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力哈尔别克·吾木提别克
摘 要:杨干象是阿勒泰地区天然林分布的主要毁灭性钻蛀性有害生物种类。以幼虫危害土伦柳、白柳、油采柳等天然柳树和人工柳树种类,同时也少量危害杨树种类。自1980年开始在本地区天然河谷柳树类轻度发生,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年开始对我区青河县河谷柳树和人工柳树种类暴发成灾,并 已向全地区扩散,目前该虫的分布与危害有与日俱增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区天然柳树林和三北防护林,为实施科学防控和有效的控制该虫的危害,对该虫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了发生程度、生活史、习性与防治效果等,提供我区林业有害生物工作科学依据。
关键词:杨干象;天然林;发生规律;防控措施
一、分布、发生与危害
杨干象Cryptorhychus lapathi linne在阿勒泰地区主要分布于青河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布尔津县、福海县、阿勒泰市和富蕰等县(市)天然河谷林和人工林区。该虫主要危害土伦柳、白柳、油采柳等,同时也轻度危害杨树等树种。该虫对天然林严重危害枝干。轻者造成枝梢干枯,枝干折断,重者可使整株死亡。柳干象在发生期以咀嚼式口器取食韧皮部、木质部和形成层。蛀成虫道,破坏树木养分和水分的输导功能,轻则促使树木长势衰弱,重则能使树木迅速死亡。2011年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人工林区和天然林区内进行调查,危害土伦柳树的幼虫株率达到65%以上,危害白柳的35%以上,油采柳的20%以上,虫口密度每一米树干上有虫15-20头,在每株柳树上最严重的幼虫有35-40头,每一米杨树枝干上幼虫0-1头,其他桦树、山楂、榆树等树种未发现。2014年全地区柳干象发生面积达到3万多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达到1万多亩,受害株数6万多株,受柳干象的危害枯死1万多株天然和人工柳树。经过发生期调查,该害虫的成虫有趋光性,在白天取食柳树的新叶片背面和刺吸树皮水分,夜晚进行交尾和产卵,将卵粒散产与树干、叶片和树皮缝内等部位,同时卵孵化幼虫以后严重危害柳树活立木,不危害枯立木,98%以上危害健康柳树类。
二、形态特征
1.成虫。成虫体长7—9mm,长椭圆形,灰黑色无光泽,触角棕褐色,膝状。全体密被灰褐色鳞片,其间夹杂着白色鳞片,前胸背板中央有一纵脊,纵脊的前端两侧各有黑色毛束1个,向后横排黑色毛束3个,每个鞘翅上有黑色毛束6个,鞘翅宽大于前胸背板,后端1/3处向后倾斜,并逐渐缢缩,形成三角形斜面。雌虫臀板末端尖形,雄虫臀板末端圆形。足的腿节具有白色鳞片。
2.卵。卵椭圆形,乳白色。
3.幼虫。幼虫老龄体长8—12mm,乳白色,头部和下颚及下唇须黄褐色,上颚黑褐色,部弯曲呈弧形,体上疏生黄色短毛,胸足退化。
4.蛹。蛹体长8—9mm,乳白色,在前胸背板上有数个棕褐色小刺,腹部末端生一对向内弯曲的褐色钩刺。
三、生活史习性
该虫在阿勒泰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和老龄幼虫分别在韧皮层和木质部内越冬。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下旬化蛹,6月下旬羽化,成虫寿命达40—70天,自6—9月下旬都可见。成虫产卵分别在7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卵经20天孵化幼虫,自4—10月均见幼虫危害,5月下旬—8月均有幼虫不断化蛹,生活史较错乱。成虫善于爬行,但行动迟钝,易捕捉,假死性强,多在早晚活动,在闷热天气躲藏于树干基部、草丛中或根际的土壤缝隙中,成虫边取食边交尾产卵,产卵前成虫在嫩枝干咬一圆形小孔,然后产卵一粒,并分泌黑色物将产卵孔塞住。每头雌虫均产卵30-40余粒,约半月时间产完。卵多产于5年以上幼树的树皮裂缝中、枝痕、皮孔处、叶痕和树干部位。成虫取食后在枝干上留下针刺状小孔,在叶背啃食叶肉成网眼状。
四、害虫发生来源与扩散原因
1.长期以来毁林开荒、乱砍滥发、过度放牧、采金及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使天然河谷林受到很大的破坏,同时也破坏了林区的生态平衡,各类天地资源不断减少,导致该虫大发生和蔓延。
2.检疫检查工作的力度不强,及时没有做过复检工作,广大干部群众对国家级植物检疫对象的认识不高,该虫发现期间没有按有关国家检疫规定处理。
3.近几年来,我区天然河谷林有缺发洪水的原因年年脆弱,因此,柳树的立地条件恶劣,林龄老化,树势衰弱,容易发生各类害虫。
4.近几年来我区发生的连续高温、干旱及大风等气候因子,从客观上形成了有利于该虫生长发育和扩散蔓延的环境条件,其繁殖力加大,导致了该虫的发生
5.对杨干象灾害监测和预报工作薄弱,预防和防治等工作不重视,目前我区整个测网络还不健全,测报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不是很高,不能及时发现病虫情和发布各项信息,该虫发生以来,未及时开展有效的预防和防控措施。
6.长期以来我区开展人工造林中,从外地区引进杨树苗木,此虫随苗木传入我区,逐步扩散和蔓延,通过人工林来扩散和蔓延其他河谷林区,逐步增加危害程度,年年扩大。
五、防控措施
1.人工防治。大力保护天然河谷林的各类资源,加强河谷林的恢复和管护,预防和抑制杨干象的发生与危害。在夏季卵盛期进行人工灭卵,在成虫期人工灭成虫。
2.生物防治。加强保护和招引利用啄木鸟种类。
3.检疫防治。造林时加强对苗木的检疫,杀虫后或做平茎等检疫处理后再植。
4.药剂防治。被害木进行熏蒸法:主要用“覆盖帐幕”,使用“溴甲烷”、“磷化铝”等熏蒸处理40~60个小时,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守易.林木害虫防治 [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1984:124-125.
[2] 周嘉熹.西北森林害虫及防治[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1994:388-389.
[3]施豋明.新疆林业有害生物图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172-174.
[4]阿地力.沙塔尔.新疆林果害虫防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219-220.
作者简介:俄力哈尔别克.吾木提别克,男,本科,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