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二课时《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不知执教和辅导过学生多少遍,但每一次下来,总觉得思想隐隐在变化,都觉得学生的天性爱玩,在把学生的“学”变成“玩”的过程中,郭思乐教授认为只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寻找根基。我细细想来,所谓根基,那应该就是“知识的根基”和“学生的自主、开放、快乐的探究活动之根基”。把玩着这两个根基,我开始思索怎样点燃这支烟花了。
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根基”这根导火索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基础之上的。如12×3其表示3个12相加,那么3个12相加,就是3个2相加之和与3个10相加之和的和,是两个结果之和。循着这根导火索,我充分利用学具组织学生摆3个12根小棒,分别用加法列式表达并算出结果,之后又引导学生列式出简便算法12×3,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摆明白散装的有几个几,又有几个一捆呢?合起来是多少?且要求学生验证这种算法结果正确吗?小组汇报时不仅让大家说出想法的过程,而且要求表达清晰易懂。寻着这个根基,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小组活动中、精准表达中、思想碰撞中、概括总结中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从而找寻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笔算顺序。
一些数学概念,我想唯有在人人参与有效活动中,才能很好地理解。我相信,动作记忆保留的时间要长于强行记忆和简单模仿,一个小学生,感知动作同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孩子的数学思维活动中,视觉映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组织有效的活动来强化感知动作思维,相信有利于记忆。如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第二个内容----周长。在开课前,我想着原来有几届的孩子对“周长”这一概念理解不深,导致有些学生只会套用公式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如当要他们求其他图形的周长时,则束手无策了。我在教学前努力地找寻教学周长的这根导火索,决定组织孩子们做一些个活动来让他们真正体会周长的意义。先用彩笔描课本图形的周界来感知,再要求孩子们用绳子围成不同的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让孩子们说说绳子的长度即是围成图形的周长(转换意识的渗透)。下课前要孩子们拉手成一个圆圈,让孩子们想办法求出圆圈的周长,这样孩子们在前几个活动的思想引领下,一下子各显神通,方法多多。
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的统一。在重视认知因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情感的培养。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下,相互约束下完成的。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租船方案中,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寻一种方案的突破口,然后在追索其他方案。如“有个16人的旅游轩,要租车去旅游。面包车限乘6人,小轿车限乘4人。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一位学生问到“都坐满是什么意思?”我当时没有直面回答,恰好另外一个学生说“坐满就是不多不少,没有剩下座位”。回答的真好啊!于是我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要求怎样租,从哪开始思考合适呢?”然后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填表(课前老师设计好的表格)。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增进了课堂发言平等,可以相互补充,学习情绪高涨,身心愉悦。
课堂在于寻找“知识的根基”,应该说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甚至让学生即使是走出教室,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如“将一个长方形沿着两条相对的顶点弯曲地连接起来,分成两部分,比一比这两部分的周长长短情况。”当时我是这样来设计提问的:“若从对边顶点用线段连接,你们觉得这两部分周长相比会是怎么样呢?”学生一看便明白,两部分周长相等。“若将线段换成弯曲地连接,那两部分不同吗?大家画一画再来回答我。”这样一来,对比分析,有的放矢,才能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又如:“九分之二加上九分之五等于多少?”即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无一例外都等于九分之七。针对这一情况,我灵机一动,改变原定思路,设问:为什么不等于十八分之七呢?你有什么理由说明老师?面对这一新的问题,学生开始白纸、画图、实物举例等多种方法来说明自己的方法正确,投入了活动,收获了效果。所以老师的提问需要问到有疑之处,具有启发性,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出“黑暗”,走出误区从而体会深刻。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