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锐
一切得从《星球大战》的缔造者乔治·卢卡斯说起。乔治·卢卡斯在完成了《星球大战》的剧本后,发现当时的电影特效无法满足他的想象力。此时,20世纪福克斯的室内特效部门已经解散了,不止是20世纪福克斯,当时主流的电影厂商都因为六七十年代的行业萎缩而废除了特效部门,要想拍出震古烁今的效果,只能自食其力。于是卢卡斯找到了为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做特效的业界大拿道格拉斯·特朗布尔,但当时特朗布尔已经在为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做特效,无暇顾及卢卡斯,便推荐了他的助手约翰·戴克斯特拉。1975年,他们联手建立了后来改变了电影业的“工业光魔”。
“工业光魔”专门为《星球大战》而生
建立之初,“工业光魔”招聘的员工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画家、工程师、技工都没什么经验,更别说做电影了,但兑现卢卡斯的想象力靠的就是这帮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工作室的地址位于加州凡奈斯机场后面的仓库,大小约1300平方英尺(约120平方米)。仓库很简陋,没有装修,夏天闷热异常。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工业光魔”团队利用模型创造了宏大的星际世界。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飞船覆灭、死星爆炸等震撼效果都是由这支特效团队在狭小的仓库里制作完成的。
为了更好地拍摄,特效团队的主要负责人约翰·戴克斯特拉开发了一个叫Dykstraflex的运动控制拍摄系统,能精确地复制同样的运动轨迹,更方便地合成镜头。在《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战》中, 菲尔·提佩特和“工业光魔”开发了一种叫Go Motion的定格动画技术。普通的定格动画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断帧现象,不够连贯,因为物体在每一帧中都是绝对静止的,成像非常锐利,但现实中物体运动时会模糊。Go Motion就是在拍摄时加入这种运动模糊的效果,让特效更真实。Go Motion后来又陆续在多部电影中派上用场,比如《屠龙者》《金童子》《印第安纳·琼斯》系列、《E.T.外星人》,直到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提佩特的工作室才彻底摒弃了Go Motion,投入数字技术的怀抱。
“工业光魔”制作的星战“歼星舰”模型
在“工业光魔”的特效之路上,不止有乔治·卢卡斯,还有卢卡斯的至交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乃至曾在卢卡斯影业实习过的迈克尔·贝等人。在《星球大战之新的希望》和《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战》之后,“工业光魔”接连担纲了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和《E.T.外星人》两部作品的特效,然后才投入《星球大战之绝地归来》的特效制作。
在星战之前,特效领域的主流是机械特效(或称物理特效)和光学特效,到了80年代后期,计算机异军突起,电脑成像(CGI)发展迅速。1982年,“工业光魔”在《星际迷航2:可汗之怒》里做出了第一个完全由电脑制作的场景;1985年,其在《年轻的福尔摩斯》里,又创造出了第一个完全由电脑做出来的角色。但这些都是小打小闹。1989年,在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深渊》中,出现了90秒动画,这是电脑成像与传统的光学特效结合的产物,《深渊》也是传统特效向数字特效转变的过渡产品。1991年,卡梅隆再次与“工业光魔”合作,打造了《终结者2:末日审判》,“工业光魔”创新地使用激光扫描程序,录下并分析演员的真实动作,从而制作出了更完美的计算机形态。T-1000终结者穿过铁栏杆、走出火场、穿透地板的场景不仅让粉丝惊叹不已,连特效界的专业人士也击节称赞——他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
引领潮流的数字特效
真正引领数字特效风潮的是1993年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在这部电影中,“工业光魔”第一次利用数字技术制作了完整的充满细节的生物——恐龙。《侏罗纪公园》对数字技术的运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也正是这部电影,让卢卡斯意识到,拍摄《星球大战》前传的时机已经成熟。1999至2005年,《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相继问世,利用全新数字技术的前传显然在特效上要远远好于80年代的星战三部曲。
《侏罗纪公园》是一条分水岭,自此之后数字特效成了众多大片的标配。数字特效也从大成本科幻片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的剧情片如喜剧片、爱情片也开始运用特效。1994年的《阿甘正传》中,有不少运用特效的镜头,如阿甘打乒乓球(饰演阿甘的汤姆·汉克斯并不会打乒乓球)、与阿甘同台受访的约翰·列侬(此时列侬已经身故多年)。甚至,连一向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大导演伍迪·艾伦也在多部电影中使用了“工业光魔”的特效,比如1997年的《解构爱情狂》中毫无存在感的罗宾·威廉姆斯即是“工业光魔”的手笔。
当然,特效大户仍然是科幻和幻想题材的大片,而“工业光魔”也将自己研发的新技术运用在这些大片之中。在2006年的《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中,“工业光魔”应用了一项技术 iMoCap,全称是“基于图像的动作捕捉技术”。在此之前,动作捕捉都是要在专门的动作捕捉车间完成的,而 iMoCap则将动作捕捉直接带到了拍摄现场,海盗船船长戴维·琼斯的章鱼脸和船员就是 iMoCap捕捉的成果。此后, iMoCap设计的灰色似睡衣带反光球的动作捕捉服成了户外动作捕捉的标配,《钢铁侠》系列、《复仇者联盟》等片都用过 iMoCap技术。
没有《星球大战》就没有Photoshop
星球大战的创作对电影业的贡献,不止是特效技术,它还有意无意地培育了皮克斯、Photoshop等行业翘楚。皮克斯是不得不说的例子。皮克斯的前身是“工业光魔”的电脑动画部,1979年成立。起初,卢卡斯是想让其制作《星球大战》中的角色。1986年,史蒂夫·乔布斯收购了皮克斯。2006年,皮克斯被迪士尼以74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尽管师出卢卡斯影业,但皮克斯显然已经超过了它,2012年迪士尼收购包括“工业光魔”在内的卢卡斯影业,用了40.06亿美元,只有皮克斯的一半多。
到目前为止,皮克斯已经推出16部动画长片,口碑和票房双丰收。1995年问世的《玩具总动员》是皮克斯的第一部动画长片,也是有史以来第一部电脑制作的动画长片。皮克斯的16部长片,平均每部票房在6亿美元左右,其中,《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3》和《头脑特工队》位列有史以来50大票房最高的影片,有13部跻身50大票房最高的动画片。
“工业光魔”的另一项副产品,是伟大的Photoshop。起初它只是“工业光魔”内部使用的图片处理系统,由“工业光魔”视觉特效总监约翰·诺尔开发,用在了卡梅隆的电影《深渊》中,后来约翰·诺尔将其卖给了Adobe公司。之后的事情人们已经了解,这款软件重新定义了图片。
而由“工业光魔”开发的OpenEXR格式已成为行业标准,广泛运用于图像数据存储。最早使用OpenEXR格式的电影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现在,这个格式是“工业光魔”的主要格式,其参与制作的所有电影都用到了OpenEXR。
已有40年历史的“工业光魔”硕果累累,为317部电影做过特效,共获得过29次奥斯卡奖提名,15次折桂;获得过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17次,15次获奖。电影史上诸多大片都出自“工业光魔”,比如《星球大战》系列、《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哈利波特》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回到未来》三部曲、《碟中谍》系列、《终结者》系列、《变形金刚》系列、《黑衣人》系列等。