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夏 谢小丽 庞玉新 于福来 官玲亮
摘 要 目前我国砂仁主要有阳春砂仁、海南砂仁2个品种,阳春砂仁栽培技术已大量报道,而海南砂仁高产种植技术鲜见报道。本文结合海南砂仁多年种植技术及研究经验,对海南砂仁的生长规律与种植技术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为海南砂仁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南砂仁 ;生长规律 ;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6.008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Promotion of
Amomum Longiligulare
CHEN Zhenxia XIE Xiaoli PANG Yuxin YU Fulai GUAN Lingliang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ATAS /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in Southern China / Hainan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Blumea Balsamifera,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act At present, 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Wu et Senjen and A. longiligulare T.L.Wu are mainly varieties in china.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A.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has been widely reported, but high yield planting technology of A. longiligulare is rarely reported.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growth law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A. longiligulare with its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experiences in recent year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 longiligulare growers.
Keywords Amomum longiligulare ; 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 growth regularity ; planting technology
海南砂仁(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潮湿、适度荫蔽环境中生长,在海南岛都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澄迈、儋州、三亚、乐东等地。海南砂仁主要以果实入药,气微香,性味辛温,但气味比阳春砂仁淡[1],功效与阳春砂仁相同,具有理气开胃、调中,安胎等功效[2],是我国重要中药材之一。近几年,海南政府积极加大引导农民发展海南砂仁产业,使之成为海南农民致富的增收产业之一,目前海南砂仁的种植面积已达66.67 hm2。然而,关于海南砂仁种植技术的相关报道很少,种植农户的种植技术落后等原因,致使海南砂仁产量不高,收益较少。因此,笔者根据这几年来在海南儋州市种植海南砂仁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海南砂仁高产栽培技术,并对推广措施提出一些建议,为海南砂仁种植户提供参考。
1 形态特征与生长规律
1.1 形态特征
海南砂仁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2.5 m,最高可达3 m,根茎圆柱形,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0~30 cm,宽3~5 cm,两面均无毛;叶柄长约5 mm;叶舌披针形,长3~4.5 cm,边缘有疏短毛。总花梗长2~3 cm,复磷片叶;苞片披针形,膜质,长2~2.5 cm,褐色,小苞片长约2 cm,包卷住萼管,萼管长2~2.2 cm,三齿裂;花冠管较萼管略长,裂片带形,长约1.5 cm;唇瓣倒卵状匙形,长和宽约2 cm,白色,基部紫红色,顶端具二裂的黄色小尖头,中脉隆起,紫色;药隔附属体半圆形,二侧的近圆形。蒴果近球形或椭圆,长1.5~2.2 cm,宽0.8~1.2 cm,具钝三棱,被片状、分裂的短柔刺;种子紫褐色,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宽1.5~2 cm。花期5~11月;果期6~9月。与砂仁不同之处果具明显钝3棱,果皮厚硬,被片状、分裂的柔刺,结实率较砂仁为高[3]。
1.2 生长规律
海南砂仁可以分为幼年、成年和衰老3个生长阶段。幼年是从海南砂仁种子萌发到开花结实的阶段,此阶段的第2~3年是生长发育及繁殖逐渐形成群体阶段,在这幼年时期迅速形成群体主要是以母株产生分株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分株,3~5月和10~11月为分株盛期,其消长规律是新的分株产生快,母株消亡慢,以这样的规律不断繁殖下去。因此,幼年阶段的管理至关重要,其好坏将直接影响海南砂仁产量的高低。成年阶段是从种植后的第3~4年开始到衰老前的旺盛时期,可延续到7~10年,此时期的生长特点是枝叶生长、分株生长和生殖生长几乎同步进行,都达到旺盛时期。衰老阶段是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均出现减退,产量也趋下降,分株能力减弱,植株群体表现出衰老现象,全年各时期均有植株衰老期,历期6~8个月。
1.3 生长环境
海南砂仁是热带半阴生植物,喜温暖凉爽、阴湿、多雾的气候,气候环境可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海南砂仁喜漫射光而忌强烈阳光直射,荫蔽度50%~70%为宜,但苗期与新栽植株需要较大的荫蔽度,以70%~80%为宜;定植2~3年的植株与砂质壤土或较干旱的地块,荫蔽度宜在60%~70%;定植3年后开化结果期、土质黏壤土或壤土荫蔽度宜在50%~60%,若过于荫蔽,则植物生长虽旺盛,但开花结果少。海南砂仁生长最适宜的年平均温度为22~30℃,特别在花果期要求严格,22℃以下或高于32℃开发不正常,25℃以上有利授粉,结果率高。海南砂仁对水分要求也特别严,年降雨量要在2 500 mm以上,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为好。尤其花期,多雾,土壤湿度大(含水量20%左右)结果较高。相反如遇连续阴雨会造成花烂,易感染病害;久旱会使花干枯、果实不饱满,降低结果率。海南砂仁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表层疏松肥沃,保水力强,便于排灌的土壤为宜。
2 高产种植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2.1.1 选地
海南砂仁与阳春砂仁都是一次种植,多年结果的植物,种植条件比较相似。由于海南砂仁通过分株繁殖形成群体,需从土壤中吸取大量养分,其葡匐茎密布地面,不便松土,根系浅,怕干旱。因此,育苗地宜选择荫蔽条件良好,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为佳;种植地宜选择交通便利、土层深厚肥沃、水源方便、pH 4.8~5.6的地块,最好是保肥力强的黑色壤土或沙壤土。在海南,可以选择荫蔽度60%~70%的橡胶林防护林下或传粉昆虫丰富的自然杂木林下;如果为新开荒地,可在周围种植一些蜜源植物,如荔枝、芒果等,以利于传粉昆虫活动。
2.1.2 整地
在定植前1~3个月进行整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首先将种植地的杂草清除干净,深翻土壤30~40 cm,整平,然后起成宽1~2 m的高畦,开好排水沟和人行道,方便管理。整地时先撒一层薄薄的生石粉,再用椰康混沙在地面铺一层保湿,具体要视选择的地块而定。
2.2 育苗
2.2.1 种子采集
海南砂仁果成熟期为6~8月,成熟标准是果实容易从果柄拉脱,轻捏易裂开,黑褐色的海南砂仁种子是充分成熟的标志。采收时一般选取成熟、无病虫害的鲜果,在柔和阳光下晾晒,可提高种子的成熟度;也可去果皮,用砂擦去果肉和种衣,清水漂洗干净,阴干或晒干。种子宜采收阴干后即时播种或保湿贮藏,如不能及时播种,可放在冰箱干藏或湿沙贮藏至第二年2~3月取出播种。
2.2.2 育苗繁殖
海南砂仁育苗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方法最常用的沙床催芽法。具体做法:首先作床,选择荫蔽度良好、排水灌溉方便的地方作为育苗地,用土坯垒好沙床,宽1 m,高度2~4 cm,长度不限,如果过长,也可以将沙床分格,沙厚5~8 cm,最好选用新鲜河沙。再拌沙,先过筛筛选粒径小的细沙,加少量有机肥混合拌均,把沙铺于沙床上,浇足水,再把已处理过的种子(30~40℃温水浸泡2~3 d)撒于沙床上,再盖一层薄薄的椰康混沙,保持床面湿润,播种后注意保持沙床湿润。当海南砂仁苗具1~2片真叶时,就可从沙床上分批取出栽于苗床上,苗高50 cm以上时就可出圃定植。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般选择在立春前后,需选择生长健壮、分生能力强、无病虫害、穗大果多的母株,从中割取带有1~2条葡匐茎、3~10片叶,高50 cm左右的壮实新株,剪去部分叶片与长根。如果是远途引种,装运时不能堆压太厚,并要注意淋水,到达种植地,宜把种苗放在荫蔽处1~2 d再种植。种植时挖长宽30 cm、深20 cm的种植穴,施腐熟有机肥或肥沃表土作底肥,按行株距1 m×1 m种植,栽后压实、浇水,用稻草、茅草等覆盖保湿。
组织培养:近年来,一些学者利用海南砂仁根茎上的笋芽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莫饶等[4]研究以笋芽作外植体的海南砂仁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利于芽诱导培养的培养基为MS+BA 3.0 mg/L+NAA 0.05 mg/L;增殖培养基可采用MS+BA 8.0 mg/L+NAA 0.05 mg/L;在1/2 MS+NAA 1.0 mg/L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壮苗培养的效果最佳,炼苗14 d的效果好,移栽成活率可达100%。
2.3 科学管理
2.3.1 育苗地管理
育苗地需根据天气情况注意淋水与排水,幼苗根浅,遇旱易死,遇水浸易腐烂;待开始出苗时宜搭上遮荫网,防止阳光直射,荫蔽度以80%~90%为佳;等幼苗出了2~3片叶时,每公顷用22.5~30 kg氮肥兑水成22.5 t施肥;当幼苗有5~7片叶和8~10片叶时,每公顷用45 kg氮肥兑水22.5 t施肥;之后每个月可根据苗缺肥施以适量的猪、牛栏粪、草皮泥混合的土杂肥。每次施肥前需先拔除杂草,以免杂草与幼苗抢阳光争肥水。当苗高3~7 cm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使株间相隔2~3 cm,以提高成活率;为了保证苗的数量,此时可以进行装坯假植,便于苗期管理和定植的成活率,保证苗的整齐度。若遇寒潮,需用尼龙薄膜覆盖防寒,风口处应搭设挡风棚。
2.3.2 种植地管理
土壤管理:海南砂仁是浅根植物,在定植1~2年内,还没形成群体,在高温多雨的旺盛生长季节,为防止土壤板结,抑制杂草从生,需根据土壤与杂草的板结程度与杂草的量进行除草松土。海南砂仁种植地不推存使用除草剂除草,除草时在植株周围除草,勿损伤植株的嫩芽,其目的是为了保证2年内海南砂仁把周围地块铺满,松土为了其更好的扎根;2年后,当海南砂仁把种植地铺满后,就不需除草。如果种植地比较大,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除草剂,除草剂一般选用百草枯,喷除草剂时选择无风的晴天进行,喷洒时喷头一定要低,不可喷到植株上,更不可喷到嫩芽上;若受雨水影响,根部裸露时,需在施肥后向种植地撒施一层表土或肥沃的泥土,其厚度以盖住祼露的根状茎为宜。
水分管理:海南砂仁是喜湿怕旱植物,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水分及降水量均可影响其生长与开花结果。5~10月是海南雨季,需要减少浇水,注意排水,尤其幼龄期的海南砂仁苗,防止积水引起根腐病。11月至翌年4月为海南干季,需注意浇水,幼龄期植株的土壤含水量需在24%~26%;成龄植株土壤含水量不宜低于10%,土壤含水量太低会出现植株干黄、短水或生长慢,老株也会提前枯萎。在开花结果期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造成烂果。
施肥管理:新种的海南砂仁及幼龄期的第一年需施肥2次,分别于3月上旬与8~9月进行,根据土壤肥力,第一次主要以有机肥为主,适施氮肥;第二次以农家肥为主,并混施适量磷肥。定植2~3年,开始进入开花结果期后,每年需施肥4次,分别于1月上旬、3月上旬、4月下旬与6月上旬进行,第一次是攻苗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适施过磷酸钙;第二次是壮花肥,主要以人或家禽粪尿为主,并施适量的尿素;第三次是根外追肥,主要是喷施叶面肥;第四次是保果肥,主要用2%磷酸二氢钾加入5 mL/L 2,4-D喷果,以减少落果或促进幼果膨大,每公顷用750 L左右药液。
2.3.3 植株管理
春剪、秋剪:海南砂仁定植后,需进行适当修剪,在花序未形成前,剪除枯、弱、病苗及过密的春笋;在收果后也需剪除枯、弱、病苗,但勿剪除秋笋,以利于第二年开花结果。
引诱昆虫授粉:海南砂仁花为虫媒花,靠昆虫传粉。在海南,待海南砂仁花朵盛开时,补充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在种植区域外围放泡过老鼠药的死鱼,每公顷放约300条鱼,不仅可以防止老鼠破坏花朵,还能吸引昆虫爬动,便于授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引蜂授粉。
2.3.4 主要病虫害管理
病害:海南砂仁的病害主要是幼苗期的苗疫病,一般在春夏交接或夏天高温多雨时发病较多,主要是由真菌中的一种藻状菌引起,此病蔓延很快,3~4 d就可蔓及整畦幼苗。发病初期是叶片上有1~2点不规则病斑,随后扩大至整片叶呈半透明水渍状,严重时迅速蔓延至叶鞘和下层叶片,使全株叶片腐烂或干枯而死。防治方法主要是平时勤检查,发现有斑点渍水状植株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加强通风、排水,增施草木灰与石灰消毒,然后用1∶1∶120~200波尔多液每隔10 d喷洒1次,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
虫害:虫害主要是螅虫、卷叶虫、钻心虫及地蚕等。首先需加强水肥管理与做好场地处理,勤检查,及时清除被害叶片,在成虫产卵期可用90%的敌百虫原粉800倍液每隔5~7 d喷洒1次,另外还可结合诱杀和捕捉。
3 海南砂仁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3.1 立足市场需求,加大宣传
砂仁是一味较常用的中药,主要包括阳春砂仁、海南砂仁与绿壳砂仁。近年来,作为药食同源的药品,砂仁在食品、保健品、香料、调味品等也被广泛应用。而一直以来,由于使用习惯,人们多以使用阳春砂仁为主,但由于阳春砂种植过程中需要特殊的虫媒和人工授粉,导致阳春砂种植成本高,产量低,种植周期长,加上对砂仁的广泛需求,导致了砂仁市场的供不应求,尤其是阳春砂仁的价格已达到1 200元/kg。海南砂仁与阳春砂、绿壳砂均为《中国药典》规定的砂仁药材的原植物。由于海南砂仁种植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授粉,对种植环境的要求较小,适应性强等优势,是解决阳春砂仁短缺,价格不断上涨的方法之一,为海南砂仁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促进海南砂仁产业的发展。因此,通过相关媒体大力宣传海南砂仁种植优势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以提高药农对种植海南砂仁的热情。
3.2 建立经济林木-海南砂仁间种模式,促进大面积推广
由于海南的独特气候环境,海南白沙、儋州等市县大规模种植了橡胶、槟榔、沉香、桉树等经济林木,这些经济林木的栽种为海南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创收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但是由于这些树种高大,株行距大,造成一定程度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经济、土地成本的提高。而砂仁在生长发育期内需要一定的蔽荫,一般适宜在60%~70%的阴蔽度下生长,喜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尤其适合在海南生长,特别是橡胶等高大的经济林下。因此,根据砂仁和橡胶等林木的生物学、生态学等特性,以橡胶等高大经济林木为上层林木,砂仁为林内间作物的复合经营模式适合在海南使用和推广。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光能、热能,同时还可以大幅度的改善林内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状况,以达到提高单位面积生产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间种砂仁15 000~16 500株/hm2,3年后可收果。另外,海南砂仁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授粉,大量的降低了种植成本,并且适宜种植的范围广,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阳春砂仁低。因此,鉴于海南的独特地貌和生态环境,尤其适合海南砂仁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
(上接第36页)
3.3 建立海南砂仁种植示范基地
为使海南砂仁成为海南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在政府支持下,引进公司进行合作,实施筹备建立海南砂仁种植示范基地,制定种植、采收、加工和贮藏等环节的技术规范,进一步加大对农户的规范化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提升海南砂仁种植规范水平与提高海南砂仁产量,进一步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3.4 发展海南砂仁深度加工产业
据1985年《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和1988年《全国医药产品大全》的统计,目前中国生产的中成药和保健药品中,以砂仁为主要原药材的中成药有开胃健脾丸、香砂理中丸、腹痛止泻丸等百余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南砂仁作为药食同源的消食类中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除了药用价值外,海南砂仁还可以深加工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调味品、香精香料等多个领域,如可以加工成海南砂仁粉、海南砂仁糖、海南砂仁酒、海南砂仁养胃茶、海南砂仁叶油等产品。通过鼓励海南省党政群机关、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海南砂仁产业开发,大力扶持与鼓励涉农加工营销企业开发海南砂仁深加工产业,延长海南砂仁产业链条,形成企业与农民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推动海南砂仁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志忠. 阳春砂仁、海南砂仁及伪砂仁鉴别体会[J]. 陕西中药,1998,19(6):277.
[2]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 海南植物志(第四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01.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16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23.
[4] 莫 饶,朱文丽,吴繁花,等. 海南砂仁的离体快繁[J]. 热带农业科学,2003,2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