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会学者不如乐学者”,提高课堂效率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爱上课堂,乐在其中。
一、引入体验,让学生的学习热情经久弥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抓住学生身边最熟悉的资源加以利用,让学生觉得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有声有色,如此亲近,自然畏学,厌学情绪就会少了,兴趣自然就来了。同时,开发生活体验更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力。比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有个句子要引导学生体会表达的顺序——“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学生一时无处下手,于是我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在树下的情景,然后问学生:这“挡住人们的视线”与“遮住蓝蓝的天空”能否对换?学生调动自己的体验,马上知道这是按参观者的视线,从下往上写的。理解就在情境中,比直接解说要鲜明生动得多!
二、尊重情感,让兴趣在创学中喷薄
尊重,是心灵的鸡汤,是情感的补药,是一切幸福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想象、疑惑……甚至尊重他们的不适、别扭、错误……尊重学生,就要从实际出发,实在考虑他们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经验局限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被理解被重视中喷薄灵感。
在听《池塘边的叫声》一课时,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小鱼得问话“岸上怎么样?我从来没有去过”这一句时,要让学生读出小鱼对外面的世界的好奇心,有个学生读时强调了“岸上”一词,但老师说:“没读出好奇来。”另一个学生重读“没有”,老师还是说“没有读出来。”读了几个后,她宣布答案,“应该强调‘从来。”其实,读书是一种个人解读,根据学生的理解不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把不同的理解融入朗读,自然就有不同的读法。我倒觉得这几个学生的几种读法都读得不错,读出了他们不同的心境!如果教师能站在尊重学生的角度想想,俯身问问:你为什么这样读?相信小朋友的回答会精彩得令人赞叹连声呢!
在教《别董大》这首诗时,经过学生的反复读悟后,我要学生把这首诗中的景物找出来,列在纸上,然后我让学生补充填空:什么样的景物(如: 的黄云)……我再让学生把这些景物联系起来想象一副图画来,接着让学生愿意说的,就用嘴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喜欢画的,就把自己想的用笔画出来。学生说的说,画的画,各展所长,学得很开心。期间,我看到有个学生画的大雁飞得低低的,差不多快贴到地面了。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画,他说:“北风吹雁雪纷纷”,风大雪大,雁怎么能高飞呢?我马上夸奖了他善于读、想。
三、平等交流,让学生在和谐中发展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
情感是悟的催化剂,有时也是悟的指向,只有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珍惜学生在课堂自然流露的情感,重视和学生的平等交流,不强加意见,不刻意扭曲,才能让学生的生命自然舒展,焕发生机。
在学《妈妈的葡萄》篇课文时,开始学生觉得太奇怪了,为什么狐狸妈妈明明带回的只是一串葡萄,怎么小狐狸后来却吃到了一串又一串葡萄呢?……经过学生仔细读文,讨论后,学生明白了狐狸妈妈在为救小狐狸引开猎狗之前,是将那串葡萄放在离家不远的一棵树下的,后来小狐狸长大后再回来时树下长出了葡萄藤,结出了一串串的葡萄。那么?葡萄怎么种下的呢?大家见仁见智:有的说是自然帮的忙,狐狸妈妈不幸遇难了,那串葡萄留在树下,风吹雨打,葡萄腐烂,种子被雨水冲进土壤,于是生根发芽了;有的说可能是猎人被狐狸妈妈感动了,虽然没能及时从猎狗手中救出狐狸妈妈,但他也想替狐狸妈妈完成心愿,所以种下了葡萄……这两种看法都折射出学生对人性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独特体会,我鼓励了学生的理解,并表扬他们,前者会观察,具有一定的自然知识,后者心底善良,想象丰富。学生得到这样的认可,思索的门就更加开放了,整堂课高潮迭起,学情激荡,充满昂扬的欢乐——这就是思考的乐趣,体验中心领神会的欢欣。
平等交流催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带动学生在自悟自学中登上了又一个见仁见智的自由体验高峰,学生何愁不能发展自己的眼光和个性。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体验和艺术创造的交融,要注意创设开放式阅读教学环境,讲求艺术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觉主动的感受、体悟,并且重视独特体悟,充分创造课堂乐学积极的氛围。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的教育,让学生真心爱上学习,真正“感悟”课文,“动脑筋,动心思,动情感”——在学习过程中激情迸发,才会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得“感”“动”。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