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米特尔·茵可夫,1932年出生,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大学时代学习采矿专业,毕业后却长期从事记者和编剧工作。1973年起开始儿童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出版过95部作品,其中一部分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这本《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被评论界誉为“描写童心童趣的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之作”。
你肯定不认识我。这样吧,画张像给你瞧瞧,这就是我。另一张呢,是我的小姐姐克拉拉。可千万别把我们俩弄混了哟,我是我,克拉拉是克拉拉。不过我们俩也有相互“弄混”的时候,比如妈妈问:“是谁把冰箱里的冰激凌吃得精光的呀?”我立马就会回答:“是克拉拉!”尽管我也一起吃了。如果妈妈问:“是谁又偷偷喷了我的香水?”克拉拉也会抢着说:“是弟弟!”尽管是她提议喷的而且喷得比我还多。
克拉拉和我有一个叔叔,名叫托尼,我们都非常喜欢他。通常他一周来我们家一次,每次来的时候他都会给我俩每人一欧元钢蹦儿,我们好开心。后来的事简直就更让我们开心了:叔叔搬家了,他在我家楼上租了一间房子。打这以后克拉拉带着我每天去叔叔家串门,每次我们照例各自会得到一欧元。不过有一次,我们到叔叔家时,叔叔的脸上不见了笑容,他微微垂下头轻声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从今天起我没钱了。对不起!”听到这话,反应机敏的克拉拉拽着我就往楼下跑,回到家后她果断地对我下命令说:“叔叔遇到了难处。取出储蓄罐,快!”于是,我们取出各自的石膏储蓄罐,用榔头敲碎,捧着两大把零钱咚咚咚跑上楼:“托尼叔叔,看,好多好多钱,您用吧!”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叔叔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清楚我们的钱是否帮助叔叔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我们确实被自己的举动感动了。
一天,爸爸下班回家时带回一条漂亮的长毛猎獾狗。这小家伙来到我家一点儿陌生感和恐惧感也没有,东嗅嗅西闻闻,一副从容淡定的样子。克拉拉和我都很喜欢它,我们商量了一下(其实是姐姐的创意),决定给它取名“嗅嗅”。小姐姐和我抚摸着嗅嗅,忽然她心生一计提议说:“我们也搞一个承包吧,如果你不反对的话,嗅嗅的脑袋和两条前腿归我,尾巴和两条后腿归你。”我认为小姐姐这个主意很不错,当即表示同意,因为嗅嗅最可爱的地方就是它的尾巴,摇个不停,很招人喜爱。见到我一脸高兴的样子,小姐姐当即宣布:“从现在起,我们各负其责。我负责喂它吃喝,你负责照顾它拉撒,因为后半部分归你!”我极不情愿地点了点头。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谁让我不像小姐姐那样“老谋深算”呢?
有一天,红十字会在楼下贴出了募捐的告示,我和小姐姐积极响应。我们找来一个大塑料袋,我塞进平时最喜欢的一条裤子,克拉拉塞进一件漂亮的上衣。这时我们想,需要我们衣服的孩子必定有很穷的父母吧。想到这里,我们把爸爸的一件毛衣和妈妈的一件外套也塞了进去。最后,我们往袋子里塞进四双皮鞋。袋子被塞满后,我俩齐心协力抬到楼下。楼前已经摆放了好多袋子,但就数我们的袋子最大最鼓。我问小姐姐:“你说这确实是一桩好事吧?”小姐姐肯定地回答:“不折不扣,一桩大好事!”可是当几个小时过后爸爸找不到皮鞋穿时,好事变糟了。不一会儿,妈妈也发现她的外套不见了,便问是不是我们藏了起来。我拍着胸脯保证说我们肯定没藏,但我们把它们捐献了。“什么?”爸爸妈妈大吃一惊。“我们今天做了一桩好事。”小姐姐和我合唱似的说道。接着我们就把事情的原委一一说给爸爸妈妈听了。“赶快下楼看看,也许袋子还在。”爸爸叫道。说完,爸爸刮风一般推门就往楼下跑,他身后依次跟着妈妈、克拉拉和我。嗅嗅开始跑在最后,刚一出楼道它便冲到了最前边。可是楼下已是空空如也,所有的袋子都被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收走了。爸爸不解地问我们:“人家都是把没用的旧东西捐出去,你们怎么会送掉新东西呢?”“为什么我们应该把旧东西捐献出去呢?”小姐姐反问道。“是呀,”我接着问,“穷人总是得到旧东西,看起来不是更穷了吗?”爸爸看着妈妈,深深吸了一口气,两手一摊,说道:“我不知道该哭还是笑。”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哭还是笑,只能乖乖地观察着爸爸妈妈的脸色。只见爸爸妈妈相视一笑,后来我们四人都会心地笑出声来。嗅嗅不会笑,只能摇着尾巴围着大伙儿一圈圈地跑个不停。
小姐姐的书包是橘黄色的,漂亮极了,让我羡慕得要命。我时常去跟妈妈软磨硬泡,要她也给我买个书包,妈妈却总说没到时候。我也曾跟小姐姐建议,在我过生日的时候请她把书包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可是她说:“抱歉,这做不到,没了书包我怎么把课本和文具弄到学校呢?”我出主意,告诉她可以用购物袋来代替书包,可小姐姐还是说“门儿都没有”。为了过背书包的瘾,每到周末放学时我便会出现在小姐姐的校门口,送给她一块口香糖,请求她把书包借给我背回家。你知道吗?背上书包的感觉真好,我觉得我真像一个学生,走路的姿势都近乎昂首阔步了。许多路人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一位妇人还惊叹着:“哇,这孩子这么小就上学了!”“才没呢,我是替小姐姐背的。”我不无得意地回答。这时,克拉拉会自豪地说:“他说的‘小姐姐就是我。”
(责任编辑 赵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