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是最好的教育

2016-05-14 10:16古惠玲
师道·教研 2016年6期
关键词:结茧蚕宝宝养蚕

古惠玲

“老师,我们的妮妮吐丝啦!”“老师,我们的宝宝生病了!”“老师,我们的花花结茧啦!”从四月底到六月中旬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学校科学实验室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三年级的孩子们每天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的奔跑于课室和科学实验室之间。他们究竞在干什么?原来,学校正在三年级开展养蚕活动,同学们每天一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向陈倩敏老师汇报小组蚕宝宝的最新进展。

这次活动的创意来自于香港培侨小学交流学习时的一次偶然收获。培侨小学校长连文尝先生给我们介绍展示了学校在一年级所做的一次学科整合式的体验活动——“我做了蛋蛋的爸爸/妈妈?”让学生24小时身不离蛋保护其3天并用专门小册子做好相关记录,从而让学生体验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以及生命的可贵,学会感恩。受此启发,结合三年级科学教科书有关养蚕的教学内容,学校决定在三年级开展一次有关养蚕的系列活动。

各班以8人为一组,共饲养五条三龄蚕,同时记录好观察日记,内容包括蚕的生长变化的文字和图片记录、小组成员的心情和收获、家长寄语和老师寄语等,中间在相应阶段开展摄影、绘画、写作等活动,从中评出养蚕小能手、观察写作小明星、感恩小明星、最受赏识小明星、最佳合作小明星等8个奖项,最后全体三年级学生齐聚电教室举行养蚕知识竞赛和隆重的表彰颁奖,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俨然成了养蚕小专家了。

两个月来,孩子们亲眼目睹了只有56天生命的蚕宝宝的成长、繁殖和死亡,体验了生命的短暂和宝贵。在照顾蚕宝宝吃喝拉撒睡的过程中知道了为人父母的艰辛和不易。蚕宝宝在小组8个小爸爸妈妈们齐心协力的精心照料下,吐丝、结茧、化蛹成蛾,这些小爸爸妈妈们在与蚕宝宝的共同生活中体验到了伤心、沮丧,收获了成功和快乐。当蚕宝宝生病的时候,同学们焦虑万分,于是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在他生病时候的心情;当蚕宝宝结茧的时候,同学们欣喜若狂,于是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在他进步或取得成功时的心情,懂得了孩子的进步和成功对父母来说意义是何等的重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就像同学们的成长过程,点滴变化和进步都凝聚着爸爸妈妈的心血,从而深切体会到了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和努力。

在两个月的活动中,学生们悄然发生了变化:有些会主动做家务了,有些会关心爸爸妈妈了,做作业自觉了,地上的垃圾有人主动捡了,课堂变得更安静了,有些不交作业的同学开始准时交了。

沈淇元同学写道:“养蚕带给我很多乐趣,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有一份责任心,才能把事情做好。”邓志鹏同学写道:“最后一天了,我依依不舍地把蚕宝宝交给下一个养蚕护理员,想起我对蚕宝宝的照顾,真是舍不得,我天天晚上都想起我照料蚕宝宝的经历。”肖遥同学写道:“我觉得蚕宝宝真神奇!真伟大啊!奉献自己,造福人类,我也要学蚕宝宝,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何宇怡同学写道:“我们小组成员很辛苦才把蚕养到结茧,我们终于知道了,养一个昆虫很难,就像爸爸妈妈养我们一样,要细心照顾才能养好。”

家长们写道:亲爱的孩子们,养蚕活动让你们体验到生命的不易及轮回,希望你们能学会尊重生命、感恩父母及老师,尊重他人和自己;希望你通过养蚕活动,能体味到破蛹为蛾的艰辛和自然界一个新生命诞生的喜悦,珍爱生命;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你长大了,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和爱身边的人,妈妈觉得很开心、幸福;通过养蚕体验活动,懂得了热爱生命的意义,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妈妈为你懂得发挥团队协作感到自豪;通过参加了这次养蚕体验活动,你学会了如何去照顾、分享、讲卫生,在这过程中你长大了。

这一次活动印证了英国德育教育的格言:“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老子说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大的声音就是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实践和感悟。同学们在体验教育中获得的情感、知识、能力,远比坐而论道得到的要更直接、更深刻、更能领会其教育意义。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结茧蚕宝宝养蚕
蚕宝宝的魔法
养蚕记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在养蚕中成长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日记一则
蚕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