欢
法新社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互联网+”的现实案例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不重实效,重广告
中国从世界新秩序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