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学校教育生态满足学生多元发展

2016-05-14 08:53郭涵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校本重构生态

郭涵

新的中高考改革和教育供给侧改革彰显了选择性的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要推进教育实质性变革,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就必须重构教育生态,改变当前教育的存在范式。

首先,育人模式的创新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从育分到育人,从知识到能力再到价值观,从甄别到展示,教育必须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其次,必须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学生的选择权加大,就要重构学校的管理制度,重建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校管理形态,明确教师“双岗双责”。第三,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探讨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开放教学,找到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强调以生为本的自主高效的学习。教师要知道自己课堂改进的目标,因为学科质量的自我管理是最根本、最有效的管理。第四,要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使课程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国家的意志,满足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充分彰显学校的文化和特色。

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建设课程结构?基础教育打基础的深度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因此,学校课程除了要满足学生当前发展的需求,更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学校要突破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界限,搭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建立优势课程群。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坚持精品化、核心化、结构化和特色化,实现了跨领域、多学科的目标。我们课程设计的三个特征是把三级课程融合、跨越学段、跨越学科。

在课程体系中,我们打通三级课程,设计了“三层八维”结构课程图。第一层是基础能力,结合学生的特点,丰富了国家对于学生基础能力的要求,这一部分是所有学生的必选课。第二层是拓展研究,是所有学生的选修课。第三层是学生在学校要完成的一些项目。这三层课程共有32个系列。

为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我们设计了大学先修课。文学课程比较重视研究方法,如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人文实践课程讨论的都是最前沿的问题,如传统产业的转型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理科课程重视科学素养的培育,成为了系列课程。我们还跟中科院合作,设计了5条科学探索的路线。此外,我们还设置了领军主题课程群,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培养领导力,拓展技能。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自主排课、自主会考,赢得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生减负增效的空间,形成了自己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要求,建构了学生学习力的模型。

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学校以自我教育理念为首,坚持生态观、生活观、生命观,坚持实践性、伦理性、创造性,形成了生态智慧课堂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多元发展。

猜你喜欢
校本重构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生态之旅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