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网Ipv4到Ipv6过渡技术研究

2016-05-14 11:11聂维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6期
关键词:校园网高校

聂维

摘 要作为移动互联网体验者之一,我们在切身体验到网络带来的巨大便利与对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网络服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就高校校园网而言,目前已开始由IPv4向着IPv6过渡发展。实际上,这是校园网发展的一必然趋势。本文立足于高校校园网,对IPv4和IPv6技术进行了分别介绍,并对校园网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校 校园网 Ipv4 Ipv6 过渡技术

伴随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目前IPv4已无法满足校园网络服务需求,并且固有缺陷日益突出。这就需要高校必须积极对现有IPv4网络进行改进和升级,使IPv4过渡到IPv6,以适应和满足当前网络应用不断普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为加快校园网IPv4到IPv6的过渡,有必要对两者及其中过渡技术进行研究。

1 IPv4与IPv6概述

1.1 IPv4存在缺陷

经过多年发展,IPv4技术已成熟,但面对一直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今天该技术已显得较为滞后和不足。IPv4具有的缺陷突出表现在IP地址分配不均衡、路由器数量增加、服务质量不高、地址资源匮乏等。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基于IPv4的路由器数量也随之而大大增加,大量路由器的使用给其自身及网络造成了严重的负担。IPv4地址长度32位,理论上可以划分232个IP地址,但经划分后可用的地址大大减少,目前已濒临枯竭。

1.2 IPv6的优势

较之IPv4,IPv6地址资源充足,服务质量高,内置有安全协议,可以自动配置IP地址。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理论上可提供2128个IP地址,即在地球上每平方米可以分配1000多个地址,充足的地址资源有效解决了IPv4地址资源匮乏问题,并且地址配置无需手动就可实现对所有主机地址的自动配置,也不需要配置网关、子网掩码和IP地址等。另外,由于IPv6简化了报头结构,简化了服务质量元素应用流程,从而实现了数据报文的高速转发和优先级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服务质量。在安全性方面,IPv6引入数据完整性与数据机密性两种安全机制,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级别,减少了数据包丢失或截获现象发生。

2 高校校园网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隧道技术、双协议栈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技术是目前IPv4到IPv6过渡项目中三种最常采用的技术,并且有些取得了较好的过渡效果。虽然这些技术在现有水平上还存在一定不足,但随着过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技术水平与应用范围都会明显改善。

2.1 隧道技术

隧道技术,指的是将IPv6数据进行打包,然后封装在IPv4数据包中,通过隧道传输到目标地址,最后解除封装,完成两种数据的传输。即,在以IPv4源地址为入口的隧道入口处,由路由器将IPv6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中,然后在以IPv4目标地址为出口的隧道出口进行解封,解封后将数据发送到目标地址。隧道技术要求出入口两端都支持这两种协议。这种技术数据传输具有透明性,除了隧道两端,对其他部分没有要求,因而技术容易实现。但仅限于IPv6主机间的通信。对于过度初期工作,可以选择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的隧道技术,但难以大规模应用。

2.2 双协议栈技术

双协议栈技术是目前IPv4到IPv6过渡技术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技术。所谓双协议栈技术,就是将IPv4与IPv6协议栈同时启用在一台设备上,该设备可以是主机,也可以是路由器。由于两种网络层协议都是基于相同的物理平台且功能相近,对加载于其上的传输层协议也无区别,因而可以实现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启用这两种协议栈。引入该技术的主机由于拥有IPv4与IPv6两种地址,因而可以收发两种数据包,可以实现仅支持IPv4和仅支持IPv6的互联互通。

在双协议栈主机进行通信时,利用相应DNS服务器来查找与目的主机名对应的IP地址,然后根据指定目标地址即可实现通信。双协议栈技术具有互通、充分发挥IPv6优势、网络规划较为简单等优点,但要求设备同时支持IPv4与IPv6两种协议,并且维护量庞大。

3 校园网IPv4到IPv6过渡应用分析

某工业大学为提升校园网服务质量,开始计划开展IPv4到IPv6过渡工程,在一定范围内建设了一套纯IPv6服务器和子网。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现有网络均采用IPv4协议,过渡难度大,对技术人员要求高、网络结构复杂、所需设备投入大等原因,而导致推行IPv6协议面临各种困难,并且要想大范围推行IPv6协议网络还需要引入NAT-PT技术,该校只能将已建成IPv6服务器用于实验当中。后经采用双协议栈技术对校园网核心交换机进行IPv6配置,最终IPv4到IPv6过渡项目终于完成并开通。升级后该大学校园网的服务质量、网络传输速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4 总结

总之,IPv4到IPv6过渡是高校校园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现有过渡技术尚不够成熟,技术研究深度也不够,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推进,过渡技术必将会得到大大提升,从而推动IPv4到IPv6快速过渡,进而为高校校园网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政.IPv4/IPv6过渡技术的研究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实现[D].复旦大学,2011.

[2]蒲宝卿.高校校园网IPv4向IPv6过渡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0,02:60-63.

[3]郝志宏.校园网过渡方案研究及IPv4_IPv6综合组网实验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4]许佳伟.基于校园网环境下IPv6过渡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

[5]孟庆伟,刘婷.高校校园网IPv4向IPv6过渡方案设计——以郑州师范学院校园网为例[J].信息系统工程,2011,12:34-35.

作者单位

咸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猜你喜欢
校园网高校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