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有贮清凉

2016-05-14 14:03川雪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山亭树阴楼台

川雪

夏天是生长的季节。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水,滋润着万物蓬勃生长,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生长茂盛的树木了。在古诗词中,夏木意象常常用来描摹环境、烘托人物心情,成为描写夏天生活情趣的常用意象之一。

先看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和郭主簿》(其一):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诗的意思是:屋场前的树林长得非常茂盛,仲夏季节天气炎热的时候,树林遮住了阳光,一片阴凉。南风阵阵吹来,回风打开了我的衣襟。停止与朋友的交游,留心于不急的事务,睡觉醒来就看书弹琴。菜园子里蔬菜繁殖不息,仓库里还有旧谷储存。营谋自己的生活诚然有一定限度,过份的享受并不是我所羡慕的。高粱熟了可酿美酒,酒酿出来我自斟自酌。婴儿在我的身边玩笑,牙牙学语还不会说话。这样的生活真是快乐,姑且用这种快乐忘记什么是荣华富贵。遥望着天上的白云,寄托我的怀古的心情,是多么的意味深长啊!

此诗写夏天乡居的悠闲生活和怀古的幽情。这首诗用的是白描手法和本色无华的语言。全诗未用典故,不施藻绘,既无比兴对偶,亦无渲染铺张,只用疏淡自然的笔调精炼地勾勒,形象却十分生动鲜明。诗的前四句用浓郁的树阴、清凉的南风等意象写出了住地仲夏的怡人环境,很好地烘托了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在,透露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中的夏木,树茂阴浓: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还有“幽深”意,即树阴稠密而幽深。“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此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大家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宋代诗人苏舜钦的《夏意》,写的也是树阴满地的正午,却别有情趣: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这首《夏意》诗,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氛围。“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夏席清”,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由于有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树阴满地日当午”,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幽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

此诗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石桥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首句“石梁茅屋有弯碕”,写岸边景物。“石梁”,即石桥。“弯碕”,指曲折的水岸。诗人这里只把“石梁”“茅屋”和“弯碕”三种物象联缀成为一幅画面:一条河岸曲折的流水上,有一座石桥,临近桥头,又有茅屋数间。这一幅画面,十分简约、空旷,没有鸟语,没有花香,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人物的活动。诗人有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第二句“流水溅溅度两陂”,诗人的观照由岸边而转向流水,由近及远地写溪水流淌的气势。只见溪水溅溅正向前面两座山坡流去。这一句展现了春末夏初季节水涨流疾的情状。

第三句“晴日暖风生麦气”,诗人的观照由溪流转向田野,写其风光。“麦气”,指日光照射麦苗时散发的草香气。“晴日暖风”,使人眼明身热,“生麦气”,使人意想到麦苗在日照下拔节猛长的势头。

末句“绿阴幽草胜花时”,写诗人进一步放眼远处所见及他当时的心情。前三句是客观的描写,情寓于景中,这一句则是抒发主观之情。“绿阴幽草”,是春归花谢后的初夏风光的特色。“胜花时”,是诗人独特的感受,这初夏的自然景观比春天百花盛开时更美,更使人愉悦。诗人兴奋而情绪昂扬,语言亦极朴实。

历历夏木,浓浓树阴,为人们遮阳消暑,带给人们清幽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山亭树阴楼台
烟雨楼台
中山亭:一个超越地标意义的长沙印记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谢明德
树阴
月下行吟
上党棒子款款来 烟霭楼台舞翠鬟
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