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瑾玙
摘要:自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启动。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正从“高频词”化为政府、企业明晰具体的改革“路线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
所谓“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中国经济的增长迈入了泥潭,供给侧的改革登上了舞台。此次中国经济的下滑已经不再是周期性的波动,而是一场结构性的危机。
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人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产业结构问题。伴随多年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现在有相当多的传统产业的供给能力大大超出了需求,特别是建筑类产业的供给能力甚至已经越过资源和环境警戒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发展从质上提升的重要体现,是步入发达国家的重要象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作用就是让资本、劳动力和资源从传统落后产业部门向新兴产业部门转移,让生产要素被配置到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业部门。当前,我们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就是从供给端、从生产、从开始出发,提升生产要素效率,优化经济发展原始动力,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有限
消费、出口和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从出口和投资来看,效果不明显。从出口来看,当前,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良,国际金融危机时有发生,国外消费不佳严重影响我国的商品出口,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从投资来看,国内的投资主要是粗放型投资,这种投资一定程度上会引发经济和社会问题。
(2)环境污染与产能化解的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导致环境污染的行业主要有钢铁、电解铝、船舶、玻璃、水泥等,而这些行业恰恰是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这些行业产能利用率长期不足80%。2013年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72%,这样高能耗导致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大力度关停这些高能耗行业务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速。
(3)传统行业与金融行业利润相差悬殊
在我国全部上市公司当中,非金融类企业比重高达85%,但是所获利润比重不到45%,尤其是我国传统行业,利润不足10%,甚至有很多传统行业年年亏损,与金融类企业利润相差悬殊。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2014年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25%、324%和238%,煤炭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1%、29%和27%,机械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7%、12%和22%。
三、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1)优化传统产业供给结构
要优化传统产业供给结构首先就应当化解绝对过剩,加大淘汰供给绝对过剩的传统行业,重点治理钢铁、电解铝、玻璃、水泥等绝对过剩行业,不断化解过剩产能的矛盾。除了淘汰之外,还应当积极引导结构性过剩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挖掘有效需求,进一步提升技术手段,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不断优化传统产业供给结构。
(2)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
在目前中国经济形势下,应当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支柱产业。到2020年,力争使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0%以上,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坚力量。
(3)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大力发展
由于受到资源等因素的约束,目前我国服务业在结构和供给总量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服务业潜在的需求一直没有被有效的释放。因此要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尤其是促进现代服务业、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优化升级,进而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要重点发展售后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服务业。不断通过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手段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不断满足生活性服务业的现代化需要,大力发展养老健康服务、饮食调理服务、医疗用药服务、娱乐健身服务、健康保险服务等现代化的生活服务行业。通过市场化机制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中国供给侧改革:夹缝中的制度重构.腾讯财经.2015-12-22[引用日期2015-12-25]
[2]为什么现在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浪网.2015-12-15[引用日期2015-12-16]
[3]结构性改革该如何推进-解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新华网.2015-11-10[引用日期20l 5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