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
著名教育家王符说过:“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感恩是一种道德文化,更是一种民族素养。学会用感激的心态对待老师、同学、朋友,可以有效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同时对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大有裨益。鲜明特色的校园主题活动,不仅形式新颖,主题突出,而且在学生感恩之心的培养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其中有很多美德,即使在今天依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中华民族众多的传统美德中,感恩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知识,也要让学生能够感恩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感恩教育,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能通过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渗透。通过校园活动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播开来,让感恩思想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今社会中,经济与科技发展迅猛,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知识文化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是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相比的突出优势。但在知识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很多高学历人群犯罪现象的发生,例如大学生投毒案件、大学生用热水泼老师事件等。不可否认,学生的文化素养明显提升,但是与之相应的道德素质培养没有跟上步伐,部分大学生空有一身知识,对于感恩思想等传统美德没有丝毫体会。这样的“人才”并非我们需要的人才,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将良好道德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针对目前社会上和校园中频发的安全事故,我们必须思考新的方法,提高我国国民的道德素质。从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学校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方式,因此提高国民道德素质应当从学校教育入手。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关的计划,加大各学校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提升学校对于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各学校不仅要依据国家和地方规定,增加德育、感恩教育的课程,也要通过开展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很多学校的教育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进行感恩教育,不仅影响了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干扰了教学进度,教育效果也不甚明显。相反,校园活动虽然从形式来看不适合开展感恩教育,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教育效果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学校决定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通过校园活动增加学生对于感恩思想的认识,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二、活动内容流程与体验
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感恩”思想非常重视,有很多体现感恩思想的方面。从语文的日常学习来看,我们听说过羊羔跪乳、卧冰求鲤等故事,他们是感恩父母的典范;历史上还有孔子弟子为孔子守孝三年的故事,这是感恩老师的典范。由此可见,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关于感恩的内容渗透在教学内容中,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的意识。除此之外,我国很多节日也与感恩相关,学校可以举办与此相关的活动。例如在母亲节时感恩母亲,在父亲节时感恩父亲,在教师节时感恩教师,通过这些节日我们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感恩活动。以一次具体的感恩活动为例,我们对感恩活动的内容进项详细的说明。首先,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可以先开展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或动员大会,给同学们讲解感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次,教师开始分配任务,有意愿的同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阐释自己对于感恩的理解。活动的形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小品、唱歌、话剧、诗朗诵、讲故事等,通过这些形式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学生都表示感触良多。学生普遍表示他们对于“感恩”这一词语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并提出以后将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父母。老师对孩子们也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孩子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认真、努力,很多孩子展现出了与平时完全不同的一面,教师对孩子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三、分析经验、问题与效果
虽然校园活动对于加强感恩教育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在开展校园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效果的持久性等问题。虽然在校园活动结束后,多数同学都明确表示有很多收获,但后期的实践效果如何,我们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从目前家长反馈来看,部分家长反映孩子有明显的进步,懂得感恩。但也有一部分家长表示活动效果不甚明显,孩子对于感恩的理解还停留在认识层面,没有实际的行动。
感恩是中华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接受感恩教育,这不仅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对于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各学校应当积极开展校园活动,通过校园活动加强学校的感恩教育。
作者单位:甘肃民乐县洪水镇乐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