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课程中推动迁移的教学策略

2016-05-14 12:43朱贤友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网络课程策略

朱贤友

[摘 要] 当今社会,网络硬件环境趋于成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网络微观教学逐渐成为影响网络课程质量的重要问题。其中,学习迁移则是微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深入研究网络课程编码,对于推动学习迁移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课程中推动迁移教学的设计思路,又在此基础上从多情景呈现策略、记忆术编码策略、多维度表征策略、深加工材料策略、增加线索策略等方面,全面探究了网络课程中推动迁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网络课程;推动迁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76-02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而网络教学中的硬件优势则呈弱化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教育资源优势日益显现。并成为网络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育资源的基本组成形式,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社会各界对其研究也从宏观设计逐步转向微观教学。而学生在网络教育中的知识迁移能力则影响着网络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网络课程中推动学习迁移,是当前网络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网络课程中推动迁移教学策略的设计基础

学习迁移主要是指学生习得知识对其他活动的影响,或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迁移一直是学习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部分教育界人士还曾提出“为迁移而教”的倡导,但学生往往不会自动产生知识迁移。这是因为学生从课堂或教材中习得的知识是充满惰性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难及时提取。因此,必须不断探究和制造促进知识迁移的条件。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设计推动迁移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效率。在网络教学中亦是如此,网络教育者同样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这也是网络课程的内在要求。现代认知迁移理论阐述了知识迁移的内在机制,指出个体的信息加工、编码、存储、提取与迁移机制有密切关系。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在此基础上指出,迁移机制包括编码、组织、辨别和定势等。这种迁移机制为迁移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使网络课程的知识迁移更具可操作性。

二 网络课程中推动迁移的教学策略

1 多情景呈现策略

所谓的多情景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的讲授知识,而是将教材内容放置到相关教学情境中,通过多种情境和背景揭示知识的本质含义,并促使知识和教学情境一起内化到学生的认知体系中。著名心理学家斯皮罗曾明确提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偏差,其中主要表现为将知识从相关背景中抽离出来孤立学习,部分教育者甚至错误的认为对知识的孤立认知可以扩大知识背景,打破限制条件。这其实不利于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灵活迁移。斯皮罗指出,若学习者只是在一种情境中掌握知识含义,那么,在其他情境中运用这种知识时就会受到阻碍。学习者在使用习得知识解决问题时,会遭遇知识与实际的差异性,及实际情境的复杂性,因此,孤立简单的看待知识和事物,会遗漏知识的某一方面。而这些方面在其他情境中也许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习者要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中多次反复组织和学习知识,从不同侧面探究应用策略。当然,这种反复并不是对知识和技能的简单重复,这是因为不同的教学情境都各具特色。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和掌握知识。显然,在这种教学策略中,学生可以联系情境,对概念进行多方面理解。因此,网络课程必须在多种情境下全方位呈现知识内涵,并反复展现学习内容,并组织学生观察相关实例,充分体会知识的多样性,更加灵活的掌握知识。实践证明,学习情境越丰富学生的知识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知识迁移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在传统纸质教材中,教学往往受到线性表现形式及版面的诸多限制,这显然不利于知识情境的创建。网络以其立体化、多元性特征,为情景教学提供了更多便利,在网络教学中可以创设虚拟真实环境和多维立体环境,以及社区交互环境、不受纸质资源限制的环境等。这种多情景教学策略对化学、英语、数学、物理等网络课程的设计具有明显优势。例如,针对某一数学公式,既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情景,也可以应用于抽象数学题,还可以应用于相关的考古情景。网络环境特有的多媒体性、虚拟真实性、立体性可以为教学情境提供更多便利和条件,帮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

2 记忆术编码策略

记忆术可以有效促进编码,实践表明,若要克服遗忘,有效提取信息,就必须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总体而言记忆主要遵循组织化、表象化、联想化等原则。所谓的表象化主要是指使用方便记忆、生动形象的表现帮助学习者加强记忆。比如,在学习“象轿”这个词汇时,如果将其放入特定情境“向坐在象轿上的人表示敬意”,就会使这一词汇更具特色,却别于其他词汇,学生也会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在网络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网络的多媒体优势,适时的加入有趣的动画和形象的图片,使抽象的知识趋于表象化,进而更好地记忆、提取,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效率。组织化则是指根据某种情节或主题激活记忆中的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与需要记忆的信息紧密相连,增强记忆项目的连接性。“链环记忆术”是最典型的记忆术,它是指将需要记忆的知识以某种顺序,首尾相连,排列起来,环环相扣。在具体的网络教学中可以用flash动画来践行这一教学策略。联想化主要是指把需要记忆的知识和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照应和联系,并通过习得知识来记忆和掌握新知识。“关键词记忆”是最典型的联想化记忆,它是指选取一个熟悉的词汇作为关键词,需要注意的是,关键词要与新词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用生动的句子、表象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造学习英语词汇“ingrate”时,就可以将与其汉语发音相似的“英国”作为关键词,然后运用语句“英国人批评了那个忘恩负义的人”,进而识记ingrate的发音,及其汉语意义“忘恩负义”。而在网络教学中则可以用幽默、鲜明的动画、图像来展现这种以关键词为主线的联系,进而顺利提取和记忆新知识。

3 多维度表征策略

所谓的多维度表征策略是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符号,充分展现事物的特征,通过对知识的多类型表征和多角度构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为之后的应用与提取奠定基础。双重编码理论指出,进行信息编码时不仅要有形象编码,还要有语义编码,信息的多重编码与交叉刺激在记忆网络中形成多层联系,进而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线索。因此,根据知识结构特征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表征方式,比如图表、动画、三维立体动画、图片、关系图、文字、视频、声音等。以此丰富知识的编码形式,这种多维表征的知识,任何一种表征遭受刺激,都能够激活知识,进而实现知识提取。网络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进行多维度表征,尤其是网络学习环境中的超链接与多媒体,更加有利于知识多维度表征。其中,超媒体系统为立体表征和多媒体表征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可以从更多角度和情境帮助学生形成表征。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和理解信息。研究表明,不同的认知系统加工信息的部位也存在差异,多媒体则可以激发多种认知系统,并促使他们同时加工信息。网络课程中应当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展现不同材料,运用多种表征对知识进行全方位解读,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知识。

4 深加工材料策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曾指出,对信息的深加工也是有效编码,需要注意的是,在深加工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已有知识与习得知识的关系,以便使知识的提取更加便捷。这种深加工的过程,是要把无意义的刺激转化为对学生习得信息的刺激,从而使新符号在记忆中存储、编码,且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及时提取,这就要求深加工的外部条件必须有利于刺激内部信息。比如,在《新编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词汇讲解部分,设置了辨异、单词推导、引申等栏目。其中单词推导把无意义的刺激——陌生单词,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词缀、词根及其组成意义。辨异则是把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建立联系。引申是进一步拓展了词汇的意义,促使人脑对该词汇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通过这种多个层次的编码,可以使知识更加牢固的存储在学生大脑中,便于记忆和提取。此外,在重要知识点上,还要增加斜体、彩色和下划线等加以强调。比如在引申、单词引导等栏目都可以运用红色突出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加强记忆。而在例句和词境栏目中则可以用下划线标示出已经学过的单词,并在旁边用红色标示汉语解释。这不仅有利于突出附加线索,还有助于实现左右对照。在网络教学中还可以在课文中嵌入知识点,并隐藏起来,点击有关按钮时才显示,并用斜体字和下划线标示疑难点与关键点,用蓝色标示重点语句。这一方面可以突出教学重难点,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学生探寻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进而主动进行知识迁移。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提取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余红.在远程网络教程编制中关于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 [J].电化教育研究,2001.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4]王颖,张金磊,张金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 [J].远程教育杂志,2013.

[5]肖广德,黄荣怀.学习过程导向的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设计研究——面向网络课程实施的视角 [J].电化教育研究,2014.

[6]杨猛,刘学敏,杨刚.学习迁移理论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及探索 [J].计算机教育,2015.

[7]樊文强.美国不同治理性质高校网络教育开展缘何存在差异——基于组织创新技术采纳视角的分析 [J] .电化教育研究,2006.

猜你喜欢
网络课程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云技术在士官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网络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阵地开辟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