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一、案例分析——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阅读,从感恩之心开始
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永远都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老师总是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不自觉的和学生保持距离感。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猫和鼠”,一面是绝对的掌权者,一面是绝对的服从者。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多数难以真正的学习和接受知识,只是单纯地应付了事,感恩之情自然少之又少。因此,只有老师做到了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与学生共同成长,才能够在积累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以兰州市榆中县城关学区的学生为例,此区学生以前见到老师,特别紧张,也不愿意和老师打招呼。自从学习了《老子》之后,班内学习气氛融洽,学生在教室外面见到老师,也会主动亲切地问好,迟到早退现象也有所缓解。这一切都源于老师自身的改变,老师由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角色的改变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解放了纯洁善良的天性。在老师的带领下,每日晨会准时学习国学经典,养成了经典诵读的好习惯,汲取国学里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熏陶,对于学生感恩品德的养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说感恩的语言,做感恩的事
老师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正确行为规范养成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争先模仿的对象。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要培养学生感恩的品质,引导学生做感恩的事情,老师首先要端正态度,亲自示范,身体力行。只有老师认真对待国学经典,带领学生学习国学,学生才会对此投入更大的热情。以湖南实验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为例,她原来上课的时候,对于上课问好和下课起立这种事情,态度很随意。因为她认为这只是一种课堂形式,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每次都是敷衍了事,态度随意,学生们每次问好也不是发自内心的。但是自从有了课前诵读后,这位老师迅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她每次上课都会恭恭敬敬地鞠躬,然后回应同学们的问好,并微笑示意同学们坐下。下课后,她也会认认真真的说:同学们辛苦了。等到同学们都坐下,老师才离开教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这位老师惊奇地发现:同学们上课的气氛明显好转许多,并且也变得比以前更加有礼貌。
三、案例分析——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国学经典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也大有裨益。但是传统枯燥的学习方式,只会增加学生的抵触感和厌恶感,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以快乐积极的心态触摸经典、品味经典。例如兰州市榆中县城关学区的一位老师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广告效应”,发挥家长的独特优势。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来,监督学生,帮助学生,这种方式是最能激发学生潜能的。因为学生在家中的时间也是相当多的,再加上现在许多家长为了要给学生所谓的幸福,拼命工作,自然陪伴学生的时间就少了。如果能够让家长直接监督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在国学诵读中。实践表明,这一做法确实取得很大成果。江苏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最初非常反抗国学经典,他们认为这和学习内容无关,没有用,也看不明白。对此,老师并没有进行强制要求,只是让他们看了两段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是两个品行不端正的学生,在学习了国学经典之后,转变成尊敬师长的好学生。此处,老师用其他委婉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接受国学,真心想要学习国学。将国学知识小品化、情景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由创作能力,而且增加了国学学习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国学的学习中。
四、案例分析——日积月累,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感恩迁移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学生在这样浓厚的文化底蕴中汲取精华,在日积月累的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恩。江苏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最初将五(一)班的传统晨会变成国学经典诵读课,开始时期遭到很多同学的反对和不解,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成长和蜕变,慢慢喜欢上国学经典,甚至有些同学还在聊天软件中相互交流《弟子规》的学习心得。最为可贵的是学生们在国学中学到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诸如,敬爱师长,团结同学,心存感恩等。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文化,品味文化,学习文化,并将这种优秀的品质表现在生活中,表现在待人处事中。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国学经典的美,体验国学背后蕴含的正能量。可见,经典国学就好比是一坛百年老酒,愈久弥香,只有细细品味斟酌,才会领略它的美。
在经典文化熏陶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自信谦卑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弥补新时期精神文化的缺失。经典诵读作为促进中小学教育的一种形式,能让学生重温经典,也能使之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继而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作者单位:甘肃民乐县洪水镇上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