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 苏文 丛明明 韩镇远
摘 要: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江苏的新使命,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起点。通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分析,借鉴相关研究,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合理规划到企业的整合创新要素,合理利用资源,力求解决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使其真正发挥创新示范作用。
关键词:苏南地区;创新示范区;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6-0061-03
引言
2006年,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了推动标准化自主创新12项措施。2009年起,批准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4年1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昆山、江阴、武进、镇江等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地区已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丰富的科技资源,但经济发展方式还不够集约、经济与科技结合程度不够高、科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科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如何解决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将各地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献综述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于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影响深远,因此对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选择尤为重要。解佳龙、胡树华从载体支撑力、自主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和集聚辐射力四个维度,设计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指标体系,并采用均衡判别模型和威弗组合指数构建了综合甄选模型来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否有承担示范重任加以评价[1]。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第一资源应属人才,李锡元、付珍运用AHP分析法了解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的高科技企业人才需求及其满足情况,从中发现其对科技人才的主要激励因素并通过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改进意见,完善高科技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2],以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代利娟、张毅主要在科技金融方面对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现存的金融漏洞分析,借鉴美国硅谷银行、杭州“科技支行”等案例成功的经验,从信用贷款、资本市场、组织体系、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意见,完善金融创新体系[3]。
本文将借鉴已有的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研究,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优势,解决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设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存在的问题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传统模式的依赖性强,自主创新意愿不足
苏南地区经济主要依靠加工制造及技术引入的传统模式,产生此依赖模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才问题。尽管江苏省出台了人才引进计划且有众多高校人才输出,但人才对接成功率低,高校过于重视理论,缺乏理论实际的结合,学术成果转化利用率低。同时,因为缺乏对企业中层人才的政策补贴等配套政策,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出。因此,企业仍难以培养引入核心技术人员,从而缺乏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2.成本问题。中小型企业注重企业的利润率以及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率,为提高企业利润,保证企业能够正常持续的运行,企业会选择尽量降低成本。因此,企业对于自主研发创新这种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的投资兴趣不浓,而更加倾向于引进技术。
3.产业问题。创新示范区内的企业多为新兴产业,其产业的核心技术较难以掌握,不少企业处在产业链低端,选择从事附加值环节的加工。
4.环境问题。创新资源配置率低,缺乏以产品利用为目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平台,缺少国家级研究机构[4]。
(二)企业获利空间减少,融资难度较大
苏南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居多,提高企业自身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企业融资问题。而近几年来,加工成本快速增长,造成制造企业获利空间大幅缩减;银行在基准利率之上进行调增,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过快的产业转型使得一些企业放弃自己的主营业务迅速投降第三产业,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安排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政府部门缺少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致使一些企业没能真正充分享受政府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等种种原因加剧了企业融资难题。
(三)各地自由发展,配合度不高
各个地区的融合力度不足,建设出现分歧。苏南地区建设是对多个开发园区的融合发展,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尝试,其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地区之前能够相互配合。然而各个城市的自主管理,难免会产生分歧,在监督协调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甚至还会造成区域范围内的利益牺牲。各地区间的分割与矛盾造成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违背了“1+1>2”的发展初衷。
三、对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对策意见
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本文认为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政府方面
第一,提供资金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引进大量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效率,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政府应制定有利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法规和实施办法,如增加政府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各类科技项目资金的引导力度;同时,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提供科技补贴、税收减免,以及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此外,实施宽松的信贷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创新与竞争起到关键作用,政府要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发挥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在产业升级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专业园区建设。通过建设一批重点科研机构和创新基地,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可成立江苏省科技创新研究院,集中培养人才,形成“人才助创新,创新带项目”的新格局。依托长三角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政策优势,政府还应启动“人才智力引进”“海外人才引入”等计划,提高苏南自主创新能力,助推战略新兴产业。
第二,省级统一宏观调控,地方成立管理机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度较大,会出现协同性差、资源难以共享等诸多问题。综合各方考虑,省级成立综合规划委员会,负责宏观调控及战略规划的指导,地方成立联席委员会,对产业规划、资源共享、行业发展等共性问题达成协议,并最终由地方政府进行实际操作,增强规划的实施力度。省级、地方委员会及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将有效解决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中的问题,并能最大程度提高效率和创新力。为解决行业间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可成立行业协会,便于指导行业可持续发展,有效配置资源,协调内部矛盾,并根据各地区某一行业发展情况差异,搭建平台,定期举办活动,便于行业内企业的学习和交流。
第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是做到资源配置公平化,尽管同一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同一行业间发展存在差异,但为了防止恶性竞争、打压式竞争等现象的发生,省政府必须在融资扶持、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创新示范区内实行公平化资源配置。二是科技资源集中化。针对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一批新兴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差异,要抓住主要优势特色,整合科技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产业效率,增强原始性、突破性创薪能力。三是城市定位差异化,不同城市在区域内定位不同,所以各市政府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促进产业朝规模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四是要做到重点产业倾斜化。有些战略新兴产业需要较为综合的资源整合,特别是对科技创新的依赖程度较大,对于这种产业,政府应在保证资源配置公平的前提下,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及政策支持。
(二)企业方面
第一,广聚优秀人才,集聚发展资源。创新需要人才和资源。苏南地区有着比较充足的人才,这里的大学城较多,企业应当注重人才的招聘,以及对人才的培训,使得企业能有新鲜血液的补充,逐渐加强企业的竞争力。集聚资源要先整合苏南地区已有的资源。因为苏南各个地区不同的优势行业,资源分布也有明显差别,所以这就让苏南地区的资源能够集聚且各地区的企业能共享资源,而不是激烈竞争抢夺资源,从而各个地区的企业也有了合作的可能,彼此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广召人才、集聚资源,从而有了开拓创新的动力,进一步去发展资源,形成以企业自己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企业转型。工业园区、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园区是苏南地区经济发展一大特色,也是苏南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因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只有不断创新、进步才不会被淘汰。首先是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加强区域性产业分工合作,重视企业发展的方向,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骨干企业帮助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从而使得整条产业链优化完善。其次是加快企业的转型,苏南地区虽然不乏新兴产业,但也有比较老化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应该在政府和政策的帮助下实施转化,努力追上新兴企业发展的步伐,保留其优秀的经营理念的同时去除老旧的生产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最后是各类企业可以围绕自身特点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企业创新理念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情况下,在企业内外部发动创新改革,进一步打破地区的封锁,培育出创新产业新布局。
第三,注重地区产业的联合,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苏南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背景下,企业要结合自身创新优势,找准突破口,积极做好苏南地区创新联动连通。苏南地区不同的行业优势(南京的智能电网、镇江的碳纤维、常州的智能制造、无锡的物联网、苏州的纳米和生物医药)也为企业彼此之间的发展与协作减少了阻碍。注重地区产业的联合:一是要注重与其他企业的错位发展,突出自身企业的发展优势,以此为抓手带动苏南地区其他产业创新发展;二是企业要加强与其他地区企业沟通,打破地理位置和行政分割的限制,建立苏南自主创新体系,实现苏南区域内创新要素、资源共享;三是积极各类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共享各地创新实践经验,努力改善和提高苏南地区自主创新环境,为苏南地区企业的更好的发展提供助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从贸易、资金、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因为苏南地区的优势行业的明显区分,虽使合作有些不易但也带来潜在的机会。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资金的筹集与流通,苏南地区的产业集聚,也为资金的流通增加了助力。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任何地区都不可能独自研究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技术,这时就需要利用其他地区科技进步的成果。
结语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有利于苏南探索出一条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的新途径,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区域性的协同发展将利用各地的发展优势,互相竞争,又互相合作,更好地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因此自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建设示范区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大任务。本文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存的问题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意见,以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产业技术创新核心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参考文献:
[1] 解佳龙,胡树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体系与应用[J].科学学研究,2013,(9).
[2] 李锡元,付珍.基于AHP的高科技人才需求及激励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3,(2).
[3] 代利娟,张毅.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6).
[4]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激发民企活力[N].中华工商时报,2015-07-03.
[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