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洪
【摘 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因此,为了适应思想政治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遵照新课标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求,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重视创新技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广泛渗透,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在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思想政治这门特殊的学科赋予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即必须关注学生的创新发展,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只有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树立创新教育观,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那么,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学科,如何避免单纯的说教而走一条创新之路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树立创新观念,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应该明白“人人都能创新”的观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中心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中学生而言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品质,为将来创造、创新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可见,“创新”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也许有人认为,我们只是普通人,“创新”、“创造性思维”是科学家、伟人们的事情,这个想法可是大错特错,爱因斯坦在《相对论》出现之前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牛顿在万有引力之前也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辈。科学史上的任何一项发明或者创造都源于一个极细小的灵感,我们必须明白人人具有创造、创新潜能的观念。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应放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养成上,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创新学习”,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打下基础。因此,我们要破除创新能力为少数科学家、发明家的天赋与特权的迷信思想,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教师坚信自己的创造、创新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学生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创新潜能,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投身到创新的活动中去,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巧设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可采用“问题教学法”。如果说“敢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那么“会问”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归宿。我在教学中将“问题教学法”作为培养学生“会问”的切入点。所谓问题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始终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通过传授知识来引发更多新问题的教学方法。其实质和基本作用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解决当前学生不会问的关键。因为问题可以引发认知冲突,打破认知平衡。波普尔指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验、去观察”。要学会怎样发现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苹果落地现象司空见惯,但牛顿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他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地,从而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伟大发现。创新意识常常具体表现为敢于质疑,质疑是创新的起点,疑问的存在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败。因为只有存在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投身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既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凭空产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书中生疑。根据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的逻辑特点,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采用“三自一导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三自一导”教学法由“自读书、自质疑、自求索、教师启导”组成,其中“自质疑”在这个环节中处于核心地位,“自质疑”既是对“自读书”的检验,又是“自求索”的基础,“自质疑”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教材,自己提出问题,既问自己,又问同学、老师,学生在具备问题意识的前提下,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和技巧。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孩子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疑形成问题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初中思品教材的特点,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新,实现从敢于问“问题”到善于问“问题”的飞跃,为培养创新能力铺路。
三、融洽师生关系,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确立“民主意识”。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而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点,才会有问题,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思考才能有创新。而目前在我们的课堂中不敢问问题是许多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反观出我们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不平等、不民主的,教师只是让学生理解、认识和接受现有的科学结论,而对于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认识、更新与创造往往忽略,或者根本不谈,有时当听到或发现个别学生有悖于书本的观点和意见时,往往采取简单的否决或回避的态度。由于教师的指责与批评,使不少学生宁可混在大多数的沉默里一知半解,也不愿意随便提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不再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可见不正确的师生观念、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直接降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而且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萎缩,不利于其创造性思维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扬教学民主,营造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允许质疑,鼓励争论,营造一个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探讨中逐步明确问题,让学生的发言做到言为心声、句由己出。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不惟师、不惟书、不惟上、不盲从、不迷信,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才能号准学生思想的脉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改变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记忆和接受,忽视发现和探究,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的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这种学习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组织的“灌输”特点,实现“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平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绪,使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心智的拓展,心灵的放飞,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同时,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被普遍接纳,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以要求人人都能进步为教学宗旨,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理念。当然,新课程理念强调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行多向思维,从多角度、多层面更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对新情况作出价值判断,其结果不是现有知识的积累,而是在深刻的求知体验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思、有问、有议、有合作、有实践、有创新。这样,不仅让他们灵活理解、综合运用知识,还培养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雅珉.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2年08期
[2]翁财场.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时代.2013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