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酸中毒发病机制与防治的研究进展

2016-05-14 19:39黄盈符欣
魅力中国 2016年6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

黄盈 符欣

【摘 要】随着牛业养殖的集约化城都不断提高,对于高精饲料的使用广泛度也在不断提升,进而对于牛的生产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营养代谢病,尤其是瘤胃酸中毒这个病症,具有发病急促、病程短、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是牛群中的常见病,会对牛群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给牛业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牛;瘤胃酸中毒;发病机制;防止

近年来,给牛所喂食的高精饲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牛的生长,但同时也造成了牛的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尤其是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严重的危害了牛的健康。据此,下文将就牛瘤胃酸中毒发病机制与防治,展开相关的分析与研究。

一、瘤胃酸中毒的概念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由于食用过量的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饲料或者是日料中粗纤维含量较低,而引起瘤胃内酸度的提升,进而致使机体功能紊乱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依照相关的临床表现,可以将瘤胃酸中毒分为急性瘤胃酸中毒(ARA)和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图1为牛在瘤胃酸中毒后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

图 1 牛瘤胃酸中毒各项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

ARA的特征为严重的毒血症、共济失调、脱水、反刍停滞、衰竭等,的这种病的死亡率极高。其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采食量不规则、间歇性的腹泻、瘤胃的活力降低等等,有时还会有鼻衄、咯血等症状的发生。牛在发生ARA时,其瘤胃的pH值就会降至5.0左右,当长期处于该状态时,就会发生蹄叶炎或跛行、皱胃机能紊乱、脑灰质软化症和肝脓肿等一系列相关的症状。

而SARA的病症发生时,瘤胃的pH值基本在5.2—5.6或者是5.0—5.5之间进行上下波动。病牛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减弱,皮肤干燥,弹性降低,流涎,磨牙,尿少或无尿,伴有持续性腹泻,排出酸臭稀软或者是水样状的粪便。就目前而言,对于衡量急性、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pH值方面,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还没有进行统一的划分与规定。同时,瘤胃pH的降低对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和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制

(一)乳酸机制

1、pH下降

牛在使用过量的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后,其瘤胃中的微生物就会以其为底物,通过发酵产生大量的ATP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由于所食用的饲料过量,因而其能量充足,进而促使了瘤胃内微生物的生长,VFA的浓度也随之得到了提升。牛自身除了唾液中带有可以与有机酸进行中和的重碳酸盐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机能能够调节瘤胃的pH。据此,VFA的升高不能与唾液中和,就会造成总发挥性脂肪酸的浓度不断升高,进而造成瘤胃pH值的降低。

2、微生物系统紊乱

当瘤胃的pH值高于6.0以上时,如果产乳酸菌—牛链球菌进行快速生长的时期,其最终的产物是以乳酸为主。如果产乳酸菌—牛链球菌进行缓慢的生长时,其最终产物是以乙酸、丙酸为主的。当瘤胃pH值低于5.0时,产乳酸菌—牛链球菌在任何条件下生长的最终产物都是以乳酸为主的。与此同时,产乳酸菌—牛链球菌对于葡萄糖的利用率较高,因此当pH值在下降时,产乳酸菌—牛链球菌的数量就是不断的上升,所产生的乳酸不能被及时的利吸收掉,就会造成乳酸的蓄积,进而促使pH值持续降低。除此之外,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以及埃氏巨型球菌对于酸性的环境及其敏感,其耐酸的能力较差,因而当pH低于5.5时,产乳酸菌—牛链球菌依旧能够产生大量的乳酸,进而促使pH值降低。瘤胃中的pH过低。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生长,但是还造成大量的瘤胃微生物的死亡,从而限制瘤胃的蠕动,最终导致急性瘤胃酸中毒。

(二)继发感染

pH的降低会造成瘤胃内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进而引发渗透压增高,导致瘤胃高渗。进而促使牛的体液渗入瘤胃,造成牛机体脱水的现象。与此同时,大肠微生物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VFA和气体,能够引起牛排除出泡沫样粪便以及腹泻的情况出现。瘤胃在高浓度乳酸作用下,会发酵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进而导致瘤胃黏膜角化不全的现象,从而使黏膜的屏障功能被减弱,使得细菌能够轻松地透过黏膜进入血液,进对肝组织传播病毒,在肝脏处形成脓肿。

三、瘤胃酸中毒的防治

(一)调配相关饲料

想要有效的预防瘤胃酸中毒,可以在牛平时使用的饲料中添加缓冲剂、有机酸、纤维以及益生菌来保持其pH值在正常范围内。牛的唾液是唯一能够维持瘤胃中pH值的生理缓冲机制,唾液中含有可以中和有机酸的缓冲剂,但是唾液中所含有的缓冲剂毕竟不能将牛体内的有机酸完全的中和,因此,需要在牛的日料中添加中和有机酸的缓冲剂,这样就能够帮助牛对有机酸进行中和,进而平衡pH值。常用的缓冲剂为碳酸氢钠、氧化镁、碳酸钙,患有SARA病的牛群应该在其饲料中多添加碳酸氢钠粉,并强制牛食用。

(二)治疗方法

对于患有瘤胃酸中毒的牛在进行治疗时所采取的原则是矫正瘤胃和全身酸中毒,从而防止乳酸的产生。可以采用石灰水对牛胃进行清洗的方法,将1kg生石灰与5000mL的水进行溶和,并将其静止。而后取出上层3000mL的清液对牛胃进行清洗,将其为胃中的液状物排出。而后在对石灰水进行稀释,在冲洗。如此这样数次,直到瘤胃液的pH值呈现中性或者弱碱性。最后在用浓度为 5% 的碳酸氢钠溶液,取 1500—2000mL进行每天 2 次静脉注射,症状比较严重的需连续用药 2 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牛瘤胃酸中毒,且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

结束语:

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是由于胃中的有机酸过多致使其pH值下降、微生物区的系统紊乱。对此,可以采取维持瘤胃的pH值、调控微生物区等方法来防治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可以通过在其日料中添加适当的缓冲剂、益生菌等来维持瘤胃的pH值及微生物区的平衡,还可以使用相关的治疗措施对该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进而提升牛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艳玲,沈赞明.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2]安娟.反刍动物发生瘤胃酸中毒的营养机制及其防治[J].中国饲料, 2007(2).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及其早期识别与干预的研究进展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