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锋
摘 要:采取“校地共建”的模式, 通过确立研究层面、实施多元引领、加强校际合作、选择有效载体、健全研修制度、注重过程管理,固化研修成果,对校地共建校本研修澄城县省级实验区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基本实现了校本研修常态化的目标。
关键词:校本研修;校地共建;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校本研修”是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它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基于教学,提高教学;基于教师,发展教师。2011年7月,经陕西省教育厅同意,渭南师范学院与澄城县教育局利用五年时间共建省级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实验区,建立“一个师范院校帮扶一个县的支持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功能,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为校本研修提供专家支持”。几年来,我们的专家引领团队在澄城县教研室的配合下,以12所实验区基地学校为阵地,以“多元引领、聚焦课堂、区域协作、整体推进”为原则,对校地共建校本研修省级实验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基本实现了校本研修常态化的目标。
一、确立研究层面,以校为本自主探索
(一)模式研究
模式主要指“课堂教学模式”及“同伴互助模式”的建构,加大创新与开放力度,在模式建构中改革教法,重视学法,促进教学质量的跨越和俱进。
(二)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解决教学过程中问题的主要途径。以问题为突破口进行专题研究,形成经验全面推广。
(三)区域研究
针对农村学校资源贫乏、信息闭塞、平行班少导致不愿研修、不会研修的现状,探索区域研修的实施策略。
(四)课题研究
课题研修是校本研修的载体,也是校本研修的显性成果。要增强教师课题研究的意识,提升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加大课题研究的力度。
(五)教师培训
教师专业成长是校本研修顺利开展的基石,对教师的培训是一项永恒的主题。
二、实施多元引领,研训一体强势推动
(一)理念引领
出台引领实验区教育教学的“三精思路”(精课标、精教材、精课堂)及“四种理念”(教法与学法的同步,习惯与方法并重,交流与提升相辅,服务于督查兼容)。理念先行,实践验证,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引领方法。我们聘请杜郎口中学教师及领导来实验区基地学校示范教学,并解读“三三六教学”模式及此模式形成和逐步推进的艰难历程,让教师的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中感悟:校本研修在身边,成果需要艰辛探索。
(二)专家引领
先后聘请省市教科所专家做了《教师怎样做好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中的读、做、思、议、写》《新课程标准解读》等多场报告,在操作层面交给学校、教师具体的方法。设立曾曦作文课程澄城实验区, 积极推进作文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典型引领
分学段精选在校本研修探索中初见成效的学校,就其校本研修形成思路、操作流程、实施困惑、过程资料、阶段收获进行全方位展示,让同行在听、看、比中得到启发,感悟做法,积极反思,形成动力。
(四)名师引领
实验区共命名了“名牌教师”50名,成立了各学段各学科名师引领团队,建立了网络研修交流平台。名师按计划示范、讲座、研讨,定期答疑解惑,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五)方向引领
校本研修不但要立足学校实际,也要立足学生年龄特点及知识储备。实验区专家引领团队对各学段提出了研修方向建议:高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课堂容量为主;初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小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主。
(六)检测引领
为改变学生因书写潦草造成的卷面失分,实验区教研室坚持自主命题,实行5分的卷面分奖励制度;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试卷中增设5-10分开放性试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教师因材施教、分层推进。
(七)反思引领
“反思性教学”是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校本研修方式之一。首先,“为实践反思”(课前反思),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说课”等理论证明自己未来活动的可操作性、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和问题;然后,通过“实践中的反思”(课中反思)来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以此来理解、调整自己的行为;而后教师又进行“对实践的反思”(课后反思),分析、总结、批判所发生过的教学活动,从而不断地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指导未来教学行动。
三、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一)联片研修
城乡学校同年级平行班少,教师缺乏研讨对象及研讨氛围,校本研修实施困难。面对现状,根据学校地域进行片区联合研修。流程是:设立“片区研修小组”——建立QQ论坛群——统一进度定时研讨——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交流——“片区学科教研组”每月举办一次沙龙,进行立体式现场讨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二)结对帮扶
每所城区校和两到三所城乡校结成帮扶对子,按城乡校要求,定期送教下乡,解决疑难;城乡校根据情况派教师到城区校听课、研讨、交流。达成县域校本研修的均衡发展,形成研修氛围。
(三)校本研修共同体
各校本研修共同体要从学校与教师两个层面,搭建常态化交流研讨平台,以利于交流互动、资源共享。共同体学校之间要开放校园网络,以便于相互了解各自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促进学习与借鉴;在教师层面要建立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先进模范教师的博客、微信、QQ群等交流平台。倡导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在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课标与教材研究、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与问题研讨。鼓励教师及时上传个人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活动影像等资料,做实交流工作,实现共同进步。
四、选择有效载体,提升研修质量
(一)千人百校行
每学期一次的千人百校行活动是校际交流的有效途径。城区学校教育教学开放,城乡学校教育教学交流,同类学校教育教学协作探讨。
(二)教研组展示
把原生态的教研活动搬上舞台,从同伴对话中分析教材研究的深度、专题研究的广度、模式建构的疑难、课题研究的困惑,从而发现研修过程的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三)说课标说教材
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课题研究,都是建立在对课标及教材的精确把握和深度研读上。以说课标说教材为内容,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一次“达标测试活动”;一次“公开展示活动”;一次“比赛选拔活动”,并推荐三名老师参加全国比赛,分获一二等到奖。
(四)课堂教学赛教
课堂模式的建构需要通过教学赛教来认知。实验区教研室每次赛教有专题,有目标,通过赛教更新理念,共享做法,推广经验。
(五)学、研、炼、思
教师的培训需要广阔的平台,更需要内需的提升。实验区教研室以读书学习为基础,以同伴研讨为核心,以实践修炼为关键,以教后反思为保证,四环节自成体系,互为因果,突出“研”,体现“修”,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达成教师培训的基本目标。
(六)知识结构图的训练
把教师对知识结构图的掌握与运用作为一项新的常规教学技能列为学段教材教法训练项目的重点,通过培训,使知识结构图成为广大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教学技能之一。要求教师在掌握知识结构图特点与原理的基础上,在教材知识训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习策略四个方面灵活运用,不断提高教学业务能力、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健全研修制度,强化组织管理
印发了校地共建校本研修省级实验区澄政教发[2012]52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的实施方案》,分阶段制定具体措施,安排具体任务及达成目标地,用检查、评比夯实过程管理。
制定了《校地共建校本研修省级实验区澄城县校本研修评估细则》,分6项22条标准去衡量学校校本研修达标情况,分期督促,对照落实。
教研室教研员包干到校,责任落实,签订校本研修目标责任书。教研员包联学校校本研修的参与者、指导者、引领者、责任者。
各校均成立教科研室,教育局专门选派了教科研室主任负责校本研修工作,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阶段情况反馈和总结。
通过《校本研修实验区简报》《澄城教研》专刊,对校本研修进行引领和推进。充分发挥刊物社会影响功能,激发竞争机制,催生研修活力,加大研修力度。
通过科研项目带动校本研修工作。专家团队先后申报主持了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运用知识结构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2014年“渭南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区域性推进研究”课题,有力的带动指导了校本研修活动。
收集了90余篇实验区校本研修论文,西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经历 体验 感悟——校地共建校本研修省级实验区花絮》。
六、注重过程管理,固化研修成果
(一)课题带动
课题是推动校本研修深入进行的有效载体。2013年澄城县教育局共有37项市级课题立项,涉及高、中、小学段的各个学科,凝练了教学中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焦点问题。2014年获市级以上荣誉共17项。尤其11月,澄城县少先队鼓管乐队在全国第二届青少年优秀优秀鼓管乐比赛中获金奖。今后要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制定较为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坚持遵循“理论学习→调查分析→教育实验→集中研讨→阶段总结”的程序,紧扣课题,依托骨干,跟踪调研,引领带动,把校本研修从作坊式零散运作逐步推向规模化经营,让校本研修不但求真务实,更要高端大气凝炼成果、理论升华“上档次”, 植根基层“接地气”。
(二)专项突破
校本研修是一个不断生发新问题、产生新思路的动态过程。我们要把澄城县曾曦作文课程实验作为校本研修的一个新领域,通过教师培训、典型辐射、赛课亮宝、经验介绍、习作展览、成果提炼等多种形式全力推进作文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和澄城县语文教学面貌的改观。
(三)观摩评估
以往的校本研修检查中,更多关注的是资料的汇总和操作流程的展示,文本资料和文字渲染成为督查评估的核心要素。项目办公室与澄城县教研室将根据评估标准,把着力点聚集在对活动现场的观摩上,通过原生态的研修现场深入了解校本研修运行实施的深刻程度,通过课堂教学检验校本研修的实用效果。
(四)成果结集
校本研修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各基地学校要催生教师前行的动力,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让教师在前行路上经常感受职业幸福感和心灵归属感。各基地学校要用心收集教师校本研修过程中的案例、感悟、做法、经验等,形成校本研修专辑。
(五)推广应用
项目办公室将会同澄城县教研室适时召开校本研修工作经验交流会,阶段总结会,学期末收集片区校本研修的成果做法并在城乡校推广。
七、实践中总结,反思中提高
校地共建校本研修省级实验区已从开始的趋向特色转轨到常态定位,基本实现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研修、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进行常态研修的良好态势,形成了一些特色模式和方法。“让研修成为习惯”是一个非常朴实的理念,也是改变教师传统生活方式的长久课题,校本研修省级实验区中还有很多新问题需要面对,必须不断地实践总结反思提高。
研修的常态化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常态才会走进民众被接受认可;才会形成习惯并自觉坚持,才会解决存在的具体、真实、共性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逐步使校本研修固化为学校的一种校园文化。
课前教材研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教材吃不准不开讲,问题研不透不开讲,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
联片研修是推进城乡校校本研修的一条捷径。联片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后的资源共享,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思维创新。
理论引领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是校本研修研有成效的基石。没有理论支撑的研修是无本之木,没有实践印证的研修是空中楼阁。
注重研修过程,及时积累资料,反复提炼升华,是保证校本研修取得丰硕成果的必要条件。
激发教师的潜能,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提高教师对研修的深层次认识,优化研修的方法和手段,使校本研修在常态化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化。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教育厅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陕教师〔2010〕69号)http://www.sxjspx.com/documents.asp?id=25&bh=79.
[2]徐晓霞.谈反思教学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