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鑫 杨俊辉 闫荣 唐小平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低场磁共振诊断陈旧性腹膜后血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9月~2015年7月收治的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陈旧性腹膜后血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对其磁共振影像学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所有患者低场磁共振诊断见疼痛处对应位置有明显的不规则占位表现,其中位于左侧肾上腺区域的有2例,位于腰大肌旁的患者有3例,肿块的T1WI信号均与肌肉信号相等,而T2WI信号则稍高或高于肌肉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块边界都比较清晰,但部分肿块周边有环形强化表现,部分则未见强化,并能明显观察到左侧肾脏或者腰大肌受压表现。结论 通过低场磁共振扫描均明确发现陈旧性腹膜后血肿,不仅可以清晰观察到血肿的形态,还能对腹膜后相关结构的受压、移位、改变等进行有效判断。
关键词:陈旧性腹膜后血肿;低场磁共振;诊断体会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是创伤外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多见于腹部、盆部或者脊柱等发生严重外部损伤之后[1]。在治疗的过程中,医师往往更重视对腹腔内的重要脏器及其内部损伤的治疗,而腹膜后血肿可能会被其他伤情掩盖,加上腹膜后的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在磁共振未应用于临床之前术前诊断困难,或者由于患者损伤程度较轻,临床表现并不十分明显时,容易忽视对于腹膜后出血的治疗[2]。陈旧性腹膜后血肿多为急性外伤腹部重要脏器治疗结束后遗留的腹膜后出血形成的慢性血肿,或轻度外伤后临床症状较轻腹膜后长期积聚形成的血肿,其具有形成时间长,临床诊断误诊率高的特点[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9月~2015年7月收治的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陈旧性腹膜后血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3例为交通意外,1例为高空坠落,1例为重物砸击,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且有血肿位置轻度疼痛、闷胀等表现,其受累位置的分布情况为:肾上腺区2例、下腹部3例。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5年,平均(2.3±0.7)年。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患者的年龄在31~48岁,平均年龄为(39.1±2.3)岁。
1.2方法 患者在接受诊断前,均先行常规查体,并对其身体条件等进行记录,然后行低场磁共振扫描。扫描仪器为美国GE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Singa excite 0.2T低场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仪,扫描线圈为腹部线圈,扫描序列:T1WI、T2WI、STIR序列横轴位,T2WI冠状位、T1WI矢状位扫描。其中横轴位、矢状位自回旋波SE/T1WI序列扫描参数设置为:TR=400-516 ms,TE=10 ms;横轴位和冠状位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序列扫描参数设置为:TR=1800-4150 ms,TE=90 ms;反转恢复法脂肪抑制序列(STIR)的扫描参数设置为:TR=3500 ms,TE=44 ms。设置扫描层厚为6 mm,层间距为20%,矩阵256×256,视野336。然后经前臂静脉注射钆喷酸葡甲胺(Gd-DTPA),注射记录为0.1 mmol/kg,行自回旋波SE/T1WI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增强扫描,重建矩阵为512×512。
选择2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影像学医师对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两位医师的诊断结果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可以引入第三人进行辅助分析。
2 结果
分别对患者的低场磁共振诊断图像进行观察,可见,患者在疼痛处对应位置有明显的不规则占位表现,其中位于肾上腺区域的有2例,位于下腹部腰大肌旁的患者有3例,肿块的T1WI信号均与肌肉信号相等,而T2WI信号则稍高或高于肌肉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块边界都比较清晰,但部分患者肿块周边有环形强化表现,部分则未见强化,肿块位于左侧肾上腺区域的2例患者均能明显观察到左侧肾脏受压情况,且其肾周间隙存在受压移位表现,3例肿块位于腰大肌旁的患者则有腰大肌受压表现。
3 讨论
因交通意外、高处坠落、重物砸击、刀伤、挤压伤等多种原因致外伤(如腹腔脏器损伤、腹膜后血管损伤、脊柱下段骨折等)的患者,出血后可能造成整个腹膜后间隙的广泛扩散,甚至进入肠系膜间隙等,并形成血肿[4-6],而临床症状不明显,出血量也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则可能在治疗中被忽视。
以本文5例患者中的1例重物砸击伤患者为例,患者受伤时间发生在5年前,受伤后并没有严重的外部损伤症状,也无剧烈疼痛等感受,只自行服用常规药物,并经短时间休息后,继续正常工作生活,在受伤后的5年间也未有严重的疼痛表现,入院前数日方有右侧下腹部闷胀、疼痛表现,并在从事重体力工作或者剧烈活动,疼痛症状加重。在入院就诊后,经超声发现腹膜后存在不规则状的类囊性占位表现,且腔内有良好的透光性,囊性结构边界不清,无法准确判断,而经低场磁共振检查后则发现,患者的腰大肌和下腹壁之间存在不规则状的占位病变,但病灶的边界清晰,经增强扫描后还观察到了扫描周边出现明显的环形强化表现,观察其T1WI和T2WI信号,可见T1WI信号与平滑肌信号相等,而T2WI序列上呈稍高信号,同时能够对病灶的范围,对周围结构的影响情况进行充分判断,其右方的腰大肌受到明显压迫并变形,且结肠回盲部被包绕,被诊断为陈旧性腹膜后血肿。回顾患者的手术情况,所见与低场磁共振诊断结果一致,并能看到血肿的包膜完整,并与腹膜腰大肌发生粘连,囊内的陈旧积血量达到200 ml。
另以1例6个月前因交通意外合并严重腹腔脏器损伤的患者为例,患者入院后接受过有效治疗并正常出院,但在再次入院当日季肋部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经腹部多螺旋CT诊断后,发现其左侧的肾上腺区存在高密度的不规则占位性病变,无法明确诊断,有恶性肿瘤的可能。而经低场磁共振扫描后,可见其病灶边界清晰,肾周脂肪囊筋膜增厚,且增厚筋膜呈树枝状改变,分隔包绕左肾周,导致左肾挤压变形,肾动静脉受累,观察其信号特征,则有T1WI信号与平滑肌信号相等,T2WI序列上呈高信号表现。经手术治疗所见与低场磁共振基本一致,囊内的陈旧积血量达到500 ml。
本文对5例陈旧性腹膜后血肿的患者行低场磁共振扫描,不仅可以清晰观察到的血肿形态、范围,还能充分显示腹膜后相关结构的受压情况、移位情况以及结构改变等,对患者的准确诊断、积极治疗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经外部创伤但无临床特异性表现或严重症状的患者,或者经超声、腹部CT等无法准确诊断的患者,也可以通过低场磁共振扫描对腹部闭合损伤进行判断,并早期发现腹腔内合并的脏器损伤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向辉,丘革新,郑伟.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治疗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4):685-686.
[2]郑岩.腹膜后血肿51例的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102-103.
[3]刘海滨.陈旧性腹膜后血肿低场磁共振诊断[J].河北医药,2013,35(3):362-363.
[4]杨旭欢.超声波诊断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33(29):51-52.
[5]王春生.冠脉介入治疗并发腹膜后血肿2例报告[J].吉林医学,2012,33(32):7161-7162.
[6]姜超,王守春.基底动脉支架术后继发腹膜后血肿1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1):78-80. 编辑/翟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