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祥
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
陶行知,是真正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用他的“大白话”,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在将近一百年前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传播教育真谛。教育的真谛不是空中楼阁,相反,应该是遍布在田间地头、街谈巷议的东西,是人人都应该去接受的,人人都应该参与的,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只是少数人才可以享有的贵族生活。
陶行知的每一句话都那样的振聋发聩:“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先,不算是好汉”……这些话似乎是在喊口号——今天依然在许多人的嘴里只是作为口号。如果我们了解了陶行知曾经做过什么,我们就会深受感动,我们就会因为他曾经的勇气而赞叹,为他的执着而敬佩,为他的无私而敬仰,为他的信念而惭愧。
陶行知的话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任何的修饰,却有着深刻的教育思想。他不会写么?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大师,往往不去卖弄自己的学问,他们所说的,所做的一切,都是直朝着自己心中的圣地的,一切不利于自己毕生追求的终点的手段和方法,他们都是要舍弃的。
无论是为文,为人,为教育,陶行知无不坚定地奋斗了一生。我想起被流放海南的苏东坡,面对落后的蛮荒之地,他把朗朗书声带到了人迹罕至的边疆,他传播的不只是知识,文化,更有一个人胸怀天下普度众生的追求。让中国无地无学生,把教育扎根乡村,这是陶行知的理想。我想,他一定是欣赏堂吉诃德的,他说“一定要有单枪匹马勇往无前的气概,犹如外国人传教的精神,无论什么都不怕,只怕道理传不出去。”
陶行知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自己的信念,让自己行走在乡村田野,让自己身体和理想一同奔跑,和自己的事业一同放射光芒。陶行知为了教育的普及和百姓学习知识做了许多,也构想了许多。能够像陶行知那样舍去自己做大学教授的优越而到乡下去普及大众教育的人,是令我们敬仰的。
今天,还有谁愿意走进田间地头,让那群不识字的农人去学习一点知识呢?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陶行知则选择了走向他们。我们可以想见,辛苦、障碍、失败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学校,一切的一切都是完全凭借着师生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现在想来,他们所拥有的——包括陶行知和他的同行者们——仅仅是那一腔热血壮志么?今天的我们,是否连这一点热血也只是化作了一个闪念呢?哪里更需要我们的教育?哪里更需要我们的知识?我们个人价值的空间在哪里才有更广阔的天地?哪里才是真正释放我们才华的空间?这一切都值得思考。
陶先生一生做的事情其实再普通不过了,他不遗余力地去做,且乐此不疲。我从中感受到的是一个人的理想是多么远大,一个人的信念是多么执着。一颗滚烫的热心,在燃烧,燃烧了近一个世纪,直到今天,不知道这火星散落在了哪里,是否在你我的草丛中发光?
陶行知的教育,是我们本土的教育,是和我们的国情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是真正属于中国的开创性教育。今天的我们,应该像陶行知和他曾经师从过的杜威那样,用实践来检验一种理论或者学说是否有价值。“大丈夫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岂宜随便过去。”这声音响彻九霄!
用生命践行教育的理想
从事社会改造的人,应该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就是要“眼高手低”。我们要高瞻远瞩,还要脚踏实地。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长城是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的,就算是世界上的高山也是经历地壳千百万年的酝酿而形成的。沧海桑田告诉我们,一切都需要时间的。胸怀天下的宏图大业,举一人之力而图之,不能也。可是如果一人也没有,便是空谈。世间事纷如牛毛,满眼尽是可变之数,虽然如今满目疮痍,我辈若只管哀叹,又岂能看到可变的那天?用绵薄之力缓进而决不后退,寸步前行而终可以至千里,天下焕然的一天也必将到来。我们首先要坚定地相信,终究会有这一天的。因为,在苦厄中,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让我们孤独的身影不再孤独,让我们跌倒时鼓起继续前行的勇气。这是陶行知给我们的启示。
“碰钉子的时候有两个法子解决:第一是硬起头皮来碰,假使钉是铁做的,我们的头皮要硬到钢一样,叫铁钉一碰到钢做的头皮上就弯了起来;第二是要把我们的热心架起火来,把钉子化掉。我们只怕心不热,不怕钉子厉害。”多数时候,我们的头皮不能和钉子碰,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头皮是否能禁得住。但是我们要有一颗禁得住烈火煅烧的心,更重要的是我们心中的火能烧多久,能不能烧到把钉子化掉。我们要时刻做好这种准备。
关于教和学的问题,陶行知说了无数次,一直强调的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可谓是无论什么场合反复重申自己的主张,一次次深入去理解、丰富自己的这一主张。可是,今天的教育却早已经丧失了这种理念,而且这种“教学做”早已经变成了支离破碎的东西,或者根本就在学校被分离了。最初的时候,陶行知提到“说起来是学校,实际上却是教校”,哪里是“学”的地方啊,分明只有老师的“教”,不见了学生的“学”。“教”的内容要取决于“学”的内容,“学”的内容又要看“做”的内容,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有用的,怎么做就怎么去教。可是今天的教育呢?时隔将近一个世纪了,我们的学校却仍不见太多进步,而且与目标越来越远了。“穷苦和学问是好友,富贵和学问是仇敌。”耐得苦寒的人才是经得住考验的人。生长在温室里的孩子和安乐窝里享受一年四季春天的孩子,怎么可以成为挑起民族未来重担的栋梁呢?他们的肩膀是弱小的,他们的心灵是脆弱的。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人活着,而是让人更好地活着,高质量地活着。这些活着的人,不是少数的,而是让所有人都能够进步。教育就是生活,要用生活中的需要来作为考察教育的成绩,而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只有那一些分数。我们教育出来的人,应该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能够懂得在生活中给他人一些帮助。教育出来寄生虫,就是我们的罪过。
九十年前,陶行知说,当时使用的教科书,编书的人有的竟没有做过教师,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做标准来让大家使用教材。今天呢?一切依然。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孩子没兴趣?为什么我们的文章孩子不喜欢?因为那些生活远离孩子,让他们根本不可能感受到任何的乐趣。
教育的过程应当是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这才是学生真正能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陶行知先生举例说学问之道,就好像去一个地方,如果不乘车,让自己步行去,尽管辛苦一点,但是回来的时候绝对是可以回来的。学问的过程需要他们独立去探究,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够在两个地方之间来去自如。
陶行知先生不止一次地强调对比“人上人”与“人中人”。教育培养出来的公民不是高高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人,而是平等的人。没有平等的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来人中人。让少数人成为统治其他多数的人,就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这不只是教育阶段的事情,而是整个民族的事情。之所以我们的民主进程举步维艰,正是因为我们教育的指南针指错了方向,我们的教育者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将会对我们的民族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往往在对一些孩子进行管理的时候,带着一种过去的统治者的意识在做教育的使命,民主启蒙在我们的肩头,将是多么沉重。
“无斧不能砍木,无剪不能裁衣,无刀不能作厨子,无工具不能做教育的事业。”万事万物都有其教育的价值,万事万物又都有为我所用的价值。我们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离不开必要的工具,教育需要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教师。
用生活指导,做完整教师
教育的资源是无所不在的。陶行知总是让学生去帮着自己传递知识,这样不但让学过的巩固了,而且又扩大了传播的范围。这样一来,教育的内容就好像细胞分裂一样,成倍数增加了。教育是慢的过程,只能徐缓图存,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我们需要的就是耐心,而且时刻要有事事如临大敌的意识。如此,何事不可成功?
陶行知强调做人做事最好是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一心挂两头,现在仿佛成了一种时尚,一些人觉得自己可以同时做好许多事,有些人也把自己担任了许多职务或者头衔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大有看“我多有能耐”的架势。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对教育有切实贡献的人,就应该安心地做一件事,专心才能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也就是陶先生说的,做一个完整的人。为了做一个完整的人,陶行知提出了三个要素: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陶先生不是在对别人指点,同时他也在自问:“我是不是一个整个的人?”一个完整的教育者,必须要以完整的人为前提,健康的生存状态又是以健康的身体为前提的。独立的思想则是以独立的人格为前提的。独立的职业则事事以乐做为前提。独立,就是不依附其他,专心做自己的事,要做“生利”的事业。这种利不在自己,而在后人,千秋后世才能享有。如果仅仅把自己做的事的多少看成一种工作的成绩来衡量的话,我想,最后的结果是越加越小。
陶行知的教育是“活的教育”,这个活是要让学校活,而不是一潭死水;要让教学的内容活,而不是一成不变。只要社会在发展,教学的内容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去变化,这也是做事要活,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思想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会学生懂得生活,也可以说要让孩子知道以后怎么活着,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死的教育,不应该让人学死,学会了活不成。活的教育是用活的教材、活的教室、活的方法教出来活的人。这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方法,一个目的。一潭死水的教育,怎么能够造就合格的国民呢?
我们自己和我们要培养的孩子们,都应该成为这样的“活”人。
“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时至今日,我们的学生竟然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自己从学校走出来以后的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了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幻。我们教育出来的人,从一开始就是鄙视劳动的,鄙视生活中生存技能的。他们似乎只懂得从书本上去学习知识,而不懂得从生活中学习知识,更不会把知识在生活中去实践。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孩子,整个社会都已经不懂得要用实际生活来指导我们的教育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活”的教育思想。一个只会照本宣科而没有思想的老师,最终只能让学生成为一架学习的机器。我们做教育的,无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都不能推卸我们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因为,这些都是客观的存在。
陶行知称呼一些人为“伪知识阶级”,我想到了一个词语:伪教育。科学是遵循着一条最基本的规律的,那就是需要实践的检验。真的东西就必然是科学的,知识是否有价值,那就要看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让人拿来运用,并且创造多少财富和推动人类多少进步。而教育,多少人在做,是不是真教育呢?我想起了陶先生的那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就让我们懂得了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律。
陶行知先生是一个文化的布道者,他用自己的一生普及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因为他深深地知道,语言和文字的第一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工具性,当人们不能掌握这门工具的时候,更高层次的东西,根本不可能被人感受到的。因此,他不遗余力时时处处在践行自己的理想,哪怕是对一个要饭的乞丐,也不忘记教他认识几个字。也许,在我们看来,这是多么可笑的事啊,可是,这恰恰是陶先生身上所具有的一种文化传播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的一种责任感,才显示出了陶先生身上的光华。再对比我们现在的教育,陶先生做的是实实在在的真教育,我们做的却有伪教育。我们的民族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些人来做事,只有肯实干又有思想的人,才能够给我们的民族带来希望,证明我们教育的价值的存在,同样也给真正做教育的人一种动力。反之,如果没有这样去教育,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呢?因为陶先生明确地指出“教师就是乡村教育的灵魂”。
当别人都在造梯子的时候,我们却在挖井。天空中也许会不时地降下雨来,但那不是你登上天空之后找到的,而地底下的水泉汩汩流淌着的却是挖井人一铁锨一铁锨挖出来的。教育就好像寻找地下水源一样,也是需要智慧的。但是更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不懈去克服各种困难。一切以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的根本,同时还要作为最后的归宿。这个过程来不得半点偷懒,半点懈怠,半点投机取巧,半点的空想幻想,只有脚踏实地去做,伴随着思考与探索的精神,地下就一定会有水冒出来。
(作者单位:河南安阳市南关小学)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