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敬华
“互联网+”转型的“道、法、术”
IT是企业转型的关键支撑,信息化背后,是从IT思维到DT思维(即大数据思维)的演变。而DT思维的核心就是要做好用户画像、智能推荐和云端服务。
以往,企业在做知识管理时,都是以IT部门为客户,而现在该是思考怎么延伸至每一个用户的时候了。特别是随着员工形态的变化,员工不一定是为我所有,但一定要为我所用。畅销书《失控》,在我看来其背后的寓意是企业正在从失控走出控制,因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对自由的向往,而只有摆脱控制,随之而来的个体价值、自发性、自组织、蜂群智慧、自下而上的管理等正面效应,都会充分体现出来。
互联网真正改变的是大工业时代的“等级、命令和控制”。在机联网时代,人们追求“平等、参与和分享”;在人联网时代,则注重追求“自主、掌控和意义”。正如马化腾所说:要构建生物组织,让企业组织本身在无控过程中拥有自进化、自组织能力。
因此,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都在寻求变革之道。但事实上,繁复的变化背后有不变的“道”: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其中,两个中心是指客户和员工,一个基本点就是产品。要实现它们的办法,就需要通过“连接、融合、创生”。
怎么实现连接?比如:利用微信、阿里钉钉等连接一切,利用私有App深化应用。
怎么进行融合?跨组织的协同场景洞察和IT能力。现在,组织都在不断打破科层制、打破原有组织架构的去中心化,原来企业的全部信息系统均基于组织架构(岗位/角色),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协作是与组织架构外的人协作。
具体的实践方法,就是要应用移动、云、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4.0等技术。只有洞察“互联网+”对企业的真正影响,把握“变”与“不变”的平衡,让技术为我所用,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以蓝凌客户美的为例。其“互联网+策略”就是连接用户、建立平台,互联生态。通过三大流程(用户端到端、产品端到端、订单端到端)、四大举措(移动化、大数据、云和智能制造)来支撑美的向敏捷型企业转型。
现在美的App、美的微信平台,使得用户的粘性显著增强,打通了包括咨询、体验、购买、配送使用、售后等全过程服务。
“知识+”落地的三个维度
在我看来,信息不对称时代将逝,知识不对称时代到来。因此,通过知识管理打造不对称竞争力,才能实现知己所知、用己所知、创人未有的知识体系。
“互联网+”风生水起,“知识+”也自然开始蓄势待发。知识管理已从过去的知识文档管理等升级为“知识+”,更需要打造知识不对称的竞争力。而实现“知识+”的落地,必须从场景化、游戏化、智慧化三个维度推进。
那么,组织该如何建立“知识+”时代的知识管理?如何实现智慧化的学习?
智慧化学习的核心就是要学以致用,挖掘创新。具体来说,就是指通过基础技能的“学”、专业知识的“助”、高端经验的“挖”、新知识的“创”四个环节,达成知识的学以致用和挖掘创新。
像华为聚焦重复工作、易犯错点等方面的知识收割,新东方的数万员工互粉点赞的专业化圈子,招商地产让干货层层浮现的“星级知识”管理等案例,都是智慧化方面的生动展现。
接下来,是知识的场景化。例如一线人员面临五大关键时刻:学习新知、学习更多新知、应用知识、应对变化时刻、解决问题的时刻。那么,就要将知识和相关联的场景结合起来进行知识的推送,使得知识可以随时随地随心的修炼。如何实现知识的有效推送?像美的做的工程师助手一样,为企业员工赋能,在应用中将知识价值得以体现。
最后是知识的运营,很多人觉得收集存量知识容易,而创造增量知识较难,怎样让有价值的知识源源不断地产生呢?“游戏化”能促成以人为本的知识运营。围绕游戏的动机,去设计各种知识管理的机制与场景,就能激发动力,比如在新东方的闯关游戏玩法上,有段位,有排名,用户更有意愿去学去用。
企业只有落地“知识+”,达成知识的易用(场景设计)、有用(夯实基础)、有趣(运营推进),才能让“互联网+”和“知识+”,真正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动力。因此,当下的学习形式应该通过三维实现“知识+”:智慧化(健体)、场景化(强用)、游戏化(固源)。
那么,做好运营游戏化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要抓住忠诚度背后的动力引擎,这里面通常有五大动机——自主(我能够控制)、精通(我能够改善)、意义(我将带来改变)、进阶(我有成就感)、社交(我并不孤独)。要知道,人们的动机具有神奇的作用:如果你能争取挖掘,便可以如同冷核聚变般产生无穷动力,提升员工的参与感和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